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軍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語文教學也在逐漸發生轉變。初中語文教育除了傳授學生基本的語文知識以外,還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以及審美能力。現代詩歌作為初中語文教材中的重要部分,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本文以初中語文現代詩歌教學為研究對象,闡述與現代詩歌相關的理論知識和現代詩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意義,并分析初中語文現代詩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探究初中語文現代詩歌教學解讀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現代詩歌;教學解讀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現代詩是我國初中語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時詩歌也是文學史上一道亮麗的風景,對文化的傳承和學生的審美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提到現代詩歌,《天上的街市》《雨巷》 ? ? 《再別康橋》《紙船——寄母親》等膾炙人口的現代詩歌便脫口而出,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一、現代詩歌相關的理論概述
詩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學形式,從詩歌的歷史時間上劃分,以1919年五四運動為界將詩歌分為古代詩歌和現代詩歌。現代詩歌誕生于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其形式自由、內容開放,具有鮮明的形象和強烈的情感。初中現代詩歌教學則是需要教師通過課本中現代詩歌的講解,達到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目的。
二、初中語文現代詩歌教學的意義
首先,初中語文現代詩歌教學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養成和發展,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以及良好性格的養成,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和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其次,初中語文現代詩歌教 學,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讓學生在詩歌解讀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從而使學生隨著詩歌的解讀走入詩歌情境,豐富其情 感;最后,現代詩歌節奏性強、耐人尋味,學生可以通過現代詩歌的解讀和欣賞,提高自身的審美意識和文學鑒賞能力,有助于學生高尚情操的養成。
三、初中語文現代詩歌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現代詩是當代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語文教育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視的。但是就目前的初中語文教材來說,現代詩的地位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高貴,相比于古典詩歌所占據的比例差距很大,現代詩教學似乎成了語文教學中的雞肋。究其原因,主要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教材的選取上,過于重視古代詩詞,現代詩歌的占比比較少,那么學生學習的機會就更少;其次,教師對現代詩歌的不重視,對詩歌的教學解讀要求也就相對寬松,限制了現代詩歌教學的發展;最后,學生自身缺乏對現代詩歌學習的熱情,學習能力不足,也阻礙了現代詩歌的發展。
四、初中語文現代詩歌教學解讀中存在的問題
(一)重背景,輕解讀
現代詩歌大都是作者在特地的生活背景、特定的環境下而產生特殊的情感創作出的詩歌作品。我們在學習現代詩歌的過程中,要身臨作者當時的創作背景,才能更好地體會作者當時的情感。但是在目前現代詩歌教學解讀中,教師過分強調作者簡介以及當時的時代背景,忽視了對詩歌本身的解讀和賞析。而學生在學習中也只是深入了解了作者以及當時的社會條件,并沒有真正領略詩歌的內涵,對學生解讀作品、賞析作品是非常不利的。
(二)重背誦,輕感悟
初中教材中的詩歌,大都是要求背誦的,在詩歌教學解讀中,教師也通常會要求學生背誦。所以就導致了學生對詩歌的了解只限于會背而已,而忽視了學生對詩歌的感悟。不但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而且對學生解讀詩歌、感悟詩歌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三)重閱讀,輕創作
由于在中考中或者其他語文考試過程中,現代詩歌有關的題目比較少,甚至作文要求中都是“詩歌除外”,由此可見現代詩歌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也正是如此,教師在現代詩歌教學解讀中,更注重的是學生對詩歌的閱讀,而忽視了詩歌的創作。學生缺乏詩歌寫作的鍛煉,也是造成現代詩歌無法有效發展的原因之一。
五、初中語文現代詩歌教學解讀策略
要想現代詩歌發揮其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除了教師、學生能在教學中提升現代詩歌的地位以外,還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解讀中注重現代詩歌教學的策略方式。我們若無法改變現代詩歌在初中教學中的比例,那么我們可以通過現有的現代詩歌,進行全面的詩歌教學解讀,利用有限的詩歌素材,創造最大限度的現代詩歌優勢。
(一)朗讀
朗讀是語文的基本功,也是學好現代詩歌最基本的前提。只有學生深情地朗讀現代詩歌,才可以與作者的情感融為一體,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品味詩歌中的內涵。相反,只有學生能夠深入體會詩歌的內涵,才能真正領略詩歌中的美,才能優美地朗讀出現代詩歌。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鼓勵學生進行反復朗讀,只有多讀,才能把握住詩歌中的語文特點、情感變化,只有多讀,才能體會現代詩歌中的節奏變化和深層含義。
例如,在學習毛澤東的現代詩歌《沁園春·雪》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大聲朗讀,只有大聲朗讀,才能從詩歌的字里行間體會出北國壯麗的雪景,才能體會中作者那種大氣磅礴、曠達豪邁的意境。在“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中讀出作者那種情感奔放、胸襟豪邁的風格,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詩歌中的意境,融入作者思想,體會詩歌內涵。
(二)品味
我們常說詩歌具有三種境,“物境”“情境”和“意境”,以及現代詩歌的三種美,即“音樂美”“建筑美”和“繪畫美”。要想深入了解詩歌的內涵,我們必須要從現代詩歌中感受現代詩歌的三種“境”,從詩歌的三種“境”中品味現代詩歌的三種“美”。首先,我們要抓住詩歌中的關鍵詞,從關鍵詞中提取作者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透過關鍵語句,把握整個現代詩歌的主旨;其次推敲語言,教師引導學生對關鍵詞句進行重點感悟,推敲文中詞句的不可替代之處。并鼓勵學生通過自主思考,大膽發表自己的思想感悟,從而用心品味現代詩歌的美感。
關于詩歌的三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體會現代詩歌的音樂美,也被稱為是節奏美,包括詩歌中的平仄音節、韻律韻腳等等。例如現代詩歌《天上的街市》中,“遠遠地街燈明了,好像閃著無數的星星”;在詩歌漢字的整
體排列中體會現代詩歌的建筑美;在詩歌詞匯以及詩歌描寫的事物中感受繪畫美。像“街燈、星星、物品、天河”等等形成一幅“平和、美麗、清凈”的畫卷,從中品味作者對平和潔凈世界的向往。
(三)感悟
每一篇現代詩歌,無論篇幅大小、字數多少,都會有其中的中心思想。在現代詩歌的教學中,我們常說“詩眼”就是整篇詩歌中最亮的那顆珍珠。只有找到詩歌中的“詩眼”,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感悟詩歌,明確詩歌的中心思想。
例如,我們在學習冰心的現代詩歌《紙船——寄母親》的時候,我們可以找到詩歌中的詩眼“寄”,因為見不到,所以需要“寄”。而這首詩歌中,作者通過“疊紙船”這種兒童的行為,托物敘情,表達對母親的思念和愛,同時我們再結合作者所處的生活背景,從而感悟作者對母親、對祖國的深深眷戀之情。
(四)創作
初中作文教學中,對現代詩歌的創作總是不夠重視,但其實現代詩歌的創作更具有挑戰,同時現代詩歌中語言簡潔、精練,更能突出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建議教師能夠在日常教學中,抓住學生某個時刻的濃烈情緒,引導學生進行詩歌創作,將現代詩歌發揚和傳承。
六、總結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學中,現代詩歌教學對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文學素養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因此,需要教師明確現代詩歌的教學解讀意義,掌握現代詩歌的教學解讀策略,將詩歌教學解讀與詩歌創作相結合,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志豐. 初中語文現代詩歌教學設計研究[D].錦州:渤海大學,2018.
[2]金鑫.初中語文現代詩歌教學策略研究[J].中華少年,2017(27).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