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茹

【摘 要】 目的:探究超聲在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妊娠診治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對32例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妊娠患者進行分析,采用超聲診斷,了解超聲診斷價值。結果:超聲檢查結果顯示,其中單純孕囊型患者30例,1例為混合性包塊型,1例單純孕囊型出現漏診,其中診斷符合率為96.9%。在藥物治療前與治療后的前臂下段肌層厚度、RI、妊娠物大小比較中,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妊娠患者中采用超聲診斷,可以顯著提高診斷符合率,并在超聲指導下采用清宮術,能夠提高手術成功率,取得較好的效果,在臨床應用中具有較高的價值。
【關鍵詞】超聲;剖宮產;子宮切口妊娠
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妊娠屬于一種特殊的異位妊娠,容易引起子宮破裂、大出血等并發癥,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較大威脅。隨著剖宮產的不斷增加,子宮切口妊娠的發生率在不斷上升,其是剖宮產的一種遠期并發癥[1]。需要對該病盡早診斷與盡早治療,以便對預后效果進行改善。而超聲診斷在臨床上的應用比較廣泛,能夠直觀明確的了解病情,且操作簡便,在子宮切口妊娠中的診斷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2]。在本次研究中,對32例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妊娠患者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32例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妊娠患者進行分析,入選時間為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其中年齡為25~37歲,平均為(28.3±2.6)歲。所有患者均經過病理檢查確診,所有患者均具有剖宮產史,在剖宮產后9個月至6年發病,均存在停經史,停經時間為39~61d。主要癥狀為陰道少量出血、停經等。采用血、尿β-HCG檢查為陽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超聲診斷,選擇的超聲儀器為飛利浦HD15型號彩色多普勒超聲儀,采用經腹與經陰道超聲聯合檢查,在經腹檢查中,探頭頻率為3.5MHz,經陰道探頭頻率控制在5.0~7.5MHz之間。在經腹探頭檢查的時候,需要告知患者充盈膀胱,并取平臥位,在恥骨聯合上方采用縱、橫、斜切等多方位檢查,對妊娠物著床位置、形態與大小、回聲等進行觀察。在經陰道探頭檢查的時候,需要告知患者排空膀胱,并取膀胱結石位,將無菌橡膠套在探頭上,將探頭放入陰道內進行檢查。對妊娠物內部的回聲、周圍的血流情況等進行密切觀察,并了解切口位置與妊娠物的關系,對距離漿膜肌層厚度進行觀察與記錄。
在診斷后需要給予保守治療,均采用50mg的米非司酮片與50mg的甲氨蝶呤進行治療,前者需要口服,后者給予單次肌注治療。10d后需要對其進行復查,了解血β-HCG情況。如果檢測顯示妊娠物縮小的體積在50%以上,且距離漿膜層最小距離增厚大約為50%。血β-HCG指標下降程度在50%以上,需要在超聲引導下對其進行清宮術治療。針對不符合這一標準的需要給予子宮修補術治療。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采用(平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數據,以t檢驗,以P<0.05表示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超聲診斷符合率與聲圖像特征
超聲檢查結果顯示,其中單純孕囊型患者30例,1例為混合性包塊型,1例單純孕囊型出現漏診,其中診斷符合率為96.9%。在聲圖像特征中單純孕囊型主要特點:28例孕囊在宮內口上方,前臂峽部肌層回聲不均,宮頸正常。2例孕囊位置正常。血流特點為孕囊周圍半環狀或環狀血流信號。混合型包塊特點為:在前臂肌層與子宮下段宮腔之間存在混合型團塊回聲,呈現高低相見回聲或網格狀低回聲,肌層界限模糊。
2.2 治療前后各項指標對比
在連續治療10d后,采用超聲輔助下清宮術治療的有28例,采用子宮修補術治療的有4例,手術成功率為100.0%。在藥物治療前與治療后的前臂下段肌層厚度、RI、妊娠物大小比較中,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所示。
3 討論
在異位妊娠中,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妊娠屬于特殊類型,隨著剖宮產率的不斷上升,該病的發生率在不斷增加。隨著臨床對該病的不斷重視與關注,針對該病需要盡早診斷與盡早治療,以便確保良好的預后效果。在診斷中,需要密切觀察孕囊著床的位置,促使檢出率的不斷提高,能夠根據診斷結果制定出合理的治療方案[3]。
隨著超聲技術的不斷完善,在臨床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該病的診斷中起到較高的應用價值。超聲可以對子宮切口妊娠進行準確診斷,能夠對宮腔、宮頸與子宮切口肌層狀況、回聲與血供等進行詳細了解,可以清晰的顯示子宮切口妊娠位置與孕囊之間的關系,其診斷準確率較高[4]。在本次研究中,采用超聲診斷的符合率為96.9%,1例漏診,表明,在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妊娠中采用超聲診斷,其診斷準確率較高。
該病在早期沒有明顯的癥狀與特點,采用超聲檢查是主要手段。在對該病的治療中,需要借助超聲明確了解妊娠物的大小、位置與形狀等情況,并合理選擇最佳清宮術時間,并根據藥物治療的情況對治療方案進行合理調整。對患者病灶變化情況進行密切觀察,對其預后進行評估,以便提高治療效果[5]。在該病初期,絨毛膜新鮮,局部血流比較豐富,這個階段不適合采用清宮術治療,容易導致陰道大出血等現象發生。可以讓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與甲氨蝶呤藥物治療,明顯縮小病灶,促使病灶與漿膜層最小距離增厚,降低血流信號,以便合理選擇清宮術治療時間。在超聲輔助下采用清宮術治療,能夠有效的避免盲目刮宮引起的子宮破裂、妊娠物殘留等并發癥的發生,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能夠對患者預后情況進行顯著改善。
綜上所述,超聲診斷應用在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妊娠患者中,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并在超聲指導下采用清宮術治療,可以顯著提高手術成功率,診斷符合率較高,在臨床應用中具有較高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劉玉敏,朱秀玲,李金英,等.超聲在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妊娠診治中的應用價值[J].河北醫藥,2013,35(03):342-343.
[2] 徐紅霞.彩色多普勒超聲對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妊娠的診斷價值[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4,22(02):816-818.
[3] 陳基強,劉欣友,李運芳,等.彩色多普勒超聲對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妊娠的診斷及臨床價值研究[J].醫學綜述,2013,19(14):2654-2655.
[4] ?陳曉華.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在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妊娠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32(30):816-817.
[5] 葉文琳,陳堅.彩色多譜勒超聲在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診治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3,27(14):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