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怡
【摘 要】無論是大型企業單位食堂、政府機關單位食堂、高校食堂、醫院食堂中午去吃飯像“打仗”一樣。就餐高峰時段人數眾多,排隊是必然的,食堂中午高峰服務人員已達到極限。尤其在面對劇增的就餐人流量時,就餐體驗差的問題更為明顯。為了調查分時段就餐的益處,采用采訪觀察記錄等方法,分別從宿舍、教學樓、食堂三者之間的位置關系,分析一些與個體身份、個性緊密聯系的顧客就餐心理表現和分析各食堂就餐學生的比例,總結學校餐飲體系在就餐時的利與弊,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議。可以看出分時段就餐可以減少擁擠和時間消耗,減少人員消耗提高就餐質量,提高效益等優點。
【關鍵詞】分段就餐;益處;擁堵;就餐質量
一、緒論
在當今的學校里,食堂與學生群體之間存在著復雜的關系,基于食堂對學生群體生活影響的重要性,我們有責任把學生就餐上的問題處理好。在龐大的學生群體中,一所中學所需滿足的就餐人員很多,且在同一時間內能夠供應的飯菜數量有限,因此來采用實行分時段就餐,分時段就餐所帶來的優勢可以從機會成本,員工人數,交易成本以及效用等方面進行分析,從而可以得知分時段就餐帶來的益處也有很多。
良好的餐飲服務體系是學生良好校園生活的保障,是學校后勤服務系統的最重要環節之一。食堂體系也反映出學校的管理體系優化與否,所以深層次的挖掘與分析,科學處理合理利用這次的調查與結論可以更好地服務于學生,提高學校后勤服務質量。通過此次飯堂問卷調查,及時反映學校飯堂出現的問題,了解學生飲食需要,促進學生與飯堂和諧關系的建立。
二、學校餐廳就餐現狀
中學時,每次快到了飯點許多同學都會等待吃飯的那一刻。到了放學時間,所有班級都會同一時間放學,而此時,許多同學都會爭先恐后好到食堂窗口排隊打飯。因此,學生帶來的擁擠也很讓人頭疼。而此時有許多學生會插隊到熟人中,這一行為會給其他人帶來不滿的心理和不便。盡管有學生會人員進行監督,仍然有很多人會見縫插針。因為混亂的人群和擁賭問題,許多人也因此吃不上飯或吃飯緊張,也造成吃飯的質量不佳。大多同學認為食堂飯菜的價格可以接受,價格設置的比較合理,如果排了很長的隊,卻吃不上熱飯熱菜,心情可想而知,進而會影響學習質量。
大多中學食堂容納量不是特別多,我們的一樓食堂離學生最近,就餐時有八個窗口同時開放,開放的窗口最多,二樓開放的窗口比一樓少得多,,能容納人數也很少,只有六個窗口開放。一般就餐時負責打飯的工作人員也不多,其容量跟二食堂差不多.到餐廳吃飯的學生一多起來,就會造成餐廳員工緊張和打飯混亂,而這種情況也會造成許多意外發生。況且學生多起來,有的學生就會先占位置,造成其他吃飯的人沒有位置可坐,導致資源分配不均勻。
三、分時段就餐概念
分時段就餐就是不同年級按照不同時間放學去就餐。比如七年級提前放學十分鐘就餐,然后再是八年級,最后再是九年級,以此來岔開時間就餐,能有效避免擁堵,減少時間,提高就餐質量。
四、分時段就餐益處
首先,分時段就餐可有效減少在就餐途中產生的擁擠問題以及擁堵所產生的時間消耗。這種時間浪費也體現在排隊打餐的過程中,同一時段固定的窗口2000名學生打飯所需時間一定比1000名學生在同一時期打飯花費的時間長,那么均衡來看,2000名學生中每個人所需等待的時間更長,在等待過程中產生的焦躁心里也是我們所需耗費的人力成本,長時間站立等待,不僅需要額外的體力更需要花費精力去滿足就餐需要。如果我們不采用分時段就餐,在此過程中我們所需要付出的機會成本也是很高的,而在人群中擁擠中耗費的時間我們完全可以用來創造更多的價值。例如,將時間利用起來擴充詞匯量,背誦古詩詞,計算習題等。那么,實行分段就餐,縮減人流量就可以有效避免時間的浪費。同時,一樓超市的設置,方便了同學由于個體時間問題不能及時到餐就餐問題,適應了快餐時代的要求。
采用分時段就餐可以讓學生不在緊張狀態下減慢吃飯速度,吃飯時細嚼慢咽的人,一般不易得消化道潰瘍病,可保護腸胃。[1]經過調查還可知細嚼慢咽可防治牙病,能充分調節口腔的生理機能。細嚼慢咽品嘗每一口食物不僅對大腦,神經,循環,血液,內分泌有益。
中午放學后,許多同學爭相跑到食堂去買飯,食堂窗口在幾分鐘內就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饑餓的同學見到這種長蛇陣,怎么能不抱怨。同樣,學校老師給同學上了四節課后,早已是精疲力盡,很是饑餓。但往往排好隊后,涼菜和湯也就完了,這種時間浪費也體現在排隊打餐的過程中,不僅需要額外的體力更需要花費精力去滿足就餐需要,還不一定可以各取所需,根據自己的飯量和需要打菜進食。用餐完畢后,殘渣都收在專用的垃圾桶內,給飯堂清掃減輕了負擔。
其次,實行分時段就餐機制減少了人員數量,同學們不僅可以根據自己的飯量和需要打菜進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費,提高了就餐效率,保證每餐有適量的維生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物質,有助于營養均衡,防止偏食,還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飯菜浪費。在就餐中所耗費的人力,物力相應減少,如果人力投入過多,經費投入不足,管理力度不強。由于地方財政對食堂投入的不足,后勤社會化應運而生。[2]隨著私人業主對食堂的投入,使學校食堂的經營權少則十余年多則二十余年被私營業主買斷,學校對食堂管理地位從直管變為了配合業主的協管,要做的主要就是為業主組織足夠的就餐人數,以保證其經營規模和既得利益等服務性工作,便有助于交易成本的降低。一旦成本降低,可以提高菜品質量,確保學生健康,確保安全飲食,便于管理時間,提高學生的時間安排合理性餐廳不僅可以雇用更少的員工還可以同時滿足相同數量的學生在不同時段就餐的需求,并且可以減少因龐大的群體集聚而造成的公共設施破壞,既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時又有效維護了基礎成本支出。安全通道較少,食堂除了有南門外,還有東西兩個側門,學生少時不僅便于同學就餐,還便于人員的疏散和流通(尤其是在緊急避難時)
在此過程中,同樣會產生更多的優勢效用,同一時段更少的客源量能有效保證打飯的質量,提高學生飯菜品質滿足他們更好的心理預期,在更舒適寬松的環境中就餐,并且為學習提供更充足的時間保證。這對于時間緊張,學習忙碌的中學生而言,無疑是極好的時間來源。可以避免學生因為時間緊張等排完隊后,雖然打到了飯,但不能及時吃完而造成食物浪費。而且,部分學生吃完后,餐廳服務人員就可以打掃部分餐桌,以便隨后的學生能有位置可坐而放心吃飯。用餐完后可以引導同學們各自整理桌面,把果核骨制,余飯剩菜,殘渣都收在專用的垃圾桶內,給飯堂清掃減輕了負擔。分時段就餐不僅避免了人流量緊張擁堵,還可以引導學生將碗筷之類的用具送到碗筷回收處。
五、結論
由此觀點,中學校園實行分時段就餐不反對于餐廳經營管理而言降低了難度,提高了效益,而且對于學習緊張的學生而言也帶來了學習的優勢的時間的節約,節約了時間,能更好有效地學習。普惠共贏,互利共存無疑是實行這一機制的最大效益目的并且在此過程中完成了綜合效用的匯總。
【參考文獻】
[1]鄭成翔.“智慧食堂”開啟中學校園就餐新模式[J].科技風、2018(05):2
[2]楊影,徐玉賢,程海清.基于排隊論的大學食堂就餐擁擠問題研究[J].企業導報,2015(07):192+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