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娟
【摘要】學前教育除了家庭教育之外,學習機構也在幼兒的啟蒙教育中起到了極大的促進與誘導作用。在互聯網+行業的新型教學模式的構建下,學前教育迎來了新發展。本文就對“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學前教育創新發展進行分析,望能使學前教育把握時代機遇,推動學前教育朝著更加規范、科學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 學前教育? 創新發展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4-0026-02
一、“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學前教育主要表現形式
“互聯網+”背景下,學前教育也結合互聯網進行了積極的探索,構建了“互聯網+學前教育”的新型教學模式。該模式主要通過多媒體以及互聯網絡技術對幼兒展開教學,學前教育結合了互聯網高效、便捷、全面等特點,極大的促進了幼兒認知行為以及性格、習慣、心理的形成與健康成長。“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學前教育的主要表現形式可以從孩子們的行為習慣、思維邏輯、心理素質、興趣愛好等方面顯現。“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對學前教育主要影響主要表現在數據的存留于交互、碎片化的學習、游戲娛樂方式的增設等方面。“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學前教育創設了新型教學模式,使得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溝通與聯系也變得更為頻繁與多樣,同時這對幼兒園管理也提供了新思路,更重要的是對幼兒思維邏輯、興趣愛好以及身心健康的促進與培養。雖學前教育在互聯網的推動下還尚未像語言教育那般形成完善的產業鏈,但在互聯網對學前教育的傳播以及二胎政策的開放的推動下其就具備了較大發展空間。
二、“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學前教育創新發展分析
1.利用互聯網移動終端與前沿科技創新學前教育發展
隨著移動終端的以及網絡通信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研發出了更多針對幼兒身心發展的教學軟件,突破了市場空白,幼兒教育軟件打破了傳統學前教育的單一性,以自身強加的交互性與可實現的多樣化的功能受到了廣大幼兒老師以及孩子、孩子家長的廣泛好評,學前教育變得更為系統化,知識網狀化顯著。幼兒教育軟件的出現為幼兒創設了較多的動手機會,幼兒的認知變得更為具體,主觀能動性得到培養。同時老師也有機會考慮到個體差異,個體化教學地位逐漸提升。“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孩子們接觸科技產品的機會也越來越多,孩子們對科技的興趣也逐漸濃厚,這為學前教育指引了新的發展方向。移動終端設備提供的信息交互、資源共享、創新探索以及主動學習都是傳統學前教育所無法比擬的,對孩子而言,學習變成了極其有趣的事情;對教師而言,對孩子的培養將有了得力助手,孩子們能夠得到更好的教育。
2.構建“互聯網+”家園共育學前教育發展新模式
教育從來都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家庭對孩子的成長也有著極其關鍵的作用。尤其是在幼兒時期,幼兒與父母的接觸占據了他們生命初始的全部時光。家園共育的概念是近年來綱要中明確指出的一點,確實如是,家庭與幼兒園應緊密結合能夠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培養保駕護航。在當今社會,傳統的溝通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存家長的迫切需求,幼兒離開家長的同時,父母內心也充滿了焦慮與擔心,時刻的牽掛使他們倍感煎熬,這種需求促使了幼兒園手機終端平臺的交流構建,除了微信公眾號的對家園共育的作用之外,移動終端的云系統也發揮著功不可沒的作用。微信公眾號的推廣猶如久旱甘霖,滋潤著家長們的心田,家長們可以在每一周回顧孩子的學習動態,家庭與幼兒園共同見證著孩子的成長,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將美好時刻永存成為了可能。而移動終端的云系統讓家長與老師的溝通以及對幼兒的數據儲存與調取變得更為高效、便捷,學前教育在家園共育上的創新深刻影響與改變了幼兒園與家長的互動溝通頻率。
三、結語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為學前教育提供了創新驅動力,“互聯網+學前教育”現以良好的姿態涌入了幼教市場,但由于區域差異等因素不少幼兒機構還未構建完善的“互聯網+學前教育”的新型教學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幼兒園與家長在利用互聯網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要警惕互聯網的負面性,應避免孩子們過于熱衷適用互聯網或電子產品而逐漸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長時間注視屏幕對身體物理上的傷害。
參考文獻:
[1]張婉露.“互聯網+”時代學前教育創新驅動發展策略[J].好家長,2018(54):19.
[2]馬曉,孫瑞靖,楊雙琪,宋小明.基于互聯網環境下學前教育行業的發展態勢分析[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8(08):78-79.
[3]劉凌.微力量,引爆“移動互聯+學前教育”的新未來[J].早期教育(教師版),2016(09):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