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王茜

【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麻醉深度對老年結腸癌手術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方法 選擇120例進入我院進行結腸癌手術治療的老年患者,其中時間為2016年6月~2019年6月。我們根據麻醉深度的不同,分為了三組,其中第1組為淺度麻醉、第2組為中度麻醉、第3組為深度麻醉。結果 這三組患者的維持腎上腺正常功能的激素、殺死病毒的因子、和判斷炎癥高低的指標的水平在手術結束之后有了明顯的提升。第2組變化明顯。與此同時,所伴隨的是淺度麻醉和中度麻醉在手術前后的體液的耐受性、適應性,內皮素指標的水平和深度麻醉相對較高。由于數據的選擇較為合理,出現誤差的可能性較小,因此,這次研究有可行性。結論 我們在對老年結腸癌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時使用中度麻醉可以對應激反應產生較為有效的抑制作用。
【關鍵詞】麻醉深度;老年;結腸癌手術;應激反應
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老齡化現象越來越明顯,結腸癌的患病率也在快速增長。結腸癌病人的明顯個人身體特征的表現有消化功能不良、營養吸收狀況不好。需手術治療者,結腸癌手術耗時較長,機體應激性較長。但是由于老年人年齡較大,身體的調節性較差,因此其應激反應較差。圍術期并發癥較多,尤其是心腦血管問題。在結腸癌手術的進程中,麻醉藥的作用至關重要,麻醉藥用量,其麻醉深度影響麻醉的最終效果。若麻醉藥量較大,反而可能會加大手術的風險,若麻醉藥量較少,效果不能對結腸癌手術麻醉效果不佳。患者手術過程中可能出現術中知曉,疼痛,等一系列反應。不利于手術的正常進行。本研究分析術中不同麻醉深度對結腸癌手術患者的影響。此研究對麻醉深度的控制,致于指導臨床結腸癌手術患者麻醉的管理。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我院進行結腸癌手術治療的老年患者共120例,隨機數字表法分為三組。其中第1組40例為輕度麻醉,第2組40例為中度麻醉,第3組40例為深度麻醉。其中第1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65歲~75歲。第2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齡62歲~78歲。第3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63歲~81歲。患者均簽訂知情同意協議,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特進行此項研究。納入標準:標準體重正常范圍內,術前除了結腸癌疾病沒有其他嚴重的疾病,例如嚴重心腦血管以及肝臟疾病。排除嚴重酗酒或者精神類藥物的患者,術前兩周之內使用過對于神經有治療功效藥物的患者。
1.2 方法
常規術前禁食水,入手術室后心電監護,開放靜脈通路。手術過程中分別添加不同程度的藥物來進行淺度麻醉、中度麻醉和深度麻醉的區分。術中患者若血壓太高或者高于基礎血壓的25%就可以判斷為高血壓,若血壓太低或者低于基礎血壓的25%后就可以判定為低血壓。監測脈搏次數超過標準次數,判定為心率較快。若脈搏次數低于50次時,判定其心率較緩。
1.3 觀察指標
我們在對患者進行結腸癌手術前、手術中以及手術后的三個不同時間段內分別抽取患者五毫升的靜脈血液,并且在專業的機器內部進行十分鐘的離心處理,然后將其中的有效部分血樣在冰箱中冷凍保存。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對血漿ACTH、TNF-α、和CRP濃度進行檢測。以此來檢測患者血液中的血清含量,確定其指標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通過我們選取的材料,為數據建立相應的數據模型,統計學軟件SPSS 19.0進行統計。
2 結 果
手術后,三組不同患者的Cor(ng/mL)、ACTH(pg/mL)、CRP(ng/mL)指標都比手術前有明顯的升高。其中最為明顯的是淺度麻醉,也就是第1組。手術前后第1組和第2組的Cor(ng/mL)和ET-1(pg/mL)指標都明顯比第3組高,由于其出現誤差的可能性較小,因此此次數據收集統計較準確,調查研究具有意義。
3 討 論
現今對于結腸癌的治療方案主要是手術,但是老年患者自身身體素質下降,身體機能調節不夠靈活,傳統手術可能會對身體的影響比較大。效果不會得到保障,并且有更嚴重者可能會留下后遺癥。如由于老年患者的身體狀況和應急功能在逐漸的退化,如果麻醉深度過深時可能會引起各種并發癥,從而影響治療效果。結腸癌手術對于麻醉有不同的要求,由于手術進行的時間較短,所以需要麻醉醫生把握麻醉藥物的使用劑量以及用藥時間。尤其是老年患者,我們首先要考慮藥品對身體的損傷性。由于在進行麻醉時會造成一系列的應激反應,會對患者的一些器官造成損傷。對此,我們需要在對老年患者進行結腸癌手術之前,對于麻醉藥物的選擇充分并且要對于麻醉藥物的使用,有一定程度的規劃。在手術過程中,恰當使用,以充分發揮麻醉的作用,減少對于老年患者身體機能的損傷。
臨床上比較常用的應激反應指標有Cor(ng/mL)、ACTH(pg/mL)、ET-1(pg/mL)、CRP(ng/mL)、TNF-α(pg/mL),我們在本次的調查研究過程中,第1、2、3組患者的第一個、第二個、第四個指標水平明顯比手術后較高。麻醉效果指標變化最為明顯的是淺度組。除此之外,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淺度麻醉和中度麻醉手術前后第三個、五個指標都較高。由于其采用的數據較為科學,因此其統計具有意義。因此,結果表明,中度麻醉對于老年人進行結腸癌手術的治療更為適合,能夠有效避免藥物對于其身體各功能的過度抑制,從而引發不良的后果。
4 結束語
在進行老年患者的結腸癌手術過程中我們采用中度麻醉,可以有效抑制應激反應,從而避免患者身體機能受損,因此其具有很高的研究以及實用價值,希望能被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徐永慶,蔡松波,林曉峰.不同麻醉深度對老年結腸癌手術患者應激反應及早期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02):29-31.
[2] 焦艷玲,趙俊錦,岳永猛.關于不同麻醉深度對老年結腸癌手術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探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77):15-16.
[3] 王 晶.不同麻醉深度對老年結腸癌手術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13):95.
[4] 丁 浩,甘亞倩.不同麻醉深度對老年結腸癌手術患者麻醉期間應激反應的影響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4(29):3275-3277+3284.
[5] 劉躍龍.不同麻醉深度對老年結腸癌手術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分析[J].當代臨床醫刊,2018,31(03):3817-3818.
本文編輯:董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