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燕彬
【中圖分類號】G6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201-02
用心守護孩子的成長,這是我們所有老師家長們的共同職責。但是,怎么來用心守護呢?我想,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用好的方法來激勵、幫助、指導孩子成長。接下來,我就從結合自身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談談我的思考和實踐。
一、用制度來規范
因為工作,經常要外出開會、學習,很多時候班級沒人管理,怎么辦呢?仔細考慮之后,我在我們班就開展了“尋找真正的百萬富翁”活動。其實這個活動很簡單,和很多老師開展的“道德銀行”存折是一樣的。我先利用班會課,和孩子們一起商定使用說明,也就是存錢(也就是加分),取錢(也就是減分)的規則,這個規則其實就是我們的班級制度。討論確定后,我就印好人手一本,隨后就發下去,利用每天放完學前2-3分鐘時間,學生進行記錄,寫清楚存錢的理由,支取的原因,當然最后還得有一個證明人,以防弄虛作假。每個星期,再進行一次小結。一個月后,放暑假前,每個學生統計好總金額,根據獎懲條例進行獎懲。通過這樣用制度來約束,每天評比總結,孩子們的學習狀態,常規管理有了顯著的提升。
其實,像這樣用制度來規范孩子行為的方法,很多老師都會采用。其實,所有的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得到他人的肯定,而作為班主任的我們,要思考的就是如何運用巧妙的方法來激發學生這種向上的積極性。
二、借性格來教育
在擔任班主任的那段時間里,我剛好迷上了樂嘉的《性格色彩學》,看了他在《超級演說家》中的視頻,買了他的書看,覺得還蠻有意思的。什么是“性格色彩學”?樂嘉老師將人的性格分為紅色、黃色、藍色、綠色四種。性格不同,表現不同,自然我們的教育方式也就不同。我就仔細觀察每個孩子的日常表現,然后將他們分成四種性格。
紅色性格的孩子活潑好動,做事沒有定性,但他們特別享受表揚,而且是大張旗鼓的表揚,其實這樣的孩子在我們班還比較多的,對于他們,我就經常要求他們定好一天或者一節課的計劃,并提醒他們按照計劃進行,監督他們做事不虎頭蛇尾,而且盡可能地發現他們的閃光點,然后表揚表揚再表揚。
黃色性格的孩子的控制欲特別強,特別愿意做班干部,所以擔任班主任后,我就充實了班級的班干部隊伍,讓這些黃色性格的孩子擔任班干部,盡管可能其中一些孩子成績并不突出,但擔任勞動委員、紀律委員卻特別合適,有事給他做,要不然,這些孩子真的會與我們老師對著干。
藍色性格的孩子是敏感的孩子,所以對這樣的孩子我們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我是一般不會在大庭廣眾之下批評他,對他們的表揚一般也是悄悄地進行,給他翹翹大拇指,摸摸他的頭。
綠色性格的孩子最好管理,一般我不會特別嚴格要求他們,即使他們偶爾犯了錯誤,也會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當然綠色性格的孩子一般也不會給他特別多的任務,順其自然。
一段時間下來,我發現還真有用,黃色性格的孩子把班級的皮孩子管的服服帖帖,紅色性格的孩子每天也是喜滋滋的,因為又被表揚了啊。綠色、藍色性格的孩子自然也是相安無事,這班級管理明顯順暢多了。
三、讓家長來協助
現在,我們大家越來越感覺到了,學校教育靠單打獨斗很顯然是不行的,一定要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我們學校在這一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當然也從中嘗到了甜頭:我們在學生家庭中建小書房,邀請家長擔任學校故事媽媽,開設“博學雅行”家長學校。
我們班有一個孩子,挺聰明的,但就是有一個壞習慣,總喜歡翹著二郎腿。上課,他就這么翹著二郎腿,顛發顛發地聽講,批評了他幾次,沒用;恐嚇他,也沒用。這腿該怎么翹還怎么翹,該怎么顛還怎么顛。
一次,在一個培訓中學到用看面相的方法幫孩子改正壞習慣,決定如法炮制。我先把我的想法、做法和他媽媽溝通了一下,并請她媽媽放晚學接孩子的時候到班級里來。
他媽媽放學時來了,我就故意和她聊起了天,慢慢地聊到了面相上,我說:“你家兒子這面相特別好,這眉毛又細又長,這眼睛也特別好,黑白分明,有靈氣。一看就特別聰明。”說這些話的時候,我偷偷地瞟了他一眼,他眼神、嘴角,真的是掩藏不住的喜悅啊。他媽媽接著我的話繼續說道:“是的,以前我們也找過人排八字算命的,就說他聰明。可這成績怎么就一般般呢?”我順著他媽媽的話繼續說道:“其實,我觀察很久了,這里邊有原因。你看,我們平時坐著,兩腳放在地上,背挺著,這叫集天地之靈氣。你兒子呢,坐著的時候,弓著背,還翹著腳,這靈氣就上不來也下不去了。所以這成績嘛……”說著話的時候,我仔細觀察了一下那小子,他站得比剛才直。后來,慢慢地,我就發現孩子上課時,這腳翹得越來越少了,偶爾翹起,我就會走到他跟前說:“靈氣,靈氣。”
在這個故事中,如果沒有他媽媽在旁加油添醋,可能就不會取得那么顯著的成效,所以,沒有合力的教育是蒼白的。如果,我們能想方設法把四十幾位家長的力量集合起來,利用起來,讓家長們成為我們的同盟,那我們的班主任工作是不是就能輕松許多?
作為班主任,我們就是要用我們好的語言,好的情緒,好的方法,用我們的愛心、耐心、真心守護每一位孩子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