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琦
[摘要]市場經濟的轉型與發展導致社會道德水平低下,非法集資以及集資詐騙等非法經濟犯罪案件頻發。涉眾型犯罪案件導致社會群眾面臨重大的經濟損失及心理創傷,嚴重影響金融秩序,同時破壞社會的和諧穩定。涉眾型經濟案件呈現地域廣、群眾多,牽扯的社會部門多等特點。而且辦案的手段落后,調查取證難度大,贓款追繳困難,為辦案帶來極大的限制。本文主要對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的特點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特點;措施
[中圖分類號]D92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9)01-0124-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1.054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涉眾型經濟犯罪是經濟快速發展下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的產物,近年來,隨著人們經濟收入的提升產生了大量的閑散資金,同時受國家金融改革的影響以及民間利率的提升,導致民間融資活動異常活躍。新的經濟形態獲得快速的發展,同時擔保鏈的發展以及風險等也逐漸顯現。比如P2P網絡借貸平臺、影子銀行等,這些經濟金融形式的發展使得經濟犯罪的手法也不斷地推陳出新。而在政策的調整和監管影響下,涉眾型經濟犯罪發生頻率加大,導致涉眾型經濟犯罪中面臨嚴峻的挑戰。所以必須要加強對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特點的研究,并根據其犯罪特點采取相應的解決對策。
一、涉眾型經濟犯罪的一般特點
(一)案發涉及金額大,數量多
通過對我國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分析可知,我國平均每年涉及的傳銷、非法集資以及洗錢等案件多達7萬件。而且涉及的地域廣泛,資金巨大。從我國當前的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情況來看,跨省犯罪形式明顯,而且犯罪規模大,牽扯的投資人數眾多,對社會的危害性大。比如珠海女商人唐美群以高額利息為誘餌,利用虛構的投資方案非法集資超過5億元。溫州鄭珠菊以經營家電生意為借口,發放高利貸,涉案金額為1.3億余元,其中案件造成的受害人為120多人。
(二)犯罪手法多樣化,涉案范圍廣
從當前的涉眾型經濟犯罪形式來看,其具有明顯的跨區域特點,并存在跨國以及跨領域的特點,犯罪涉及面比較廣。從犯罪手法來看,犯罪嫌疑人主要利用群眾想獲得高額利潤回報,貪圖小利或者盲目投資的心理,通過高回報率為誘餌,編造各種謊言斂財行騙,而且犯罪的手段多樣性。案件中涉及的行業包括網絡電信、房地產、金融、環境保護、戶籍社保以及公益事業等眾多的領域,同時當前犯罪領域不斷擴大,出現了投資奧菲拉等國際項目的非法集資詐騙情況,通過該種形式非法吸收公眾的存款,造成大眾巨大的財產損失。
(三)受害人數量多,社會危害大
涉眾型經濟犯罪中,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征為受害人為非固定的群體,而且受害人的規模比較龐大。通過調查分析可知,涉眾型經濟犯罪中涉及的被害人少則幾十人,多則上萬人。比如山東蝶貝蕾傳銷經濟案件中,其中涉及的范圍輻射16個省市,涉及的群眾超過50萬人,涉案金額達到20億元。犯罪分子主要是通過欺騙的手段進行斂財,如果在運營的過程中出現資金鏈斷裂,將會造成高額的經濟損失,即使公安機關能夠偵破案件,但是人民的損失卻往往無法挽回。受害群眾由于受到巨大的經濟損失,會導致情緒不穩,在不法分子的煽動下,將矛頭指向政府以及公安等部門,進而引發群體事件以及民政沖突。
二、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的主要特點
(一)犯罪手段偽裝性強
犯罪分子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在涉眾非法集資中會根據社會的市場經濟熱點,以及新興的事物和理念等為欺騙的招牌,打著合法的旗號,設置騙局。同時為了擴大影響力,吸引更多的人,不惜花費大價錢進行宣傳,騙取大眾的資金。隨著警方的打擊,犯罪分子的反偵察能力越來越強,犯罪手段具有極強的隱蔽性,但是主要還是通過合法的外衣對犯罪行為進行掩飾,甚至截取政府的部分文件,斷章取義,對自身進行修飾,從而吸引更多的非法獲利。比如利用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吸引群眾,在具體的實施中采用合作經營型投資回報、以小博大型短期投資等形式。或者概念化的炒作類,比如利用公司上市的虛假名頭,違法銷售原始股;或者以代理、專賣以及傳銷等形式吸引消費者。
(二)以網絡平臺為載體,犯罪趨于公開化
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以及網絡的虛擬性、便捷性、交互性和低成本性等特點,使得其成為人們當前最主要的傳媒方式。并成了涉眾型犯罪分子主要的媒介,通過互聯網進行立體包裝。此外,在網絡虛假外衣的掩護下,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和地點尤為隱蔽,有利于犯罪分子迅速實施非法集資、非法經營和傳銷的犯罪活動。比如犯罪分子以某個公司的名義在網絡上迅速發展會員,或者充值購物獲得雙倍積分等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犯罪分子利用群眾的投資需求,通過高水平、高智商隊伍的組織和策劃編制外表看似合法的欺騙手段,獲得高額的回報,并利用網絡平臺對這些虛假的謊言夸大和推廣,包括公司的發展前景、產業的規模等方面的擴大,對民眾形成蠱惑,騙取群眾更多的投資。此外,隨著股市的回溫,股民大量的涌人到證券市場中,而犯罪分子也利用這個機會開始用互聯網進行炒匯,通過網絡基金的形式騙取投資人的錢財或者進行外匯的非法買賣。而且當前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也出現創新趨勢,利用網絡平臺作為掩護,隱蔽性更強,不僅容易導致廣大群眾受到欺騙,同時對公安機關的辦案帶來極大的困難。
(三)犯罪的職業化明顯,具有嚴密的組織性
涉眾型經濟犯罪中,犯罪嫌疑人的手段更加多元化和隱蔽化,而且犯罪分子也逐漸出現職業化的傾向。部分犯罪分子為了在非法集資的過程中掩人耳目,在非法活動中選擇合法的外衣做掩飾,比如在工商局申請營業執照,租賃辦公樓、投保或者產業推廣等方式,建立公司以及子公司等,以期通過實體的形式掩飾違法犯罪的活動,利用實體騙取群眾的信任,獲取巨大的經濟收益。此外,這種案件組織的嚴密性和專業性更強。從犯罪的預謀、準備以及實施,整個犯罪過程都具有組織性、計劃性,在開展的過程中各部門的分工明確。在涉眾型經濟犯罪中,嫌疑人間可能是親屬關系、朋友關系,犯罪分子之間會相互包庇,使得公安機關的審問難度增加。同時犯罪職業化的發展也導致公安機關在打擊犯罪的過程中具有很大的阻礙。
三、涉眾型經濟犯罪的防控對策
(一)注重協作,提升犯罪打擊力
為了提升對涉眾型經濟犯罪的打擊力度,相關機關必須要提前介入,并通過多部門的協作全面偵查。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具有復雜性特點,檢察機關需要為公安機關提供偵查取證引導,保證會計賬目、第三方支付平臺、銀行交易記錄以及電子證據等多方證據的合法性收集,防止由于缺失證據,導致偵查活動無法開展。此外,對于重大疑難涉眾型經濟案件,公安機關可以采取檢察機關意見建議制度,為公安機關偵查方向、訊問制度的制定提供參考。
建立多部門協同辦案制度,在政府以及黨委的領導下,設置涉眾型經濟犯罪專案小組,通過牽頭部門的協調開展工作。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中大部分具有行政違法犯罪成分,事態的發展導致案件性質的變化,如果司法機關已經認定當事人構成刑事犯罪,則需要中止或者暫停行政違法辦案程序,保證行政以及刑事司法的對接。
(二)加強教育預防,宣傳合理理財
以案說法,加強群眾教育。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傳播的方式為“推介會”“口口相傳”等方式。因此檢察院在辦案時必須要將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的具體情況向社會通報,通過以案說法的方式對民眾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提升社會公眾涉眾型經濟犯罪的識別能力,引導社會公眾合理投資。
打通渠道,掌握案件全部信息。制定信息平臺,發布非法集資信息,做好對非法集資信息的及時收集、匯總和整理。打通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投訴通道,公眾通過網絡對公司資質、投資項目等核實、查證,發現涉眾型經濟犯罪活動積極舉報,為相關部門和機關對涉眾型經濟犯罪動態掌握奠定基礎。在涉眾類案件導致的維穩事件發生后,所有知情人員,在未經上級允許時,不得向外界透露案件的相關信息,避免被心懷不軌的人斷章取義,引發社會輿論,對案件的進行產生影響。
(三)創新辦案手段,提升辦案效率
根據涉眾經濟案件的特點,為了有效提升辦案的效率,可以先設置公告程序,案件立案后,在涉案的相關范圍和區域內,通過媒體向受害人告知申訴的時限,進而吸引被害人進行登記。其次,完善取證方式,對于本地的受害人可以采用筆錄的模板取證方式,通過表格的方式交由受害人進行填寫,辦案人進行審核,并通過詢問給予補充。對于異地的受害人在取證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公安機關的查詢系統給予補充取證,按照統一的規格模式進行錄入,取證完成后返回系統。此外,還需要建立全國統一的資金查控平臺,有利于公安機關的查詢。
結語
綜上所述,經濟的發展以及科技的進步使得涉眾型經濟犯罪不斷的增多,同時犯罪手段層出不窮。而且由于涉眾型經濟犯罪的受害者數量多、范圍廣以及資金規模大等特點,使得公安機關案件的查處中也存在很大的難度,所以還需要針對其特點采取相應的防控對策,維持社會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