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小青
摘 要:加強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能夠健全社會保障、加強社會的和諧發展,減少養老保險制度的運行風險。在進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改革過程中,需要明確養老保險改革的必要性,基于此本文從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的必要性入手,然后從加強基礎養老金統籌,提升社保基金抗風險力,做好宣傳提升參保意識,強化基金征繳工作力度等方面詳細闡述了養老保險改革措施,希望對相關單位有所幫助。
關鍵詞:機關事業單位? 養老保險? 改革
一、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加強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目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都是由財政承擔的,機關事業單位的職工人數也不斷增加,退休人員的人數也逐年增加,就會增加國家的財政負擔,對于政府來講要承擔巨大的養老壓力。另外,省里雖然制定了完整統一的政策框架,但是改革的推進,需要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相關部門的大力配合,現在上級部門不統一協調,僅靠縣級人社部門的協調,又形成了各自根據實際情況開展工作,改革推進難度較大,也難以形成統一的經辦模式。
二、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方法
(一)加強基礎養老金統籌,提升社保基金抗風險力
隨著新一輪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開展,需要機關事業單位以社保大數法則作為改革依據,積極探索如果有效的提高社保基金的抗風險能力。在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過程中,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是一項需要特別重視的工作,為了將社保的調劑功能充分的發揮出來,在做好機關事業單位的基礎養老金同時,還需要統籌高層次的管理工作,以提高社保養老金的跳進和支付效能。此外,為了提高社保基金的抗風險能力,還需要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首先,要將廣大員工繳納保險的主動性調動起來,嚴格根據權利和義務的整合原則,在養老保險的各個環節都滲透合理的競爭激勵機制,使得員工可以主動的足額繳納養老保險;其次,要提高資金的利用率,整合社會統籌賬戶和員工個人賬戶,并將其交由專業的機構進行運營,從而使得資金實現增值、保值的目的,最終達到提高其抵抗風險的能力。
(二)做好宣傳提升參保意識,強化基金征繳工作力度
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制度要想順利改革,做好必要的宣傳工作是先決條件。目前有部分員工沒有深入了解養老保險新制度,總是認為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會影響的自身的福利待遇,進而出現阻礙改革的情況,還有一些人缺乏法制意識,總認為自己退休還有很多年,對于改革的事情漠不關心。為此需要相關人員做好組織領導工作,同時還要加強有關部門的協調配合,做好養老保險的宣傳工作,充分發揮出輿論的導向作用,充分借助目前的新媒體,積極宣傳和貫徹養老保險的新制度和新政策,從而保證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規范性和完善性,使得廣大基層員工可以積極主動的接受改革,提高他們參保的熱情。
(三)健全養老金的發放制度,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
在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面,要注意是全方位的改革,不只需要員工積極繳納和配合,還要特別注意養老金的發放工作,為此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養老金發放制度,要明確標注出養老金發放的時間,流程以及相關政策等,同時還要建立監督機制,以保證養老金的足額和及時發放。在事業單位中,要為所有員工發放統一的社保卡,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實現養老保險的信息化和社會化管理,然后由社保機構利用信息化系統將養老金及時發放到社保卡中。同時為了更加方便員工進行養老金發放信息查詢,一般可以利用信息平臺,以短信或者微信公眾號推送的形式將發放通知推動給員工。2018年以來,為了適應改革要求,我所重新配備了5臺電腦和相關配套硬件,并引入專網,建立了完備的信息管理系統。
三、結束語
總的來說,在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養老保險制度也需要改革,以前的養老保險制度在實際的運行中不能滿足現狀的發展要求,因此,國家也在不斷的進行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緩解有制度不統一帶來的矛盾,增加養老保險的公平性,為人民群眾提供有效的社會保障,使社會可以和諧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少飛.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制約因素與策略[J].財經界(學術版),2017(24):139.
[2]董艷.探索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中的難點問題[J].中國集體經濟,2017(36):46-47.
[3]張紀軒,李向東.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探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7(2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