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
摘 要:近年來研學游大火,全國各地的博物館都紛紛走上了研學之路。研學的發展豐富了博物館的教育職能,更是使得地方博物館要為此做出改變,緊緊跟上時代步伐,學習大型博物館的研學經驗,才能更好地走上適合自己的研學之旅,才能使地方博物館更好的發展。本文對地方博物館開展研學提出幾點思考,探索地方博物館研學發展之路。
關鍵詞:博物館 研學 思考
一、引言
研學旅行的概念是指由學校根據區域特色、學生年齡特點和各學科教學內容需要,組織學生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園,在與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寬視野、豐富知識,加深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感,增加對集體生活方式和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有“行走的課堂”之譽。2013年2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印發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年)的通知》,全國印發了《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年)》,綱要中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設想。2016年12月19日,教育部等11部門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指出: 開展研學旅行,有利于促進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學生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有利于推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引導學生主動適應社會,促進書本知識和生活經驗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加快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旅游需求,從小培養學生文明旅游意識,養成文明旅游行為習慣。2017年1月,原國家旅游局發布《研學旅行服務規范》,對服務提供方、人員配置、研學旅行產品、服務項目、安全管理等幾大類內容進行了詳細規定,其中明確將知識科普型研學旅行主要分為各種類型的博物館、科技館等資源。面多國家的大力支持,全國各地博物館也緊緊抓住了研學的機遇,都在探索發展研學之路,面對這個大趨勢,地方博物館更是應該加大研學力度,才能做到博物館的全面發展。
二、地方博物館開展研學的現狀
目前全國大型博物館的研學已經有了一定規模并且非常專業,但是地方博物館對于研學大多是剛起步,甚至是零的狀態。博物館對于各類中小學校只做到了“游”,也就是基礎參觀,但是做不到所謂的“學”。博物館里的“學”是對博物館教育職能的一種延伸,更是對學生課外知識的豐富和提升。那么如何針對特定群體做好“學”,做好游中學,是值得地方博物館思考的問題。
三、地方博物館發展研學的途徑
(一)地方博物館研學里的“游”,應該更加有參與性
既然要做好“游”,那么相關的基礎設施就要更加完善,比如配套的餐飲、文創等消費場所以及茶水室、母嬰室等休息場所,才能滿足群眾的需求。在參與性上,也要更加的多元化。在講解和授課方面,除了有館內的講解員,很多大型博物館會邀請臨時講解員,他們都來自各大中小學校的學生或者老師,博物館負責幫助學生以及老師針對講解詞的理解背誦以及講解的儀容儀表等進行指導培訓,并有針對性地選擇某一個展廳讓他們進行講解,讓學生和老師們參與其中,既學到了知識得到了鍛煉,又可以帶領自己學校的學生以及老師進行參觀,起到了模范作用,并且解決了地方博物館講解員稀少,面對研學團體捉襟見肘的現狀。這樣既滿足了學生們對于講解的好奇心,也滿足了學生們在“游”的過程中對于知識的需求。
(二)地方博物館研學里的“學”,應該更加有針對性
首先研學游的對象雖然都是學生,但卻有年齡上的差別。不僅僅是有中小學生,還有高中生、大學生、留學生等等。那么就需要博物館針對不同年齡制定課程,小學生的研學游要更加注重趣味性,還要和校內知識有所結合,而高中生以及大學生則需要更加專業的課程,注重知識性使他們學有所得。一次好的研學游不僅要有針對不同年齡的研學手冊、研學課程以及特色的研學互動環節,還要讓課程有深度有思考有啟發。專業的研學游絕對不是一次簡單的參觀活動,而應該是精心準備、精細設計、反復鉆研、不斷提高改善的過程。另外,各地相關部門也應該將研學項目重視起來,將研學計劃提上日程,才能不使研學成為博物館發展的短板,影響博物館的整體綜合發展。
(三)地方博物館應當將“學”與“游”相結合
不管是“學”還是“游”,都不是單獨的項目,兩者應該是相輔相成的,才能更好地提升博物館的教育職能,真正做到在學中游,游中學。“游”和“學”結合的宗旨應該是通過研學我們要達到什么效果,是否達到了學習的目的。地方博物館要不斷創新研學活動,將文化旅游相結合,打造特色的研學品牌,建立專業的研學團隊,才能創造出多元化的研學之路。比如在參觀的同時可以加入相應的和陳列內容相關的手工課程;在參觀完后組織相應的演講比賽和征文活動;由學校和博物館共同組織學生走到兄弟博物館、研學基地進行參觀活動;博物館開發和校內知識有關的研學刊物等等。
四、結語
“行是知之始、重知先重行”,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博物館作為傳統優秀文化傳播的基地,更應該肩負起教育職能,積極開展研學項目,將研學與旅行結合起來,讓學生們在實踐中積累知識,提高自我發展,增強民族自信。本文對地方博物館如何發展研學提出了幾點思考,有不到之處還望同仁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