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席慕蓉的愛情詩在當代文壇獨樹一幟,一度在大陸引起了席慕蓉現象,她的愛情詩以獨特的魅力打動著無數讀者,本篇論文從她詩歌的文本出發,分析其詩歌中蘊含的“古典感傷”與“現代溫暖”,借此揭示席慕蓉詩歌與眾不同的美學特質。
關鍵詞:“席慕蓉詩歌”;“古典感傷”;“現代溫暖”
作者簡介:何增輝(1989-),男,河南汝南人,碩士學歷,研究方向現當代文學,在基礎部人文教研室任助教。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12-0-02
席慕蓉臺灣詩人,她的愛情詩風靡臺灣,后來傳到大陸,詩集一度出版上百萬冊,儼然成為“席慕蓉詩現象”,這是中國當代文壇上并不多見的景象之一。也同樣能體現出她詩歌的巨大感染力,翻開席慕蓉的詩集,她筆下的愛情詩呈現出“古典感傷”與“現代溫暖”的統一,給無數讀者帶來心靈的寧靜與感情的升華。本文從她經典的愛情詩入手,來分析其詩歌“古典與現代、感傷與溫暖”融合的美學特質。
(一)
在席慕蓉的愛情詩里,她善于借助古典詩詞營造古典的意境,表達出感傷情調。我們常常能看到她對古典詩詞的化用,這些化用非常靈活,卻又十分貼切。
席慕蓉將古典詩詞的句意進行化用,這里我們明顯可以看出“涉江采芙蓉”這一句詩來自《古詩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并沒有做很大的修改,“而江上千載的白云”這句化用了崔灝《黃鶴樓》中“白云千載空悠悠”這句。整篇詩歌兩處化用古典詩詞,不僅將讀者帶到美麗的江南水鄉,更是營造了渺遠的歷史空間,詩歌的主題情緒是感傷的:悠悠情意都隨風而去,只留下幾首詩歌,讓“我”感受到古今時空變化,但所經歷的讓人流淚的愛情卻沒有不同。在與歷史的對晤中,詩人感到時光難再,人生無聊,最終“悟”到了在歷史長河中,人的諸多感情都將成空,便由此產生豁達之感。
這種古典詩意與傷感的情緒在席慕蓉的很多詩歌中都有出現,女詩人筆下的主人公也大都是女性,詩人善于借助古典詩歌意境展開時空對話,將女性大膽熱烈的愛情與傷感融為一爐,投諸歷史,形成一種古典唯美的詩歌語境。
(二)
席慕蓉的詩歌具有一種“現代溫暖”,作為女性詩人,她細膩真摯的描寫女性內心世界,洋溢著溫暖熾熱的抒情基調。她筆下的抒情主人公往往是現代的、獨立的、在愛情中敢于堅持敢于追求的女性。她的一首首愛情詩甚至可以看作是一個個現代女性的愛情宣言。比如《信仰》。
在詩人的心中,愛情是神圣的,是一種信仰。這里出現了四次“我相信”,在詩人看來,愛的本質與生命的單純和溫柔是一樣的,與光和影子的反射相投類似,如種子破土而出長成一棵樹一樣理所當然。詩歌用淺白曉暢的表達抒寫了“我相信”這一偉大的人格力量。信仰源自自信與激情。為了彰顯激情,她反復鋪陳和宣告她的愛情信仰,她曾經這樣解釋自己對于愛情的信仰:“我一直相信世間應該有這樣一種愛情,絕對的寬容,絕對的真誠,絕對的無怨和絕對的美麗,假如我能享受到那樣的愛,就用我的詩歌做證明,假如世間實在無法找到這樣的愛情,那么就讓它永遠存在我的詩中,我的心中?!彼P下單純、溫柔、謙卑的愛情信仰蠱惑著無數人去追尋生命最本能的美好。除了這種宣言一樣熱情的抒寫,還有較為低沉和動人的表達。
《一棵開花的樹》這首詩可以算得上是席慕蓉的名篇,曾在無數少男少女的日記本上被抄寫。詩歌以第一人稱直抒胸臆,主人公是一個花季少女,用一棵開花的樹作比喻,給人以亭亭玉立、情竇初開的畫面感,最能打動人還是這個少女大膽執著,勇敢追求愛情的純真之心。少女為了與心上人相遇,癡心求佛結一段塵緣,結果是長成一棵樹,“必經的路旁”和“慎重地開滿了花”這兩句,都形象地寫出了少女為了這一場遇見,所做的精心的準備,為了在意中人面前展示出最好的自己,樹的葉子都變得“顫抖”。我們仿佛能夠看到少女跳動的真心,然而最后的結果是“無視地走過”,花兒在陽光下凋零了一地。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意中人的辜負成全了這首詩的悲劇之美,“我與你,人與物,熱情與冷漠,盼望與無視”這幾組對立沖擊著讀者的想象世界?!鄙倥畬τ诟星榈淖非蟊M管以失敗告終,但是她坦白率真的心靈追求感動了無數讀者,使得詩歌有著很強的感染力。詩人寫出了無數讀者心中的愛情理想,這是每一個大膽追求自己愛情的現代女子內心的寫照。
在《春蠶》中,席慕蓉甘愿用漫長的等待來換取愛情的承諾,“只因總在揣想/想幻化而出時/將會有絢燦的翼/和你永遠等待//今生,我才甘心做一只寂寞的春蠶/在金色的繭里/期待著一份來世的承諾/”為了那絢燦的翼,詩人寫出了單純、明凈的蠶的內心。在《菖蒲花》中,詩人在淺斟低唱中爆發,借助菖蒲花隨意綻放的和叢生不已,來比喻無處不在的普通大眾和愛的生命力?!岸丝蹋牌鸦ㄟ€正隨意綻放/這里那里到處叢生不已/悍然向周遭的世界展示她的激情/它那小小的心/從純白到藍紫”在詩人的筆下,菖蒲花迸發出了動人的力量。詩人激情和堅定的信念也展露無遺。在《苦果》中,詩人寫出了代表現代女子為了愛情奮不顧身的決心:“無論是怎樣的誘餌/怎樣的幻象/因你而生的一切苦果/我都要嘗嘗”。這里的“無論”囊括所有不幸的遭遇,表明了現代女青年敢于追求愛情,不惜犧牲的決心。在席慕蓉的很多詩歌里,都有這樣一種女性大膽追求愛情的熱情,無數的讀者能夠為自己追求愛情自由的內心打開一個豁口,這無疑有著積極的意義。
(三)
席慕蓉的詩歌里有著她自己的愛情和遭遇,也有她周圍人的故事和引申。她的詩歌是為無數年輕的心靈代言,正如她本人所說“在長夜痛哭的人群里,你可知道啊,我仍是啊,無悔的那一個”,因此她一直將自己置身于人群之中,沒有高于常人的吶喊和批判,而是選擇描摹真摯的心靈世界。她筆下的“古典感傷”與“現代溫暖”的交融也是基于她對人生的獨到理解的。
在席慕蓉看來,人生本就是“哀樂相生,悲喜難分”的,這種“悲喜難分”在她的詩歌中體現為“感傷”和“溫暖”的統一,溫暖是本心,青春是背景,感傷是旋律。她的愛情詩在感傷中也體現出佛家的通悟。她認為年輕時的疑惑和熱情都會伴隨著華發初生而漸漸開朗起來,一切感傷的起因都源于貪婪,源于對生命永無止境的追求。所有的錯失都是一種人生必不可少的安排,回憶中才有永恒的美,這樣的感悟我們可以在她的《回首》中讀出來,“歲月掩埋在土中便成琥珀/在灰色的黎明前我悵然回顧/難道鳥必須要自焚才能成為鳳凰/親愛的朋友啊/難道青春 必要愚昧/愛 必要憂傷……”詩歌在追悔莫及的悵惘中垂嘆當初因為不珍惜而錯失的美好。經過歲月的洗淘,她漸漸領悟,又重積極起來,“所有的時刻 都很倉皇而模糊/除非你能停下來/遠遠的回顧/只有在回首的剎那/才能得到清明的酸辛/所以 也只有在太遲了的時候/才能細細揣摩一種/無悔美麗的心情?!痹凇队肋h的流浪者》中,我們看到了閱盡滄桑的寧靜,對愛情相守相隨的不變理想,“在迢遙的星空上/我是你的 我是你的/永遠的流浪者/用漂泊的一生/安靜地守護在你的幸福/和你溫柔的心情之外……”席慕蓉真情熱烈的愛情書寫和無悔的青春感悟在社會上一度出現熱潮,并引起了批評者和讀者的分歧。
有批評者認為席慕蓉的詩歌是“商業化、低俗化”的,根本不符合高尚文化的要求,然而讀者卻不買批評者的賬,從上百萬的詩集銷售量就可以看出來。詩歌來就是小眾的藝術,廣大讀者沒必要屈從批評者的意志,他們自由地選擇自己喜歡讀的詩歌,實現內心交流與感受詩歌之美的精神需求。2009年5月,席慕蓉曾經去北京大學圖書館簽名售書,吸引了無數當年詩歌的讀者,即便北大這樣的學術傳統極為濃厚的高校,對于席慕蓉的詩歌也是極為歡迎的。
商業化的社會浪潮吞噬著人們的內心,在愛情缺乏的時代里,讀者并不是非得去追求純文學的閱讀。魯迅先生也主張文學要啟人之蒙、有益人生,令人愉悅,給人以藝術的享受?,F代社會的大眾文化走向人人娛樂,人人書寫。席慕蓉從內心出發的詩歌創作和明快自然的詩風,燭照著人們內心深處的愛情和人生理想,使得人們在混亂粗糙的現代社會中擁有一份安靜熱烈的真心,對愛情充滿希望,對青春充滿感恩,這是發乎人性的,從這個角度來說,席慕蓉的詩歌對諸多讀者,無論性別,無論階級都有著平等的啟蒙意義。
因此,席慕蓉的“古典感傷”帶給了讀者安靜詩意的享受,她筆下的女性爭取愛情自由,真摯動人的“現代溫暖”給無數文學青年樹立了對愛情的信仰。在商業沖擊化,人人內心迷茫浮躁的時代,拿起席慕蓉的詩集,依然能夠使我們收獲純真的愛情理想與心靈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