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曉雨
摘 要 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管理中,學生工作部分日益重要。以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為例,針對項目學生特點,分析學生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本文探究了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學生管理方法。
關鍵詞 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學生管理 探究
中圖分類號:G647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4.080
Abstract In the management of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school-running projects, the student work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aking the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school-running project of Zhuhai College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ject student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student management, and explores the student management methods of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school-running project.
Keywords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school-running projects; student management; inquiry
中外合作辦學通過引進國外優質的教育資源、先進的教育工作理念和豐富的教育經驗,對我國教育工作的提升與建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外合作辦學分為兩種形式分別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根據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監管工作信息平臺消息顯示,2019年1月,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提到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目前已經存在近2600個。其中,絕大多數為高等教育層級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并且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占比為90%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中外合作辦學在為國內高等院校引進前所未有的豐富資源的同時,也對合作辦學的學生管理工作的標準要求也更高。如何在中西方國情和文化差異的背景下,做好學生管理工作是在合作辦學構成中面臨的不容回避的問題。
1 布萊恩特項目的學生特點
(1)家庭經濟條件優越,自制力差,抗挫折能力弱。由于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軟硬件配置高于普通高等教育,因此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費將為高昂。因此學生絕大多數來自家庭條件優越的學生。布萊恩特項目學生絕大多數來自廣東、四川、山東、浙江、貴州等省份中經濟發達的城市,舉債上學比例微乎其微。獨生子女較多,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的能力相對較差,攀比心理嚴重,遇到問題后處理問題的能力較弱。
(2)多才多藝,實踐能力強,文化課成績較低。家庭條件優越下,家長更重視對于孩子的教育投入,根據發現學院學生普遍進行過課外興趣的發掘和培養,比如音樂、體育、語言等等。
根據招生省份的不同,布萊恩特項目招生使用單獨招生代碼或者僅招收具有填報志愿的學生,有益于學生志愿的填報。過去的四年中國,項目招收的生源質量水平在本科二批附近,甚至低于二本線,文化課分數偏低。
(3)課業壓力較大,學習任務較重。由于布萊恩特項目課程絕大多數采用純外語教學,并且具有對于學生的文化素質、英語能力、自學能力等要求都很高,具有非常明顯寬進嚴出的特征。課堂內容也具有國外教學的特征,任課教師留給學生較多的課外閱讀內容或者課后作業,并作為期末成績的重要參考,因此學生的課業壓力非常大。此外學生由高中的中文學習轉換到純英文學習中,語言的挑戰也是首先解決的問題,因此學好相關課程尤其是專業課,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此外,學生們在四年中,除了學習外文課程外,還需要完成并通過中方的課程,因此學生們在大三或大四的課程內容更多于前兩年,這不同于普通高校的課程安排,學生的學習任務也很重。
(4)思想認識不夠深刻,意識形態沖突。經過調查了解,項目大多數學生計劃在本科期間去國外交換、交流,或者去境外繼續攻讀碩士,其中就有同學認為境外的工作生活優于內地。此外,由于大多數課程是由外教授課,在授課過程中難免受到國外的意識形態、人生觀、價值觀等的影響。外來的文化和理念沖突,容易造成對于意識形態的沖擊和對我國社會制度的片面看法。
2 布萊恩特項目的學生管理問題
(1)思想教育工作面臨挑戰。由于采用西方的教育模式和課程內容,同學與外教的接觸機會很多,對西方社會的了解渠道廣泛。布萊恩特項目的學生尚未步入社會,是非判斷能力不強,可塑性較大,并且憧憬國外留學。對于他們來說,容易收到西方思想的干擾,接收或傳播有害或不健康的信息。
(2)心理健康問題明顯。學生成長環境舒適,面對困難的處理能力較弱,但是由于課業壓力大,學習任務重,英語能力較差,較難適應環境,學生的心理負擔較為繁重。此外,不少學生家庭中的父母是忙于工作,管教不嚴,忽視了對于孩子的陪伴,造成了孩子任性,難以融入集體,易與同學朋友發生矛盾。因此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發生概率較高。
(3)學習質量兩極分化,學習效果參差不齊。西方教育更為注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但是部分學生進入大學,降低對自身的要求,沉迷游戲,出現厭學現象。作為同一分數段入學的學生,其學習成績經過幾個學期的學期學習后差異巨大,有的學生可以申請入學世界名校,有的學生卻面臨退學的危險。
(4)學生積極性難以調動。學生貪玩,對于學校或者布萊恩特項目組織的課后輔導、課外活動、技能培訓等活動積極性較低。比如舉辦簡歷輔導或者英語口語能力提升的工作坊,報名學生寥寥無幾。
(5)學生干部隊伍疲軟。由于家庭條件優越,入學成績較低,選拔的學生干部學習自律能力不強,號召力較弱,難以在學生中起表率作用,并且學生受到西方教育觀念的影響,學生干部自我意識較強,學生干部責任感較弱。
(6)學生管理模式繁重。學生的管理事無巨細均由輔導員統一管理。輔導員工作量大,除去教育管理學生之外,還需要與教師、項目負責人、學校學生工作處、家長進行隨時的溝通與聯系。學生主觀能動性得不到發揮,自我管理的能力得不到實現。
由于中外教育觀念存在較大的差異,對于學生管理造成沖擊:國內上大學即為成功,國外大學淘汰率較高。
3 布萊恩特項目的學生管理方法與改善思路
3.1 優化學生管理體系
學生管理工作是管理與教育相結合,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注重引進、吸收與創新相結合的理念,注重服務意識,切身在學生角度解決問題,高效具體地處理好學生工作中遇到的難題,促進學生管理工作良性發展。其中,學生管理體系是學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核心。學生管理體系注重的是信息傳遞、效果反饋、模塊協調和多方面配合。學生管理體系應該從縱向和橫向兩個管理維度來分析。[1]
其中縱向管理維度,可以分為三個層級,學校領導、項目負責人以及輔導員。其中第一層級為決策系統,負責政策的制定和對外官方的接洽,處于整個學生管理系統的中樞位置,由我校校領導構成。第二層級為政策實施和部門協調系統,負責落實學生工作的相關政策與命令,做好學校層面部門間的協調工作,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主要由項目負責人和主管學生工作的書記和主任構成。第三層級為執行系統,負責與學生直接接觸,落實學校及項目負責人對于學生工作的具體要求,服務學生,教育學生;將學生面臨的需求或者請求上傳到上一層級,形成良好的雙向溝通機制。[2]
橫向管理維度根據工作模塊的不同,可以分為思想政治教育及學習生活模塊、學生信息管理及追蹤模塊、學生組織社團指導模塊、心理輔導模塊、對外聯系模塊、實習就業模塊。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每名輔導員的首要職責,積極對學生進行愛黨愛國教育,進行法制及安全培訓,鞏固思想陣地,確保學生健康發展。學生信息管理及追蹤模塊是對項目學生的學籍信息、日常表現、獎懲情況等形成個人表現檔案,并且布萊恩特項目部分學生轉學至國外,也對這些學生進行信息的追蹤。對于學生會、團總支以及社團由專門的輔導員負責指導,自行積極開展學生活動,參與項目建設。心理輔導模塊需要解決學生面臨的學習壓力、生活煩惱或者心理困惑,將聯系家庭、教師和學生。學生管理中涉及與合作方院校的聯系協調,并告知對方有關的信息或根據合作方的反饋信息促進轉學學生的學習、生活、管理,這也是合作雙方管理信息傳遞的媒介。為了提升學生的就業技能,提升學生的競爭力,對于學生的求職、實習,需要額外的輔導與支持,這部分工作關系到項目未來的發展。[2]
3.2 高度重視并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項目學生管理工作中,輔導員的首要工作任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境外高校參與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原因有兩點:一是爭奪目前的國際市場,二是處于長遠戰略考慮,包括政治文化影響和未來的市場競爭。[3]布萊恩特項目學生思想活躍,接受新鮮事物快,在國外全英文的教學環境下,思想也易受到國外形態意識的影響。并且,由于學生家庭條件較好,會盲目崇拜國外事物,因此在平時教育管理工作中,輔導員要非常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布萊恩特項目通過定期舉行年級大會,師生一對一溝通交流,通過微信聯系群組以及學生黨員模范帶頭作用,舉辦專題講座等不同方式,關注學生思想動態,加強學生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增強法律意識和紀律意識,提倡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特別是,利用好新生入學教育活動,宣傳校紀校風教育、心理健康和學習方法教育,使得學生一開始養成觀念,從而可以收獲“事半功倍”效果。
3.3 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與聯系
由于入讀布萊恩特項目的學生,家庭經濟殷實,學生家長在社會上均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并且教育觀念前沿,希望孩子能夠在國際視野條件的教育下,未來具有更強的競爭力。布萊恩特項目輔導員作為聯系教師、學生、家長的紐帶,通過及時傳達項目中的最新活動或者進展,家長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生活狀況,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能夠得到家長的支持,將對于項目未來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幫助。
3.4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針對學生個性問題突出、學業壓力大等特點,依靠學生干部、學生輔導員、專門心理咨詢師建立危機預警機制和應急處理系統,使學生的生活、學習等問題得以迅速發現和解決。開始了心理健康課程,并且針對問題學生采用一對一幫扶方式。
4 結論
截至2019年,布萊恩特項目剛剛成立四年。因此學生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不少疏漏。隨著中外合作辦學發展速度加快,學生管理工作經驗的總結也應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本文希望通過對布萊恩特項目中外合作辦學中學生管理工作的梳理總結,試圖能夠對學生管理工作的理論系統建設有所貢獻,希望能對未來的研究有所啟示。
參考文獻
[1] 徐雷方.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生管理體系探究——以福建農林大學中加合作項目為例 .南昌教育學院學報高等教育,2012.27(12):68-69.
[2] 張勇,巫新建.中外合作辦學的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管理模式研究.華北科技學院學報,2009.1.6(1):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