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巍 姜雪 許爽爽
【摘要】本文分析了當下互聯網輔助教學和線性代數這門課程的特點,闡述了在線性代數教學中引入互聯網輔助教學的意義。通過一個具體的實例,論證了這一教學方法改革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提出在未來,教育工作者可能遇到的機遇和挑戰。
【關鍵詞】互聯網? 線性代數? 輔助教學? 矩陣乘法
【基金項目】沈陽工業大學教學改革立項;項目名稱:《線性代數》建設在線開放課程,改革課堂教學模式;項目編號:521020。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4-0048-01
一、引言
互聯網時代,學生通過互聯網可以學習到豐富的在線課程,不必一定全都需要教師在課堂上講授。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由此將引發教師角色、課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變革。但這并不能取代學校的課堂教學。只有把二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才能使我們的教學改革取得更大的勝利。
二、基于互聯網的線性代數課堂教學
對于基礎數學課程中的《線性代數》,是處理線性問題的思想方法,它已經廣泛應用于工程技術中,并且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線性代數課程的特點是系統,前后知識的聯系非常緊密,概念性很強,對于抽象性與邏輯性有較高的要求,題型比較固定。線性代數中的概念比較多,比較抽象,公式比較多,這正是這門學科的特點。許多同學都感覺知識點很容易忘記,所以為了保證學習效果,應經常堅持看,堅持練這樣就可以保證這些瑣碎的知識點不容易忘記,做題時才能運用自如。而互聯網中的知識點講解視頻恰好可以與線性代數的這一特點有效結合。 所以,將互聯網在線課程應用到其常規的教學當中將是一項非常值得研究與嘗試的課題。
三、舉例
下面以矩陣的乘法為例,簡單描述相關的教學方式方法。
學習目標:
1.掌握矩陣乘法的條件及方法
2.理解并熟練應用矩陣乘法運算律,特別是乘法不符合交換律
3.了解矩陣乘法不符合消去律
學習重點:
1.矩陣乘法的計算方法
2.矩陣乘法運算律
學習難點:矩陣乘法運算律
該知識點非常明確,就是矩陣乘法的計算方法。
首先,錄制一段短小精悍的視頻短片。基于本知識點的內容及特點,需要錄制約十幾分鐘。這在學生注意力能比較集中的時間范圍內,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征。重要的是將教學信息明確。再通過網絡發布視頻,其具有暫停、回放等多種功能,可以自主規劃學習內容、學習節奏、風格和呈現知識的方式。
然后,在課堂上重新建構學習流程。
通常情況下,學生通過前期的自主學習,已將對知識點有了大致的了解,并可能存在某些問題。在這個階段,教師有更多的時間與每個人交流。通過課堂上的互動,教師能夠給予有效的輔導,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也有助于促進學生知識的吸收內化。從而讓學習更加靈活、主動,讓學生的參與度更強。
最后,對所學知識進行檢測。
學生在經過自主學習和與教師在課上的互動,已經基本掌握了這段知識。但學到了何種程度,還是要看具體應用情況。 這就需要一個附屬的小視頻或紙質的小測驗。測驗內容可以是四五個簡單但典型的題目,可以幫助學生及時進行檢測,并對自己的學習情況作出判斷。如果發現幾個問題回答的不好,學生可以回過頭來再看一遍,仔細思考哪些方面出了問題。學生對問題的回答情況,能夠及時地通過云平臺進行匯總處理,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教學視頻另外一個優點,就是便于學生一段時間學習之后的復習和鞏固。評價技術的跟進,使得學生學習的相關環節能夠得到實證性的資料,有利于教師真正了解學生。
四、機遇與挑戰
利用互聯網輔助教學,不僅改變了教授和學習模式,也改變了教師和學生的行為思想。在未來的發展中,其優勢也會逐漸凸顯。但與此同時,也會產生新的問題和矛盾,如學生能否高效地利用自主學習時間。這就需要很多一線教師的共同努力,及時總結,有針對性地整改。最終形成一套完備的、有效的教育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于巍,汪妍.提高高等數學教學質量的實踐與思考[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4年第10 期:52-53
[2]同濟大學數學系.線性代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年:31-33.
[3]于巍,許爽爽.提高大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年第21期:5
作者簡介:
于巍(1980-),女,遼寧鞍山人,沈陽工業大學講師,碩士,主要從事數值逼近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