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寧 于玲玲
【摘要】隨著二胎政策的實施、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速以及醫學模式的轉變,社會對護士的需求越來越高,低年資護士作為臨床護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她們的成長和培養是眾多護理管理者和護理教育者關注的熱點。護士規范化培訓是指在完成護理專業基礎教育后有計劃、有組織地接受規范的護理專業化培訓,是提高臨床護士業務技能、專業知識,有效培養護理人才的重要途徑。本人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及具體工作,就低年資護士的成長和培養問題作簡要總結。
【關鍵詞】低年資護士;成長;培養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6..01
低年資護士[1],是指畢業五年內的護士,工作年限多為1~5年。據統計全國注冊護士中工作未滿5年的護士數量占28.8%[2]。他們作為一個重要群體,在臨床工作中不僅要完成臨床護理工作、臨床教學工作,而且還需完成臨床科研工作以及部分臨床護理管理工作,所以必須重視她們的成長與培養。
1 低年資護士面臨的主要問題
(1)低年資護士工作經驗相對不足,應急能力欠缺,工作勝任能力低,是護理活動中具有較高風險的護理人群[3]。
(2)年輕化、低學歷仍然是低年資護士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我院兒科護理團隊為例,共有護理人員85名,其職稱構成:高級職稱6人,中級職稱7人,初級職稱72人。年齡結構:≥40歲以上4人,30~39歲20人,<30歲有61人。大部分低年資護士基礎文化知識薄弱,對事物缺乏正確的認知,導致護理職業道德與價值觀偏移,工作中缺乏積極向上的心態,造成護理行為缺乏人文關懷。
(3)護士工作壓力是護理工作環境中各種要求與護士的身心反應失調所致,是醫療衛生行業中存在壓力比較大的職業之一,特別表現在低年資護士壓力較高。壓力高的后果會引起他們對工作厭煩和怠倦,表現出對護理工作不喜歡、不認可、不滿意,嚴重者會導致護士要求離開工作崗位。床護比不能滿足繁忙的臨床工作,護士們普遍反映工作壓力大,沒有時間學習,與其說沒有時間學習,倒不如說不會學習。雖然,院里有各種繼續教育活動,但是對于低年資護士來說,聽課僅僅停留在聽的層面,不會總結歸納,不會把學習到的知識應用于臨床。
(4)職業理想不堅定,離職率較高。有研究發現[4],低年資護士大部分為90后,在家倍受父母的呵護及親人的關愛。而護士的角色卻要呵護、包容、理解、關心、照顧患者,所以大部分低年資護士在工作之初很難適應自己的角色。
(5)臨床帶教分層不明確,基本技能與理論掌握不扎實。對于低年資護士來說,他們的層次也是參差不齊。他們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對臨床技能的接受程度也不同。理論與實踐的脫節,我們在臨床培訓中可能注重了理論與流程的培訓,但是對于具體的臨床實踐卻缺少培訓。
2 低年資護士培養的具體舉措
針對低年資護士存在的主要問題,護理管理者應本著以培養臨床急需的專業化護理人才為宗旨,以開展高級護理專業技能培訓為牽引,以強化基本技能培訓為基礎,以拓展護理技能培訓為支撐。深化低年資護士專業化培訓的內涵,具體做法如下:
(1)加強崗前培訓,明確學習內容和職業生涯規劃。有學者發現[5]成為一名有自主性的、能夠滿足臨床基本工作需要的護士,是低年資護士的成長目標。通過崗位教育與職業管理,讓低年資護士清楚地了解作為一名合格的護士應具備的能力,從整體上把握學習目標,有計劃的進行學習和參與培訓,對自己的的職業生涯有更好的規劃。
(2)引導低年資護士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要做一個尊重患者、尊重生命、尊重同事、尊重自己的好護士。
(3)深化低年資護士分層次培訓內涵,實施導師指導制。每年應當對科室內的低年資護理人員基本情況進行梳理,組織科室內教學人員,針對科室內的常見病、多發病制定本年度教學計劃,并負責本年度教案書寫和審核。每月科室教學小組召開座談會了解各類人員培訓要求,制定教學計劃。教學小組每周總結通報教學任務完成情況及問題反饋。
(4)加強臨床綜合能力考核:護理學是實踐性學科,不僅要求有堅實的理論基礎,更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結合,較強的臨床綜合能力是護理專業素質的核心內容。通過對低年資護士的培訓、考核實踐證實實踐能力考核具有明顯的正向導向作用,可以引導護士重視臨床思維能力和培養臨床技能,做到理論與實踐、知識與技能緊密結合、相互指導,從而更全面地評價護士的專業素質。
綜上所述,低年資護士思維活躍,可塑性強,但由于缺乏經驗,自身臨床技能不足,專業思想不牢固,離職率和差錯發生率較高。因此提示護理管理者結合臨床特點,為低年資護士搭建成長的健康平臺,開展相應的培訓和引導工作,尊重和理解她們的差異,努力營造良好學習氛圍,充分調動蘊藏在其身上的創造力和潛在能力,提升低年資護士綜合素質及能力,幫助她們順利完成角色轉變,做最好的臨床護士,打造知識型護理團隊。
參考文獻
[1] 劉 戈,吳欣娟.我國低年資護士成長階段及其特點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31):7-9.
[2] 梁俊妮,嚴 鑫.優化培訓機制對提高低年資護士臨床實踐能力的探討[J].醫藥前沿,2016,27(6):276-278.
[3] 肖素萍,黃巧珍.基層醫院護士崗位技能分層次培訓方法與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1,6(3):274-275.
[4] 丁春花,蘭寶珍,陳 碧.低年資護士綜合能力培訓模式的探討[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9):64-66.
[5] 張海燕.低年資護士規范化培訓模式的建立與實施[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11):15-17.
本文編輯:董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