馮小龍
【摘 要】2018年,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植物保護學院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凝聚多方力量,全員參與就業,順利完成了2018屆畢業生就業工作年度計劃,實現就業率和就業質量的雙提升。本文將從畢業生基本情況,畢業生就業情況,畢業生升學、出國(境)情況和促進就業工作的主要措施四個方面介紹植物保護學院2018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及促進就業的措施。
【關鍵詞】畢業生;就業
一、畢業生基本情況
(一)數量。2018年植保學院畢業生共有308名。其中,博士研究生26人,碩士研究生123人,本科生159人。
(二)結構
1.性別結構。2018屆博士畢業生男生比例高于女生,碩士畢業生女生高于男生,本科畢業生女生高于男生。
2.生源分布。2018屆畢業生生源地涵蓋了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博士畢業生生源地涵蓋了15個省市區,碩士畢業生生源地涵蓋了20個省市區,本科畢業生生源地涵蓋了25個省市區。
3.專業結構。2018屆博士畢業生專業分為農藥學、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植物病理學。碩士畢業生專業分為農藥學、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植物病理學、植保資源利用、植物保護。本科生專業分為植物保護、制藥工程。
二、畢業生就業情況
(一)畢業生就業率
1.就業率。截至2018年12月15日,植保學院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為98%,其中博士畢業生就業率為96.15%,碩士畢業生就業率為97.56%,本科生就業率為98.11%。
2.困難學生就業率。2018屆畢業生中共有困難學生110人。本科生76人,就業率為97.37%,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9人,就業率100%;研究生34人,就業率為100%,2個建檔立卡貧困戶。
(二)畢業生流向
1.就業類型流向。2018屆博士畢業生就業流向以高等教育單位為主;研究畢業生就業流向以企業、升學和出國(境)、高等教育單位為主;本科畢業生就業類型以企業、升學和出國(境)、事業單位就業為主。
2.就業地域流向。2018屆博士畢業生就業地域(升學除外)主要分布在陜西、湖南、河南等地;碩士畢業生就業地域主要分布在陜西、湖南、廣東、四川等地;本科畢業生就業地域主要分布在陜西、廣東、山東等地。
3.就業行業流向。2018屆畢業生分布在13個行業中。其中,博士畢業生就業以教育,農、林、牧、漁業為主。碩士畢業生就業以農、林、牧、漁業,升學,出國(境)為主。本科畢業生就業以升學、出國(境)、農、林、牧、漁業為主。
(三)專項就業情況。2018屆畢業生專項就業人數共7人。
(四)未就業學生情況。截至12月15日,學院2018屆未就業畢業生共有7人,博士研究生未就業1人,占畢業博士生數的3.85%;研究生未就業3人,占畢業研究生數的2.44%;其中本科未就業3人,占本科畢業生數的1.89%。
三、畢業生升學、出國(境)情況
2018屆畢業生中升學95人,出國9人,共計93人,占全部畢業生的33.99%。碩士畢業生中升學19人,出國4人,占全部碩士畢業生的19.01%。本科畢業生中升學76人,出國(境)5人,占全部本科畢業生的50.94%,其中71人升入15所985、211院校,占本科生升學人數93.42%,5人升入5所211院校,占本科生升學人數6.58%。
四、促進就業工作的主要措施
學院高度重視學生就業工作,提前部署,積極動員,多方挖掘潛力,為畢業生就業拓寬渠道,搭建平臺,確保了2018屆畢業生就業率的穩定和就業質量的提升。
(一)堅持協同聯動,強化責任落實
學院通過推進“四項措施”,強化責任落實。一是推出了“輔導員、班主任就業階段性排查的措施”,要求輔導員和畢業班班主任當年9月至次年3月每月對學生的就業情況逐一摸底,4月至5月每周對學生的就業情況逐一摸底,6月每天對學生的就業情況逐一摸底,督促學生積極就業,實時更新就業統計數據。二是推出了“就業先進班集體獎勵措施”,每年拿出專項經費,對就業工作先進班級的班主任進行表彰獎勵。三是推出了“黨員幫扶就業困難學生制度”,發揮畢業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幫助同學轉變就業觀念,積極參加招聘會,確保順利就業。四是推出了“未就業學生跟蹤服務措施”,對上一年度離校未就業學生,繼續提供就業信息,跟蹤調查,推薦就業崗位。
(二)堅持分類指導,著力提升學生就業能力
在對畢業生開展就業意向調研的基礎上,對不同意向的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和服務。
對于有意向去企業就業的學生,學院積極開拓就業市場,舉辦專場招聘會,推薦學生暑期參加就業實習。暑假期間,學院共派出3個就業市場開拓工作組,赴浙江、山東等地開拓就業市場。2018年4月,有60余家外資企業和行業內排名靠前的龍頭企業來校參加農科類專場招聘會,其中包括利爾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內的多家上市農藥企業,覆蓋農學、植保、園藝、資環等40多個專業,提供近千余個崗位,進一步提升了畢業生的就業質量。
對于考研學生,通過教授接待日,學習交流會等提供考研指導和咨詢。對于保研學生,學院在暑期舉辦夏令營,鼓勵學生報考本校,對于想保外校的學生,幫助聯系和推薦,包括向一些國外高校推薦。
對于研究生,注重發揮導師作用。專門開通手機專號,每周定期以短信、郵件等形式給導師發送信息。導師們也非常重視自己學生的就業工作。多位教授均召開畢業研究生就業工作會,了解學生就業情況,發揮優勢聯系推薦,并指定團隊專人負責研究生就業工作,為推動研究生就業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
(三)堅持問題導向,注重精準施策
學院黨委高度重視這項工作,把這部分學生的就業問題作為當前就業工作的第一要務,全力確保學院2018屆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少數民族畢業生和陜西省深度貧困地區畢業生的都能順利就業。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至關重要,學院把確保每一名學生就業和學生充分就業作為工作重點,尤其對少數民族學生、建檔立卡家庭、就業困難的女生、零就業家庭的畢業生和家庭經濟困難的畢業生,將工作進一步做實、做細、做精,實行“一生一策”制度,開展一對一指導和幫扶,精準推薦崗位,幫助他們順利實現就業。此外,學院構建立體式信息發布平臺,針對不同就業意向的學生,通過就業網站、QQ群、微信平臺、手機短信等多渠道分類發布就業信息,保證學生及時、準確接收到與自己意向相關的就業信息,提高工作效率。5月份,學院領導通過走訪畢業生宿舍、召開未就業畢業生座談會等方式逐個摸查未就業學生、通過單獨談話、了解情況、幫忙推薦工作單位、催繳就業協議。
(四)堅持育人導向,突出價值引領
一是持續開展“就業大學堂”活動。邀請著名企業家、優秀校友,舉辦升學就業講座及報告會,幫助學生增強就業自信,明晰就業方向。二是以國家和地方基層就業項目為主線,將國家和地方基層就業政策宣傳到每個學生,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目前已有多名優秀畢業生成功簽約至烏魯木齊市公安局等邊疆地區單位。三是不斷激發“雙創”意識,緊緊把握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標志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機遇,依托對口企業平臺,與中國農藥制劑領域規模最大的企業—深圳諾普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人才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不斷完善創新創業實踐教育體系,培養多樣性“雙創”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