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敏
關鍵詞:企業孵化器;創意搜集;管理模式;問題及建議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9年3月18日
在李克強提出的雙創號召下,很多人加入了創業浪潮。部分初創公司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卻由于資金不足、經驗不夠等原因被扼殺在搖籃里。為提高企業的生存率,支持創業企業發展,孵化器應際而生。
孵化器指為新企業提供資金、管理和其他支持,以幫助、促進其成長。20世紀50年代,Joseph Mancusoa在紐約建立了世界第一個企業孵化器并取得成功,隨即被推廣到世界各地,成為培育新型科技企業的重要發展模式。1987年中國成立了首家孵化器——武漢東湖創業服務中心,此后,我國孵化器數量與日俱增。

目前,中國的企業孵化器已進入穩定發展期。據科技部統計,中國企業孵化器數量從1999年的110家發展到2017年4,063家,在孵企業數量177,542家,累計畢業企業110,701家。(表1、表2)
孵化器的成功與興起引起學術界的高度關注,國內外學術界圍繞孵化器的成功關鍵要素與中國孵化器存在的問題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學者們認為企業孵化器的正常運作需要具備設施完備的物理空間、高效協作的管理團隊和積極參與的員工等基本的功能要素,決定孵化器成敗的關鍵因素是孵化器的服務功能。孵化器的開發和運行模式應考慮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周期的特點和需求的差異,整合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特點和規律,確定適合中國國情的孵化器發展路徑。孵化器發展應以增強孵化功能為指導,積極拓展和完善孵化服務,考慮宏觀環境、政府定位、孵化器支持體系以及與科技園區、大學的關系,建立一個資源、信息共享的創新生態系統。
雖然中國的孵化器正在高速發展,但我們也看到孵化器在實際運作中暴露出許多問題,崔春艷、孫東等學者分析了中國科技企業孵化器的突出問題,表現在服務體系滯后、孵化器股東結構單一、缺乏公共服務平臺、稅源企業占用大面積以及缺乏持續增長。
2005年海爾集團提出“人單合一”模式,此后致力于從制造業轉型為開放創業平臺,不斷推動員工、組織和企業實現轉型。為確保員工、組織、企業轉型順利開展,海爾在2015年重點建設兩個平臺——投資驅動平臺和用戶付薪平臺。
海爾官方網站統計,截至2018年,海爾集團已通過支持內部人員建立了200多家小微企業。在海爾創業平臺,已有470個項目誕生,共有1,328家風險投資機構,吸引了4,000多家生態資源,孵化和培育了2,000多家創客小微公司。
無獨有偶,2013年底小米圍繞“硬件+軟件+服務”戰略,該戰略采用“投資+孵化”模式,開啟對外投資布局生態鏈,培育了一批“米家軍”。小米CDR招股說明書披露,截至2018年3月,小米已投資210多家生態鏈企業,其中90多家企業專注于智能硬件產品的開發和生產。
(一)創意搜集。海爾和小米成功孵化了不少企業,除他們給予的大力支持外,被孵化企業自身實力也必不可少。為打造下一個爆款,海爾和小米都在搜尋創意團隊上使出渾身解數。
1、創業大賽。在由海爾大學、海立方、HR團隊承接的創業大賽中,雷神、空氣盒子等項目脫穎而出。
2、建立開放式創新平臺,收集用戶需求和意見,讓用戶參與技術創新。雷神創始人李寧和趙艷兵在各大網站搜集編制了30萬條關于游戲本的用戶評論,以設計出滿足公眾需求的游戲本。在與用戶的交流中,他們發現藍天工廠的生產水準獲得了用戶的一致認可。通過不斷努力及借助海爾的力量,雷神與藍天達成了合作。“雷神”游戲本發布半年就贏得了京東商城游戲本銷量亞軍。為貼切中國用戶使用習慣,MIUI團隊基于Android系統進行功能改進和增加。MIUI團隊在第一個版本發布時讓100位用戶試用,通過在線社區與用戶交流,不斷改進。在每周發布新版本后,用戶可在線討論或提建議,并投票權衡功能取舍。(表3、表4)
3、逆向選擇。在進入空氣凈化器、插座等智能品類領域時,小米生態鏈并沒有采用傳統的招聘人員自我開發模式,而是采用逆向選擇方式,投資、培育和服務具有強創新能力的企業工程師。并以產品上市時間為起點,倒推整個研究、制造過程。
4、合作聯盟。海爾和高校聯合建立線下創客實驗室,為新生代創客提供學習、活動平臺。目前,海爾擁有71家線下創客實驗室,覆蓋53%的省份,包括清華大學、同濟大學等眾多高校。小米和清華大學組建了空氣凈化器研發團隊;與美的強強聯手;與中國聯通、高通大漢達成戰略合作。
(二)資源服務。海爾、小米在品牌、供應鏈、銷售渠道、資本及用戶群等多方面都有極大的優勢,可為生態鏈公司提供多方面的服務與幫助。
1、供應鏈。海爾開放供應鏈資源,如激光測距儀、掃地機器人項目,可為創客降低至少30%的成本;小米亦為被孵企業提供供應鏈資源,促進Ninebot與松下電池合作,松下電池還成立了專門團隊與Ninebot一起設計、定制平衡車的專用電池。
2、銷售渠道。海爾、小米所擁有的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可為創客迅速搶占市場。
3、資金。海爾海立方擁有50億元創意孵化基金;創客銀行由海爾集團出資,作為吸引風險投資建立創業基金的母基金;海創匯建立“投資+孵化”平臺,管理1,000億元資產,投資管理基金規模120億元。

小米的順為基金主要圍繞“軟件+硬件+服務”的戰略布局,管理基金超過140億元人民幣;小米科技主要致力于智能硬件、內容等生態系統的戰略布局;長江小米產業基金是小米與湖北長江產業基金籌集的,規模為120億元的基金,用于支持小米生態鏈企業的業務拓展。此外,還有雷軍個人作為天使投資人投資企業。
(三)投后管理。海爾建立投資驅動平臺,與創客團隊簽訂對賭契約。用合同形式約束小微創客的創業行為,并追蹤、評估與糾正不同階段,在給予大量自主經營權的同時,保證其處于海爾的管理體系中。打造用戶付薪平臺,只有為用戶創造價值的員工才能獲得薪水,鼓勵創業小微公司繼續發展和迭代升級;而小米研發團隊以2%的股份作為激勵,只要未違背約定,小米期權在員工離開公司后仍有效。小米對大部分生態鏈企業參股不控股,生態鏈企業均是獨立公司。此外,小米會委派相關人員與被投資企業深入溝通企業發展情況,定期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視投資規模與戰略的重要程度選擇性地向生態鏈派駐董事,參與重要經營決策。
據廣東省科技企業孵化器協會統計,截至2018年7月底,佛山市共有66家孵化器,包括14家國家級孵化器,4家國家級孵化器培育單位,1,973家在孵企業,累計畢業企業619家。
政府的大力支持是佛山市孵化器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如承辦第一屆北上廣三地孵化器經濟暨青年創新創業論壇;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舉辦首屆全國“互聯網+”博覽會和佛山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在政策方面,佛山市委、市政府出臺了《孵化鏈條倍增計劃》、《佛山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后補助試行辦法》等規劃方案,努力建設全市科技孵化鏈。與地方政府合作,為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的認定和建設提供有效支持和指導,并支持孵化器新增孵化面積、公共技術平臺建設、大學生創業、眾創空間和任用創業導師。
此外,佛山市政府還積極引導孵化器的發展市場化,投入較多資金。佛山市政府發布《佛山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創業投資風險補償資金實施細則》和《佛山市科技企業孵化器信貸風險補償資金實施細則》。細則明確佛山市孵化器投資風險補償資金規模為4,000萬元,信貸風險補償資金規模為2,000萬元。
雖然佛山市孵化器發展迅速,但也經歷了幾年的“野蠻生長”,存在同質化和“產能過剩”趨勢。雖然佛山科技孵化行業已呈現出一定資源集中度,但其中大部分仍然是強孵化器精細化服務的延伸,需要進一步提高質量,以改善科技產業孵化鏈。
結合小米和海爾的案例,我們提煉了以下要素供佛山企業孵化器發展作參考:
(一)建立創新開放平臺,吸引創客和用戶在平臺上交流。投資孵化項目應考慮其是否符合大眾所需。即使項目創意好,但若不貼近用戶需求,也難以長存。
(二)建立政府、企業、高校多方共享生態系統。佛山市有各級工程中心2,170家,高新技術企業2,549家,普通高等學校13所,在校學生12.20萬人。佛山政府應團結優秀企業和高校,建立資源共享生態系統。
(三)加強孵化器自身實力,加強孵化器管理服務和人才隊伍建設。佛山孵化器應響應佛山市科技局的號召,發展專業化、品牌化、規范化、規模化、平臺化,增強自身實力。通過硬實力、軟實力和孵化企業成長力提高孵化器的服務水平。
(四)完善投資機制,實現多方融資。佛山孵化器的資金不應局限于政府,吸引優質企業進駐,發揮多方力量共建孵化器。
(五)對孵化項目進行定期檢查和評估,對不合格項目停止投資,減少損失。
科技部發布的《國家科技部企業孵化器“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到,孵化器工作已經上升到國家發展戰略水平,在雙創戰略中日益升高。在未來發展中,佛山企業孵化器應注重建設模范科技企業孵化器,增強企業孵化器的影響力,吸引更多更好的投資機構和創業者。創新孵化器形式,虛擬孵化器、農業科技孵化器等,使孵化器更廣泛可用,并支持更多不同的初創企業。探索新的企業孵化器運營方式,讓更多有實力的個人或公司加入企業孵化器的建設,使企業孵化器煥發新活力。
主要參考文獻:
[1]ONeal T.Evolving a successful university-based incubator: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UCF technology incubator,2005(3).
[2]金加林,李玲,劉喜華.高新技術產業孵化器模式的比較選擇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04(3).
[3]趙黎明,付春滿.科技企業孵化器的孵化服務開發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12).
[4]王水蓮.國內孵化器研究文獻綜述:1989-2012[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
[5]司春林,梁云志.孵化器的商業模式與自身發展——典型案例分析[J].經濟管理,2010(10).
[6]崔春艷.加快科技企業孵化器發展的建議[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3(5).
[7]孫東.微觀視角下科技企業孵化器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對策[J].陜西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5).
[8]羅麗娟,楊松.小米生態鏈圖譜[J].21世紀商業評論,2018(8).
[9]董軍,鄭悅,孫然.小米生態鏈大起底[N].中國經營報,2016(2).
[10]白宗義.“大天使”雷軍之產業布局詳解[J].互聯網經濟,2015(1).
[11]陳曉暾,梁佳.基于海爾小微創客的大學生創業孵化模式優化研究[J].中國發展,2016(6).
[12]王如晨.小米生態鏈商業模式拷問[J].上海信息化,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