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清
【摘要】有效的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開始的基礎與前提,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著重要作用。隨著近年來我國課程體系改革的逐步深化,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導入型教學方法在中學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應用。鑒于此,本文就此類教學模式展開詳細探討,并提出具體的研究思路,供廣大讀者借鑒。
【關鍵詞】中學? 信息技術? 課堂導入教學? 問題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145-01
在素質教育理念全面普及的社會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注重教學方法課堂導入的重要性,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導入成為學界探討的重要問題。在教學中忽視課堂教學導入,會給教學帶來重大影響,對于學生的學習與發展也是極為不利的。由此,在課程全面改革的教學背景下,要積極探索新的課堂教學導入方法,更新教學觀念,使用新的方法理念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任務驅動型教學方法的導入
在中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要重視任務驅動型教學方法的應用,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合作,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整合各種教學方法與教學資源,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與互利合作,全面整合各種教學知識,使學生能夠自主的完成教學實踐任務。由此,當前中學信息技術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利用任務驅動教學方法全面開展教學,要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全面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全面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任務驅動導入教學方法的應用,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教學實踐活動,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問題,確保課堂導入與教學的有效銜接。這樣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針對性的設計教學課題,為學生布置有關的教學任務,使學生能夠積極投入到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根據教學案例,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的知識內容,這樣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學生學習的實踐情況布置教學任務,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導入能全面提高學生學習的樂趣,使課堂教學更有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更高。
二、生活化教學方法的導入
學生在中學學習過程中,由于承擔著較大的學習壓力,對信息技術還缺乏完善的認知。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要根據生活內容,將生活化教學方法導入到課堂教學中,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基點,創新課堂教學環節,在教學之前導入生活中的知識,引導學生關注本節課內容,那么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就得到有效激發,學生也會很輕松的完成教學任務。在這里教師可以采用情景教學法,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的興趣。比如教師教學生Word軟件的應用,教學情景可以設定制作流程圖,或是設計新年賀卡。讓學生在情景的引導和驅使下,自主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讓教師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領者。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讓學生知行合一,把學到的信息技能落實到學生的生活實踐中。同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訓練學生打字,比如通過《搜狗打字》進行比賽,比一比誰的打字速度快,這樣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更加關注教學環節的娛樂性與互動性,學生對學習具有更強的學習興趣。
三、小組合作教學方法的導入
傳統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模式大多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教師講學生聽,長此以往,學生會對學習失去興趣。對于學生來說,最好的學習模式就是讓他們在娛樂中學習,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給組長分配學習任務,在小組成員的合作學習中,完成這堂課的教學任務。組員可以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長處,善于吸收和借鑒他人的學習方法,豐富自身的學習技巧,學生通過合作將具備更強的知識應用能力,對信息技術的掌握也更為嫻熟。
四、創新型教學方法的導入
伴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學生可以通過網絡自行獲取知識,這就要求學生有選擇的使用網絡工具。這對于學生而言要求更高了,因為學生從被動學習變為了主動學習。比如說教師在教制作網頁時,可以要求學生設計具有個性化元素和自己喜愛風格的網頁,使學生自己學會搜集資料,利用不同的影音圖像材料制作網頁,使課堂教學模式創新。如,在《圖形方案構思》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感興趣的素材設計成不同的圖形,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可以調動學生的動手能力。面向學生設計臺階式的教學實踐活動,使學生一步步融入到作品的設計,最終設計成不同的方案。
綜上所述,在不同的教學情景中,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注重課堂教學導入環節的設計,跳脫出傳統教學思路的限制,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導向,注重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調動學生的動手能力,使中學生真正掌握技術。
參考文獻:
[1]唐迎春.3D打印技術在中學信息技術教育中的應用分析[J].電腦迷,2018(12):104.
[2]黃楚涵.審美美學融入中學信息技術課堂的運用——以《多媒體作品制作》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8(09):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