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福琴
摘 要:隨著當前新收入準則的實施,在處理財務會計的收入問題時,需要財務人員能夠依照新的收入準則要求進行項目處理,同時對自己的工作內容和方向進行微調,使之同新的政策相契合。財務人員需保持一定的政策敏感性,分析新收入準則對于企業納稅的具體影響,并為管理層提供相應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財務會計? 收入確認? 納稅? 影響
當前企業最重視的是經營問題和納稅問題。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需要遵從相關的合同,這一點在新的收入準則中,著重強調了合同的重要性,對于規范企業收入有重要作用。新準則通過合同的關系來明確企業的生產經營收入,商品控制權來明確納稅方。隨著法律政策的調整,財務人員應該著重關注在新收入準則影響下,各項應繳納稅款的數額變化。
一、收入確認標準改變的情況
隨著新收入準則的出臺,財務人員對于“商品控制權”的確認,成為其明確收入的特有標志。從財務人員的角度來說,舊式的標準對于會計人員的判斷會造成模糊化的影響,同時也會使得惡意商戶在權責問題上進行反復,不利于財務人員理清分配的問題,最終致使財務工作出現“權責不清”的現象。新收入準則的頒布,使得會計人員能夠借助具體文件進行權責的精確判斷。因此,新收入準則施行后,財務人員在不但要完成之前的工作,還需要對商品的控制權加以明確,查看商品的控制流向,并在查驗過程中參照合同進行明確。
例如,假定企業在舊的收入確定準則下,即便商品的控制權立時進行轉移,對應的收入也難以馬上確認,并且企業確認收貨的有效時限是一個月之內。固有的規則存在此等情況,是因為合同之中包含相應的退款項目。也便是說在收貨一方在退貨過程中,商品本身的風險和報酬并沒有同時轉移到收貨方。實際上依舊是由產品企業保管,這樣的情況就會導致收入確認的延期。在新的收入準則中,對于這一現象進行說明,要求風險、報酬同時轉移,而且需要所有手續齊備,企業應當首先遵守法律相關規定,實現流程的合法性,而后及時確認收入。
二、收入確認對企業稅收影響
從企業明確收入和實際生產經營的總體情況上來分析,新頒布的收入準則對收入的確認和工作進程的變化沒有太大影響。但是在新的規定的影響下,企業的收入明確更加具體,財務人員的操作也會更加便捷。雖然已經有了新的政策文件,但權責發生制依舊是企業進行會計核算的根本。財務人員需要按照會計“實質重于形式”的基本原則進行業務處理,在處理企業日常具體的核算工作時,會計人員還應當注重業務發生的實際內容和意義。進而為企業更好的制定財務政策,提高生產經營效率。
例如,企業在確定自身所得稅的時候,通常會以企業本身的實際經營利潤為參考標準。另外,按照稅務部門的規定,權責發生制為企業計算所得稅納稅額度的根本,即便相應的會計準則發生變化,這一納稅條件也不能夠更改。整體分析這樣的納稅大環境,可以發現實稅收入準則的修改,對于當前企業所得稅產生的影響并不十分明顯。雖說新的收入準則對企業所得稅的實際影響不大,但是企業在制定具體發展部署時,同樣需要做到使現有的法律法規同新的準則能夠有機協調配合。通過企業的前瞻性部署,能夠有效幫助企業節約部分稅費,同時也能為企業規避現有風險提供先機。
三、適應新準則的細節化操作
企業需要適應新的收入準則,加強對合約的控制和管理。面對各種的客戶,企業需要對其進行分類整合,加強不同層級的風控要求。對于企業的一般客戶而言,需要企業增強款項控制效力,在合約期間對貨款進行嚴格把控。對于企業的優質客戶,則可以在允許的范圍內提升其信任度和較寬松的資金要求。
新的收入政策影響下,企業的生產周期被有效地縮短了。故而企業的資金鏈循環時間被有效的縮短,相同的時間下企業能夠生產更多的商品,進而獲取更多的利潤。同時,隨著新收入準則的施行,也會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企業改變現有的經營政策,通過細致的稅收籌劃達到企業利潤最大化的創新。在納稅籌劃的過程中,需要財務人員從權責發生制的視角進行分析,尋求可能的合理避稅空間,最終實現有效的籌劃措施。同時在企業內部應該增強財務部門的實力,從而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綜上所述,財務人員需要從新的收入準則變動中,準確察覺相關變動情況,有效提升企業經營成果。
參考文獻:
[1]劉敏.淺談新收入準則在企業中的應用[J].全國流通經濟,2018(36):136-137.
[2]童梅.淺析新收入準則的主要變化[J].會計師,2018(23):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