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寧

【摘要】目的 研究心理護理干預和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醫院收治的112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隨機分組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6例。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額外增加心理護理干預和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比較兩組護理后焦慮抑郁情緒和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并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護理后觀察組SAS(32.6±4.7)分、SDS(34.1±4.5)分、健康知識(94.6±3.5)分。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96.43%,高于對照組78.57%(P<0.05)。結論 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采取積極有效的心理護理干預和健康教育護理干預,能夠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提高健康知識掌握水平,對于護理效果的提升有著較高的價值。
【關鍵詞】心理護理干預;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冠心病心絞痛;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2..02
冠心病在臨床上是比較常見的,屬于心血管疾病的范疇,主要的臨床表現包括胸悶、胸口疼痛等。其中,冠心病心絞痛有著很高的發病率,并且造成患者死亡的可能性很高[1]。對患者實施有效的臨床護理,是緩解病情的重要手段。而患者由于疾病和癥狀的影響,容易產生悲觀情緒,不利于疾病的恢復。另外患者對于疾病相關知識缺乏了解,也不利于自身健康狀況的改善?;诖?,本文選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醫院收治的112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研究心理護理干預和健康教育護理干預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醫院收治的112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隨機分組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6例。對照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32例和24例,年齡57.3±4.4歲,病程5.1±1.2年;觀察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30例和26例,年齡57.4±4.2歲,病程5.3±1.1年。所選均確診冠心病心絞痛,知情同意,不含合并其它重要臟器疾病的患者。兩組比對性別、年齡、病程,沒有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病情變化,監測生命體征,提供用藥指導,及時處理不良反應等[2]。
1.2.2 觀察組
觀察組采取心理護理干預和健康教育護理干預。①心理護理干預,患者受到疾病的影響,容易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的心理情緒,所以必須重視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干預。在患者入院后,對患者心理狀況及時評估,掌握不良情緒及其產生原因,有針對性的開展干預[3]。與患者主動溝通交流,引導患者說出心中的顧慮,進入患者內心世界,耐心傾聽患者主訴,讓患者的情緒得到排解。詳細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消除患者的疑慮,幫助患者調節與保持良好心態,提高患者的信心。讓患者在良好的心態之下,積極的面對疾病和配合治療。②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很多患者由于對疾病知識缺乏了解,因而對臨床工作配合不好,也影響了自己的恢復效果。對此,應注重對患者的健康教育護理干預,護士要向患者和家屬進行健康宣教,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詳細講解冠心病心絞痛的相關知識,讓患者了解病因、治療、用藥、不良反應等。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自己的健康行為習慣,保證自己嚴格遵醫囑用藥,不會隨意更改用藥量或隨意停藥。說明相應的注意事項,讓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更加了解,從而提高患者的配合度與依從性[4]。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護理后焦慮抑郁情緒和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并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焦慮、抑郁分別用SAS、SDS量表評價,健康知識及護理效果用醫院自制調查問卷評價。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9.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用“x±s”和數或率的形式代表,用t和卡方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護理后觀察組SAS(32.6±4.7)分、SDS(34.1±4.5)分、健康知識(94.6±3.5)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96.43%,高于對照組78.57%(P<0.05),見表2。
3 討 論
冠心病心絞痛發病后一般病情急驟,如果控制不及時,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甚至造成患者猝死。冠心病心絞痛多發于中老年患者,由于此類疾病病程較長,對患者身體健康影響較大,需要長期服藥等,因而容易造成患者心理情緒的變化,產生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另外,患者對疾病和治療知識缺乏了解,健康知識和健康行為掌握不足,也不利于自身疾病的恢復[5]。因此,對于此類患者,在臨床護理當中,應當注重加強心理護理干預和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幫助患者積極調解心態,讓患者掌握更多健康知識,從而使臨床護理效果得到改善。通過心理護理,與患者積極溝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緒具體情況,并結合患者心理需求開展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讓患者心理狀況得到改善,提高治療信心。而通過對患者積極開展健康教育,讓患者對疾病知識、治療知識、護理知識等更加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各方面的事項,形成更高的自我管理認識水平、自我管理能力等,進而促使護理效果的提升。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取心理護理干預和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后,焦慮、抑郁評分都低于對照組,健康知識評分則高于對照組。另外,觀察組的總體護理效果也優于對照組(P<0.05)。由此能夠看出,開展心理護理干預和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取得了更好的護理效果。
綜上所述,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采取積極有效的心理護理干預和健康教育護理干預,能夠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提高健康知識掌握水平,對于護理效果的提升有著較高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廉愛玲,陳 燁,孫 寬.人性化護理聯合健康教育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臨床指標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7,14(26):149-152.
[2] 劉海霞,張麗華,李 甜,等.訪視護理干預對冠心病病人睡眠狀況和急性心臟事件發生率的影響[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8,43(2):259-261.
[3] 張瑩麗,李惠鈞,馮蓓蓓.心理護理對心絞痛患者焦慮抑郁狀態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7(1):176-178.
[4] 潘媛媛,彭 羽,付明歡,等.多元化護理干預對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和心理狀態的影響[J].成都醫學院學報,2017,12(3):342-346.
[5] 李小花,王 堃.延續性護理對老年冠心病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的護理效果及不良事件預防[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12):5-7.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