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堅 陳亮 褚永權 陳自強
甲狀旁腺功能亢進(PHPT)是一種能夠引起一系列代謝改變的內分泌功能異常疾?。?],研究表明甲狀旁腺腺瘤(PA)是導致PHPT的原因之一。PHPT在歐美國家具有較高的發病率,但是根據相關研究報道顯示近十幾年來,我國PHPT的發病率明顯增多[2],有不少臨床研究對病例分析診斷為PHPT的患例進行了報道,但這些報道中對PHPT診斷原因進行分析較少。本次采用回顧性分析法對2008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間在本院接受PA手術的21例患者資料進行研究。
1.1 一般資料 2008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有功能性PA患者21例,其中男6例,女15例;年齡30~75歲,平均46.5歲;患者病程3~60個月。臨床表現:因頸部腫塊就診者9例;下半身酸痛、乏力3例;骨質疏松1例;無癥狀2例;B超檢查發現泌尿系結石3例伴多飲多尿及消瘦;術前病危3例,行急診PA手術治療。手術首診科室包含內分泌科、腎內科及頭頸外科等,直接由頭頸外科首診的PA患者7例(33.3%)。
1.2 實驗室及輔助檢查 患者術前相關指標檢測值與正常值對照如下:血鈣2.40~4.36(2.11~2.52)mmol/L;尿鈣4.2~32.1(2.5~7.5)mmol/L,甲狀旁腺激素(PTH)230~1260(15~68.3)μg/L,尿 磷13.1~22.3(22~48)mmol/L。均行B超及99Tc-MIBI(ECT)檢查,提示單側病變和雙側病變分別為19例、2例。
2.1 手術治療 12例患者在術前予以藥物降鈣處理,手術切除均在全身麻醉條件下進行,并對兩側甲狀旁腺進行術中探查。根據術中探查結果顯示單側腺瘤19例,雙側腺瘤2例,與術前B超及ECT檢查符合。術后無一例出現喉返神經損傷。
2.2 病理檢查 21例患者病理檢查結果均為PA。惡性潛能1例,合并囊腫1例。見圖1。

圖1 PA高倍顯微鏡40倍放大
2.3 療效 本組患者術后第1天測PTH值水平,結果均為正常及以下,并發低鈣血癥癥狀患者16例,癥狀為面部及肢體麻木,未發生抽搐,其中11例患者血鈣在正常范圍,5例患者血鈣低于正常水平,采用10%葡萄糖酸鈣進行靜脈滴注治療后癥狀緩解。次日復查PTH,12例在正常范圍內,9例患者PTH偏低;術后1個月~5年保持對21例患者的隨訪,1例骨質疏松好轉,3例尿路結石患者經泌尿外科治療后好轉,未發現新生尿路結石。本組21例患者都能正常生活和工作。隨訪1年均無復發跡象,PTH恢復正常。
PHPT是一種能夠引起一系列代謝改變的內分泌功能異常疾病,一方面引起鈣磷代謝紊亂,另一方面造成骨骼、腎臟、消化系統病變。眾多臨床研究表明PA是導致PHPT的原因之一。臨床根據其癥狀表現可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有癥狀型PHPT,并可細分為骨型PHPT、腎型PHPT、混合型PHPT三種;第二種是無癥狀型PHPT。PHPT發病早期常見于歐美國家并且發病類型多見為無癥狀型。我國PHPT發病類型主要表現為骨型PHPT[3]。PHPT病程緩慢、病癥多樣且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在早期診斷技術及醫生認識不充分的情況下PHPT常難以明確診斷,一般確診時距離發病日期通常為3~5年,且常見伴隨泌尿系結石和骨質疏松甚至骨折[4]。對于PA患者,有效治療的唯一方法是采用手術切除病灶,但術前定位是手術成功的前提條件。對于PA瘤體定位,臨床一般采用B超檢查來進行實現,其靈敏度可達83%~93%[5],其優勢特征主要表現為操作簡便、準確可靠,但對同時伴發甲狀腺結節或其他結節性病變者,彩超檢查容易受到干擾。99Tc-MIBI(ECT)可以準確地作出鑒別、定位并及時發現多發、異位的病灶。相關研究顯示99Tc- MIBI定位可實現86.8%敏感度,彩超定位可實現80.4%敏感度,聯合定位可達到94.5%敏感度[6]。
目前手術方式有:小切口切除、腔鏡切除、單雙側探查等。本資料中21例患者病理檢查結果均為PA,對患者行雙側甲狀旁腺檢查,結果提示單側病變和雙側病變分別為19例、2例。術中通過快速PTH測定對病灶切除程度進行判斷:PTH下降高于50%,視為完全切除。本組患者術后第1d測PTH值水平,結果均為正常及以下,并發低鈣血癥癥狀患者16例,采用10%葡萄糖酸鈣進行靜脈滴注進行治療恢復。次日復查PTH,12例在正常范圍內,9例患者PTH偏低;術后1個月~5年保持對21例患者的隨訪,1例骨質疏松患者好轉,3例尿路結石患者經泌尿外科治療后好轉,未發現新生尿路結石。本組21例患者都能正常生活和工作。隨訪1年均無復發跡象,PTH恢復正常。
綜上所述,對于PA患者,有效治療的唯一方法是采用手術切除;PA手術治療易并發低鈣血癥并發癥,可通過口服及靜脈補充鈣劑方法來進行預防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