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摘 要】目的:探究計劃生育服務對女性人工流產后避孕措施的影響。方法:將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這一時段內在我院婦產科進行人工流產手術的女性200例納入研究,隨機分為兩組,每組100例,在人工流產圍術期,對照組給予基礎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提供計劃生育服務,對比兩組避孕情況。結果:觀察組中避孕措施落實及正確避孕比率高于對照組,避孕知識評分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計劃生育服務可有效促進女性人工流產后避孕措施落實,值得采納應用。
【關鍵詞】計劃生育服務;女性人工流產;避孕措施;影響;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family planning services on contraceptive measures after female induced abortion. Methods:A total of 200 women undergoing abortion in our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from March 2017 to March 2018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100 in each group,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abortion. The group gave basic ca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provided family planning services on this basis, comparing the contraceptive statu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aceptive measures were implemented and the correct contraceptive ratio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aceptive knowledge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Family planning services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traceptive measures after female abortion, which is worthy of adoption.
Key words: family planning services; female induced abortion; contraceptive measures; impact; analysis
【中圖分類號】? R249? 【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5-03-026-02
人工流產是一種妊娠三個月內采用人工或藥物方式終止妊娠的臨床手段,是常見的避孕失敗后補救措施,也適用于因母體疾病或胎兒先天性疾病而不得不終止妊娠的情況[1]。人工流產后,有83%女性可在第一個月經周期恢復排卵,若在流產后2周有性生活,再次妊娠重復流產的風險心理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同時,為了加強與患者的親密度,可以在溝通過程中與患者取消職業上的稱呼,而采用更加親近的稱呼方式,通過與患者進行心理溝通可以贏得患者的信任,促使其在護理過程中積極配合醫務人員。5)飲食護理。:根據患者的實際身體情況,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飲食對策,確保患者攝取充足的營養,叮囑患者不能出現挑食、偏食等現象,以免造成營養吸收不均衡現象.進一步促進其康復進程。6)健康教育。首先,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要和其介紹和解釋衛生宣傳、醫院規章制度,幫助患者盡快融人醫院環境,增強患者對保健所的信任感。同時,還要對患者的疾病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進行講解,促使其進一步掌握自身疾病的危害,積極配合護理。針對產婦進行飲食、營養、活動的衛生指導,分娩前后的心理護理,防病、治療、預后等相關知識的講解,讓患者對自己所患疾病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促使其積極、主動的配合醫護人員,有利于提高治療的效果;普及母乳喂養知識,讓每一位母親都了解母乳喂養的好處,母乳是嬰兒最佳的營養品,是其他代用品無法比擬的,向產婦傳授母乳喂養知識和技巧,指導產婦與嬰兒早接觸,早吸吮,按需哺乳,指導產婦正確的喂奶姿勢和體位,并向產婦講解母乳喂養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異常情況及處理手段,樹立母乳喂養成功的信心.提高成功率。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對護理的各項評分,采用我院自制的護理問卷調查表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分為滿意、一般滿意及不滿意,滿意度=滿意+一般滿意。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3.0軟件對本研究所涉數據進行統計、分析,(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率(%)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差異有顯著性統計學意義以P<0.05表示。
2 結果
2.1 針對兩組婦產科患者實施不同護理服務后,相較于對照組,研究組的護理質量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針對兩組婦產科患者實施不同護理服務后,相較于對照組,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對于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婦產科,由于風險性較高、壓力大,這就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優質護理服務主要是指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原則,采取強化基礎護理方法,使其責任制度的得到全面落實,護理水平、專業服務質量得以強化。對此護理人員就要堅持以病人需求為主,所有的活動都要以病人為首,將其工作流程在簡化的同時,為其病人提供一系列高效、滿意、放心的護理服務。與常規護理服務相比,理目標優質護理能夠對患者提供更加細致、更加周到的護理服務,通過在護理過程中將護理工作細致化,可以讓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更加有效的對患者展開護理工作,從而提高護理治理。另外,健康教育也是婦產科護理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項護理措施,通過開展健康教育,可促使醫院的醫護人員掌握健康教育的方法及醫學護理理論,樹立醫院良好形象和威信。在健康教育的開展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加強和患者的溝通交流,拉近醫患距離,針對患者提出的疑問要及時給予正確的解釋,增加其對醫務人員的信任度,同時還需嚴格執行醫療文書書寫規范,尊重患者的權利,對患者以誠相待,最大程度的為患者提供更為優質的護理服務。
本研究表明:針對兩組婦產科患者實施不同護理服務后,相較于對照組,研究組的護理質量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在婦產科的護理過程中實施健康教育和優質護理服務,可明顯的改善護理質量,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趙錦秀,鄧曉楊.婦產科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方法與成效[J].中國民康醫學,2017,16:2167+2176.
[2] 孫劍霞.婦產科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對患者滿意度的調查與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7,01:307-309.
[3] 張文.健康教育在婦產科整體護理中的應用.健康大視野.2017,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