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厚德
【摘要】隨著高中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音樂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等也在不斷地進行著改進,但在音樂鑒賞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仍舊存在著問題,本文則從音樂核心素養方面進行分析,使得音樂教師在原有教學模式上進行改變,提升學生對于音樂的鑒賞能力,全方面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
【關鍵詞】音樂核心素養? 高中? 音樂鑒賞?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4-0200-01
一、音樂鑒賞的內涵
音樂鑒賞是一種精神活動,即人們借助一些媒介去鑒賞和欣賞音樂。學生先通過感知音樂、想象音樂、鑒賞音樂,激發出學習音樂的熱情,再對音樂進行分析、比較等等,進而從中得到啟發,將自己的心理活動由感性轉化為理性,最終獲得情感體驗及審美體驗??偠灾?,音樂鑒賞是高中音樂教學課堂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學生只有具備了一定的音樂鑒賞能力,才能夠更好的學習好音樂這門課程。
二、高中音樂鑒賞的教學作用
(一)啟發學生智力,提升審美,情操得以陶冶
音樂教學主要在于兩個方面:一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樂理知識、歌唱技巧等等內容,二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前者通過日常的理論課程講解、實踐課程的試唱實踐等等可以完成這項教學目標,而后者則是通過讓學生大量的去聆聽不同風格的音樂,或者是自己創造音樂,這樣既能夠啟發學生們的探索能力,在鑒賞的過程中還能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在審美過程中又使得自身情操得到了陶冶,學生能在音樂的世界中找到共鳴,培養出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學習態度。
(二)激發學生民族自信心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發展出了很多優秀的音樂作品,且中國民族樂作為人類發展史上最早出現的幾種音樂之一,由于其鮮明的民族特色、發展時間久、音樂性強、音樂內容豐富等特點,在世界音樂的組成中已經占據了重要地位。因此讓學生日常課堂上對我國民族音樂多加學習、了解,感受到中國傳統音樂的魅力及文化內涵,體會到音樂所想表達出的情感,這樣能夠使得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得以啟發,同時也有利于我國民族音樂的發展。
(三)透過音樂認識世界
音樂可以說是一門通用的語言,全世界的作曲家、演奏家都可通過音樂來進行情感的抒發、進行交流。音樂鑒賞者通過對這些作品進行鑒賞,感受其中的情感、表達的思想觀點,潛移默化中影響到個人的情感、思想及審美,從而使得透過音樂認識世界得以實現。
三、高中音樂鑒賞教學方法分析
(一)讓音樂中情感得以表達,使學生能夠真正感受到
在不同情況下,音樂所表達出的情感也是不同的,這也從側面證明了音樂這門藝術是善于表達情感的。由于音樂的特性,不能像影視作品及文學作品一樣直觀的通過電影、文字等直接表現出來,也無法讓人直接感受到其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人生態度。但音樂可以通過節拍的快慢、節奏的強弱等等形式來表現音樂家內心的情感世界,鑒賞者只有通過仔細的、反復的欣賞,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來細細體會其中所蘊含的感情,借助一定的想象來填補音樂中未能直接表達的部分,這樣既使得音樂中的情感得以表達,學生也能真正感受得到。
(二)弘揚民族音樂,吸收多元文化
我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思想、經濟、文化等多個方面都受到了外界的沖擊,很多國外的思想、文化、優秀作品流入到了國內。就音樂這門藝術來說,因其是多元化的,各國的音樂風格、音樂類型都有所不同,我們在弘揚中國民族音樂的同時,還可以吸收外來音樂的精髓,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既可以培養學生對于不同風格音樂的鑒賞能力,又能推動音樂的多元化發展。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記憶力
音樂是一門比較復雜的課程,其中所包含的知識繁多,對于學生而言完整的記憶下來一部作品也是比較不容易的。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音樂記憶力。比如在課堂上注重音樂素材及風格的多元化,只有這樣學生在學習時才能夠自行去進行對比分析,潛移默化中提升音樂記憶力,從而更好的提升音樂鑒賞能力。
四、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漸提升,基于物質滿足的條件下必然會產生更高的精神追求,因此對于音樂教育這一方面也將更為注重。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先進音樂教師,要及時的轉換自己的教學觀念,緊隨時代發展的腳步,結合實際生活不斷地改進音樂鑒賞課程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音樂鑒賞的意義所在,進而了解音樂中所表達的情感和人生價值觀念。
參考文獻:
[1]韋德秀.核心素養視野下的高中音樂反思性教學研究價值[J].大眾文藝,2018(13).
[2]王一然.音樂教學的“本真”是什么——有關高中音樂學科核心素養的思考[J].教育文摘,2017(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