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逸誠 陳碧艷


[摘要]目的 調查分析老年查體人群抗血小板藥物應用的現況。方法 本研究選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到醫院進行體檢的240例使用抗血小板藥物的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使用的藥物類型將入組老年患者分為氯吡格雷組、阿司匹林組和雙抗組,對比三組老年患者的血小板抑制水平和治療效果。結果ADP途徑下三組患者均達到起效范圍,AA途徑下雙抗組達到起效范圍,阿司匹林組接近起效,三組的凝血反應時間均在正常范圍值內;在ADP途徑中,氯吡格雷組的抗血小板藥物有效率顯著高于阿司匹林組和雙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AA途徑中,阿司匹林組和雙抗組的抗血小板藥物有效率顯著高于氯吡格雷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整體來看,氯吡格雷組的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阿司匹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藥物在老年查體人群中均能夠發揮顯著的治療效果,能夠對老年心腦血管疾病起到有效的治療與預防作用。
[關鍵詞]查體人群;抗血小板藥物;應用現狀
[中圖分類號]R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0616(2019)02-197-03
抗血小板藥能夠抑制血小板的環氧化酶生長,包含血栓素A2抑制劑阿司匹林、P2Y12受體拮抗劑氯吡格雷等。近年來,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和冠心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對老年人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1]。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和發展與血小板的活化、聚集、釋放等激活過程具有密切關系,服用抗血小板藥物能夠對心腦血管疾病起到有力的防控作用。對老年患者抗血小板藥物使用情況進行調查分析,能夠為現有抗血小板藥物的應用進行認知與分析,并為新型抗血小板藥物的開發和利用提供研究基礎[2]。本研究選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到醫院進行體檢的240例使用抗血小板藥物的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比三組老年患者的血小板抑制水平和治療效果,調查分析老年查體人群抗血小板藥物應用的現況,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使用簡單隨機抽樣方法選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到醫院進行體檢的240例使用抗血小板藥物的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醫院體檢老年患者的編號進行隨機抽取,再根據使用的藥物類型進行分組,單一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為氯吡格雷組,單一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為阿司匹林組,聯合使用以上兩種藥物的患者為雙抗組。氯吡格雷組老年患者92例,男48例,女44例;年齡60~79歲,平均(67.3±5.7)歲;平均體重(55.26±9.22)kg,平均病程(3.45±1.22)年。阿司匹林組老年患者116例,男64例,女52例;年齡61~79歲,平均(68.3±5.0)歲;平均體重(54.95±7.85)kg,平均病程(3.24±2.11)年。雙抗組老年患者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齡62~80歲,平均(67.34±4.95)歲;平均體重(54.45±7.45)kg,平均病程(3.22±2.01)年。納入標準:(1)年齡≥60周歲;(2)服用抗血小板藥物2周以上;(3)無特性腫瘤和嚴重臟器功能障礙;
(4)無語言和精神障礙;(5)簽署《研究實驗知情同意書》。三組老年患者在年齡、性別以及身體素質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使用血栓彈力圖對受檢老年患者的血小板功能進行檢測,使用血栓彈力圖儀器與試劑進行功能檢測,將受檢人員的凝血樣本放置于恒溫杯中,使用懸掛金屬針將樣本與計算機進行連接,轉動杯體,根據金屬針所受阻力進行檢測。使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和花生四烯酸、二磷腺苷酸試劑進行血凝分析,對比不同抗血小板藥物組受檢老年患者的血小板抑制水平和治療效果。
1.3觀察指標
分別依據AA(花生四烯酸)和ADP(二磷酸腺苷)對抗血小板藥物的療效經檢測,AA<50%為無效,AA的數值在50%~70%范圍內時為有效,AA>70%時為顯著有效;ADP<30%為無效,ADP的數值在30%~75%范圍內時為有效,ADP>75%時為顯著有效;R(凝血反應時間)在6~8min時屬于正常范圍[3-5]。
1.4統計學處理
對本次研究實驗中測量和統計的數據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計算處理,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多組間數據比較采用F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三組血小板抑制水平比較
ADP途徑下三組患者均達到起效范圍,AA途徑下雙抗組達到起效范圍,阿司匹林組接近起效,三組的凝血反應時間均在正常范圍值內。見表1。
2.2三組抗血小板治療效果比較
在ADP途徑中,氯吡格雷組的抗血小板藥物有效率顯著高于阿司匹林組和雙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AA途徑中,阿司匹林組和雙抗組的抗血小板藥物有效率顯著高于氯吡格雷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整體來看,氯吡格雷組的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阿司匹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3。
3討論
老年人屬于心腦血管疾病的多發人群,在影響老年人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的疾病中,心腦血管疾病占據著重要的位置[6-8]。社會老齡化趨勢以及心腦血管疾病日益嚴峻的發病形勢,使得治療和預防老年心腦血管疾病的藥物研發與應用日益重要,從血小板的作用機制出發,對抗血小板藥物的應用現狀與效果進行分析,對心腦血管疾病防控和老年人身體健康具有重要的意義[9-11]。目前,由于血小板研究的深入及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服用抗血小板藥物進行疾病防治的老年人人數不斷上升,抗血小板藥物在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防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12-14]。通過對受檢老年人的血小板功能進行檢測分析發現,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藥物,均能夠在治療中發揮顯著的效果,對老年人的血小板狀況進行調節,阿司匹林接近起效水平,單一使用兩種藥物及同時使用兩種藥物均能夠達到較好的血小板抑制水平。從治療有效率方面分析,氯吡格雷的治療效果優于阿司匹林,這可能是由于氯吡格雷在血小板抑制程度上相對較強。在老年人群中,氧化型LDL-C指標將會對機體的纖維蛋白原分子和纖維蛋白產生影響,而纖維蛋白原分子能夠對纖維凝塊功能與結構產生直接影響,進而延緩血凝塊的產生,導致凝血反應時間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的幾率增加[15-16]。
研究結果表明:ADP途徑下三組患者均達到起效范圍,AA途徑下雙抗組達到起效范圍,阿司匹林組接近起效,三組的凝血反應時間均在正常范圍值內;在ADP途徑中,氯吡格雷組的抗血小板藥物有效率顯著高于阿司匹林組和雙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AA途徑中,阿司匹林組和雙抗組的抗血小板藥物有效率顯著高于氯吡格雷組(P<0.05)。整體來看,氯吡格雷組的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阿司匹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藥物在老年查體人群中均能夠發揮顯著的治療效果,能夠對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起到有效的治療與預防作用。
[參考文獻]
[1]于茜,王凡,劉宏斌,等.老年查體人群抗血小板藥物應用的現況分析[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16,15(12):902-906.
[2]中國老年學學會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穩定性冠心病口服抗血小板藥物治療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6,44(2):104-111.
[3] Pommerening MJ.Early Diagnosis of Clinically SignificantHyperfibrinolysis using Thrombelastography Velocity Curve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2014,219(6):1157-1166.
[4] Tantry US,Bonello L,Aradi D,et al.Consensus and update on the definition of on-treatment platelet reactivity to adenosine diphosphate associated with ischemia and bleeding[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2013,62(24):2261-2273.
[5] Tang N,Yin S,Sun Z,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clopidogrel platelet reactivity,genotype,and post-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outcomes in Chinese patients[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Clinical &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2015,75(3):223-229.
[6]覃祖業,梁朝瑩,顏循金,等.不同抗血小板藥物聯合他汀類藥物治療對缺血性腦卒中復發率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8,10(3):112-114.
[7]李開亮,張帷,王海軍,等.75歲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應用不同抗血小板藥物臨床療效觀察[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7,19(7):712-715.
[8]郭一潔,鄒曉,陳宇翔,等.老年住院患者抗血小板藥物規范化應用現況[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7,19(8):812-815.
[9]王韻,容根南.上海市某二級綜合醫院缺血性腦卒中病人抗血小板藥物服藥依從性現狀調查[J].齊魯醫學雜志,2017,10(4):414-417.
[10]王萍.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抗血小板藥物應用現狀[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7,28(19):162-164.
[11]羅秋林,佘強,何文生.重慶市4家醫院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抗血小板藥物和他汀類藥物使用現狀調查[J].中國藥房,2016,27(33):4618-4621.
[12]儲蓓林,劉丕,陳意東,等.上海市屬養老機構阿司匹林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應用現狀調查[J].中國民康醫學,2016,28(4):84-87.
[13]陳斌,龍發青,蘇慶杰,等.提高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二級預防中抗血小板藥物治療的依從性研究[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7,19(1):51-54.
[14]李俊蕾,扶宇,梁廣楷,等.抗血小板藥物治療期間血小板功能檢測及臨床應用的研究現狀[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8,10(1):66-69.
[15]何玉蘭.淺談抗血小板藥物在缺血性腦血管病治療中的臨床應用[J].醫藥,2016,12(5):202.
[16]郭建華,閆洪娟,張穎,等.老年冠心病雙聯抗血小板治療中出血事件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大連醫科大學學報,2016,38(3):18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