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剛
摘 要:企業會計風險是企業發展中一道看不見的障礙,財務一旦發生問題,對企業而言都是致命的打擊。當前企業為了追求經濟上的效益,從而忽視了對會計風險的管控工作,導致企業在運營中存在著很大的隱患,本文著重討論了企業會計中存在的風險,并針對這些風險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為企業有效開展會計風險控制工作提供一些建議。
關鍵詞:會計風險? 控制? 策略
一、企業會計風險概述
企業的會計風險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方面,企業財務核算不夠準確。企業在進行財務核算的過程中,并未對自身的非營業性支出和營業性支出進行區分統計,將一些非營業性的支出也劃分到了企業成本賬目中,嚴重違反了企業的核算制度和資本管理制度,導致企業審計不良現象增多,嚴重阻礙了企業的利潤和運營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企業財務核算機制上的不完善,由于目前一些企業在財務管控機制建設中,并未很好的落實相關工作導致一些企業并未完善自身的財務管控機制,導致企業在記錄利潤與企業支出額度上存在偏差。第三方面,企業也存在財務信息公開程度不高的問題。由于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對外界公開的財務信息比較低,只是為管理者提供簡單的財務信息,由于缺乏科學、準確的財務信息依據,導致管理者無法對企業運行做出合理的決策。最后,企業也存在會計管理模式上滯后的現象,導致了不良行政干預等現象的增多。
二、企業會計風險控制的相關策略
(一)完善企業會計核算體系
企業在對財會風險進行控制管理過程中,要想對企業自身的核算體系進行完善,就必須要掌握自身會計部門的工作方式。企業的會計部門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只有對會計部門的良好管理,才可以提升企業的運營、發展規模,才可以實現對企業資本的有效管理。同時,也只有對企業已有的核算體系進行完善和改革,將企業運營機制和會計核算制度有效結合,才可以提升會計部門對企業生產成本核算的精準度,從而有效地規避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會計風險。
(二)健全會計監督機制
企業應建立、健全自身會計監督機制,并加強對自身內部財務控制工作的管理力度,以增強對自身會計風險的防范。企業健全對自身會計監督機制,可以從根本上提升對企業的管理效果,實現企業經營發展方向朝著實效化、多元化邁進,在有效地管控企業自身的會計風險的同時,也完成了對企業資本的妥善保護,減少了企業發展過程中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三)加大財務信息公開力度
企業要實現其財務信息透明化、公開化,就要改革自身會計部門的報表制度。在企業的實際運營和生產過程中,為了讓與企業利益相關人員清楚地了解企業內部的運作業績、財務情況以及資金流量,就要適時地將財務信息進行合理化地公開。企業會計部門將自身財務信息進行合理化地公開,幫助投資者加深對企業運營狀況、受益狀況的了解,從而正確做出關于收益回報情況和是否增加資金支持方面的決策預判。企業在加大自身財務信息公開力度的同時,也要注意對產品采購、加工、處理、銷售等環節的把控,將這些環節所用資金成本準確記錄,從根本上減少成本錯誤現象的產生,從而在有效地防范企業會計風險的同時,也維護了企業內部資產的安全。
(四)改革風險控制管理監督體制
企業在對自身會計風險進行控制管理的過程中,首先要完成對自身財務風險控制管理體制的改革,來提升自身企業會計部門的工作效率。而為了推進企業自身風險控制管理體制的改革,就要審核企業自身的會計工作,在企業會計風險管理監督機制的保障下,切實地落實到財務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同時,要發揮風險監督機制的監管作用,保證會計工作的合法合理進行。同時,企業要全面提升會計部門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確保其在對會計人員的培訓過程中,讓會計人員的專業能力和職業道德水平得到共同提升,并幫助其養成其依法辦事的行事作風,從而有效地防控企業會計風險。
三、結束語
在經濟換擋發展的新時期,企業在了解自身運行情況,明確自身發展目標的同時,也要對市場發展前景進行調研,要提前預測到企業在市場運行中的風險,并提前準備好應對方案以應對這些風險。只有在保證財務信息真實、有效,健全完善自身會計監督機制,改革自身風險控制監督管理體制的前提下,才可以合理地規避企業會計風險,實現企業的長遠、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周磊.內部控制框架下商貿類中小企業 財務管理的風險控制策略[J].商業經濟研究,2016.
[2]侯麗.企業集團公司財務風險控制策略研究[J].財會學習,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