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茜
摘 要:我國現已進入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為適應新的經濟發展要求,公立醫院需要改變原有的會計管理模式,因而實現醫院公益性、加強醫院管理會計體系建設、使公立醫院的持續健康發展得到保障是現階段管理會計體系的目標。但現如今醫院管理會計體系不斷出現各種問題,如醫院信息化水平偏低、專業管理會計人才的缺乏等,使得既有目標無法實現。因此,公立醫院必須優化管理會計體系,完善預算管理,提高管理工具應用能力,實現醫院管理會計體系目標。
關鍵詞:管理會計;體系優化;公立醫院
中圖分類號:R197.3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4428(2019)04-0112-02
一、 引言
近年來,我國先后進行了一系列醫療改革以保障公民生命安全,其中,國務院曾明確要求公立醫院要進一步完善財務會計管理制度,由此,管理會計體系的建立與完善成為目前最為主要的目標之一。但是公立醫院一直注重于外延式發展模式,對管理會計方面卻未足夠重視。伴隨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化,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進而使得公立醫院陷入益發激烈的競爭環境之中,以藥養醫模式的逐漸轉換也加重了醫院的負擔。鑒于管理會計體系在資源科學合理配置及優化業務活動中的突出優勢,公立醫院如何進行管理會計體系優化以促進自身成本控制及運營能力成為管理者關注的重點。本文針對出現的問題,綜合運用各種分析方法和管理工具,優化公立醫院管理會計體系,最后提出相應的保障措施,以期為實現醫院管理精細化和科學化提供支持。
二、 公立醫院管理會計體系面臨的問題
當前,我國公立醫院在該體系建設過程中面臨的障礙較多,同時醫院各項數據未能進行集中管控,導致各項信息關聯性有所欠缺,且明確醫療業務方面的專業團隊較少。經過分析梳理各部門提供的相關信息,發現醫院未系統性對管理制度及政策進行調整以及未對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具體主要分為以下幾點:
(一)專業管理會計人才欠缺
我國公立醫院更為注重會計核算方面的工作,管理會計職能通常被財務會計職能替代,也缺乏管理會計相關的組織機構和崗位,各項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未能向成本及價值管理進行過度。與此同時,因受到對外報送報表、會計核算的限制,且對臨床業務及業務之間的關系了解不足,缺少專業的可以提供正確數據信息的管理會計人才,從而不能精確地對數據進行分析。
(二)管理工具及分析方式的綜合運用欠缺
醫院雖然通過各種分析方法和管理工具進行實踐,如利用作業成本法對醫療服務項目成本進行核算;利用量本分析法分析醫院的運營情況;根據中期預算編制要求,利用滾動預算法對全面預算進行編制。但在預測和決策方面,分級診療是否影響醫院收治,以及如何合理配置醫院的人、財、物各種資源,對于此類問題醫院未能靈活運用管理工具和分析方法進行處理。
(三)受到信息化水平限制
公立醫院設立信息操作平臺目的是為管理日常醫療事物、提升工作質量和效率。在此基礎上,臨床信息系統的設立需以電子病歷作為重點,這些系統雖積存了許多具有價值的醫療管理數據信息,但與成本及價值管理等關聯性偏低。同時,管理部門使用的會計核算、資產管理、成本核算等系統都各自為主,信息完全孤立,且數據得不到統一,相關信息資料欠缺完整性,從而導致為管理會計提供的數據信息不完整。
三、 公立醫院管理會計體系優化
實現醫院公益性、確保其長久健康發展是公立醫院管理會計體系的目標,借助PDCA質量管理手段,以全面預算管理為重點,將各種分析方式和管理工具綜合運用,并將成本費用管控、績效考核及全面預算管理等相互融合,從而實現公立醫院的成本控制以及運營能力、盈利能力的提高。
(一)以戰略目標作為預算編制的出發點
為更好實現公立醫院經營戰略,財務人員需要以其作為預算編制出發點,通過短期和長期發展規劃為導向在工作開展前期就進行管理和控制。醫院首先要對戰略目標進行明確,且中期戰略計劃圍繞戰略目標每5年設置一次,在執行計劃時要注意過程中的成本控制,同時預算要起到將各類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將戰略目標進行可行性和科學化的分析,之后逐步落實到科室工作之中。按照不同的戰略方案,運用彈性和零基預算法,將動態發展戰略和年度預算編制運用3年為期的滾動編制法使其協調一致,在資源、政策等發生變化的狀況下積極對預算進行調整,從而實現醫院的發展目標。
(二)通過績效考核,對預算管理進行完善
預算執行結果能夠反映出醫院設立的收入分配方式是否公平合理,預算管理目標的完成狀況需由醫院對負責歸口管理的職能部門進行審核,該部門再審核醫療業務科室預算實現的狀況,醫務人員或診療組的業績則由醫療業務科室審核,經過層層詳細審核,對個人工作進行相應的獎懲,以促進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及能動性。
(三)以患者費用為預算收入編制的根本
調整結構、保持平衡、穩定增長是醫療收入預算編制的目的;以醫院發展目標、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為指引,嚴格控制費用的錯誤增長,保持總量調控是總體要求。為此,財務人員需要提前按照病種及醫療費用結構進行分類,依據歷史數據對下一會計年度收入進行預測并編制相應的收入預算。除此之外,財務人員還應積極尋找涉及出院患者醫療保險結構、科室重要病種變化、醫院門診等隱藏的收入增長點。
(四)細化內部控制流程,使預算執行得到保障
為使預算得到嚴格執行,防止發生預算和執行的兩張皮現象,對于醫院的關鍵業務流程,需整體梳理分析其面臨的風險,資產購置由物資管理部負責、物資材料耗費由業務科室負責。鑒于醫院信息化,在日常運營體系應中納入全面預算管理,以便降低各種經濟事項發生的被報銷和被結賬等問題。
四、 公立醫院管理會計體系保障措施
(一)提高管理工具應用能力
管理會計在處理數據量較大的醫院業務和繁雜的醫療活動等問題時應根據管理學、統計學和經濟學的相關知識進行綜合運用,且通過各類分析方法和管理工具靈活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各項管理問題。與此同時,財務管理應將運營管理與成本核算相結合,所提供的成本信息應當滿足經營管理和決策的需要,促進管理會計人員深度參與績效評價和管理決策,以切實保障其職能的落實。
(二)培養管理會計人才團隊
為解決公立醫院重財務輕管理及未設置管理會計崗位的問題,管理者需要將財務部門做賬報賬職能逐步轉變為管理會計職能。部門設置和崗位確定方面,管理會計可借助臨床部門設置的多學科聯合門診方法,建立由網絡成員和工作小組組成的專業為決策提供數據信息研究的團隊。網絡成員可借鑒其他醫院方法,組建對科室的人財物管理的專業管理團隊;工作小組可根據醫院現實狀況和工作核心,由各財務管理部門人員參與開展專題研究。醫院應對組建的團隊積極開展相關專業培訓,普及經營管理、經濟學、臨床醫學等知識,提高信息的解決與分析能力,從而促進管理會計人才團隊成長。
(三)設立決策支持信息系統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信息化建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為此,公立醫院需要加大信息化投入,構建決策信息支持系統,并開發預測和決策模型,在醫院成本核算字典庫中統一納入各種業務數據接口,以便于為決策提供信息數據支持;對信息管理系統的收入確認功能進行優化調整,以便使會計核算、醫療收入數據等實現無縫對接;關聯信息管理系統材料收入的計費和物資管理系統,以達到全流程賬款閉環管理的實現。
參考文獻:
[1]徐偉.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探析[J].衛生經濟研究,2019,36(2):68-71.
[2]方子,樂曲,陶思羽.全面預算管理下公立醫院的成本管理分析[J].中國醫院管理,2018,38(2):53-55.
[3]蔣海泥,王留明,程龍,鄭杰,張顥.新常態下公立醫院改革發展挑戰及其對策[J].中國醫院管理,2018,38(5):13-15.
[4]徐迅.公立醫院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探析[J].衛生經濟研究,2018(3):58-60.
[5]董仕軍.構建政策性銀行管理會計體系[J].中國金融,2019(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