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舒雅
[摘 要]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學前教育專業也不斷進行相應改革,“3+2+2”貫通培養模式能夠更好地培養學前教育人才,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要。音樂知識作為學前教育專業必備的知識技能,在當前的教育教學中效果并不是那么理想。本文先闡述“3+2+2”貫通學前教育專業音樂基礎能力的現狀,接著提出“3+2+2”貫通學前教育專業音樂基礎能力的培養措施,以便更好地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音樂基礎能力,促進其全面發展。
[關鍵詞]3+2+2;學前教育專業;音樂基礎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1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9)06-0068-02
隨著經濟一體化以及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音樂對幼兒發展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對于“3+2+2”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當前對音樂教育的研究有很多,這就進一步促進了學前教學音樂教育的發展。一些專家將音樂方面的教育理論和當前的現實狀況進行比較,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論體系,并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相應的改革,實現對幼兒教育的科學化、本土化。學前教育專業中教師素質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幼兒在音樂方面的學習質量,這就對學前教育專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在“3+2+2”的貫通教育模式中如何更好地對學前教育專業進行音樂培養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要注重加強音樂教育方面的改革,以此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當前音樂教育采用的方式比較多,呈現出多元化、科學化,培養多才多藝的人才已經成為學前教育的重點。面對教育教學中出現的這些問題,學前教育要進行改革創新,以此更好地滿足教學需求。
一、“3+2+2”貫通學前教育專業音樂基礎能力現狀
當前我國對學前教育比較重視,相關文件指出,要注重學前教育的發展,通過多種途徑提升教師素質,在當前經濟一體化和全球化發展的今天,幼兒音樂教育也得到了相應發展,受到了政府和社會的關注,教育教學的開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成立了專門的音樂管理機構,完善了相關法律法規,改變了傳統音樂教育無人管理的狀態,此外,涌現出一批較為專業的優秀教師,教師隊伍的擴大和素質的提升極大地促進了學前教育專業在音樂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績。還編制了質量較高的教材,以便在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中使用,也為就業發展奠定一定的基礎。此外幼兒園的相關領導和教師也認識到音樂對幼兒成長的重要作用,在幼兒教學中引進一些較為先進的理念,以此啟發幼兒在音樂方面的才能,促進幼兒全面發展。[2]當前幼兒專業音樂教育還處于起步階段,基礎相對薄弱,在實際教學中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體制不夠完善
當前招生體制不夠健全,很多學校在學前教育專業方面都開始不斷擴招,招生體制也不斷改革,學生一般需要通過考試才能就讀學前教育專業。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的考試完全按照文理科的性質進行招生,學生在入學之后不僅要學習理論方面的知識,還要加強音樂方面知識的學習,這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挑戰。
(二)教學目標有待明確定位
學前教育專業是培養學前教育的師資隊伍,是一門綜合性和實用性都比較強的專業,專業設置的目的就是培養高技能的相關人才。各個學校在學前教育音樂教學的目標定位方面都各抒己見,有的學校將學前教育音樂教學的目標定位為音樂專業的教學目標,有的學校則是按照素質教育的理念落實音樂教育目標,相對夸大了音樂教育所能夠發揮的作用。教學目標設置不準確導致最終課程設置不合理。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一般設置為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實踐課程等,專業課程中又分為核心的專業課程和技能方面的課程。在當前招生體制還不夠完善的情況下,學生缺乏音樂方面的學習基礎,學校能夠提供給學生的音樂學習時間相對較少,讓學生通過三年的學習時間就掌握音樂相關的理論和技能知識,這對于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調查顯示,學生在學習聲樂、舞蹈等課程之外,還會學習音樂相關的基礎訓練課和樂理課,這些專業課程的設置時間往往只有一個學期,學生能夠學習的知識相對有限,也就會導致學生的知識體系不完善。
(三)理論和實踐有待加強
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識基礎,但缺乏音樂知識,理論和實踐脫節的現象比較嚴重。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學習中教師不夠,在教學中由于學生人數比較多,不能很好地分辨學生是否掌握了正確的技巧。加之教學時間有限,教師不可能針對每個學生的情況進行教學。[3]例如在鋼琴學習中很多學生缺乏音樂基礎知識,對鋼琴也會感覺到陌生,這樣就給教師的教學帶來極大的難度。學前教育專業是要培養一線的教師,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能夠加強實踐訓練,涉及的課程內容比較廣泛。[4]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各個學科知識之間缺乏整合性,將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用于知識講解,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實踐練習,最終導致學生在實踐方面的能力不夠。在畢業之后學生很難適應實際的教學工作,不利于學生的持續發展。
(四)教材內容有待更新
在當前幼兒學前專業音樂教學中存在教材不統一的問題,教材內容相對比較專業,基本和音樂專業教材差不多,在深度、難度都比較高,這對于學前教育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學前教育專業的專家也會對教材進行相應的改寫,但是實用性并不是很大。很多學校還是選擇使用音樂專業的教材,只不過在此基礎上進行修改。教材的編寫往往存在相互抄襲的現象,音樂教學資源相對缺乏,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音樂教育的進一步發展,且不利于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
二、“3+2+2”貫通學前教育專業音樂基礎能力的培養措施
(一)注重生源質量的提升
學前教育專業教學中要注重提升生源質量,從根本上解決生源方面存在的問題,需要改變以往的招生方式。在招生時可以根據最終的培養目標和在就業方面的不同需求制定相應的考試內容。開展面試、鋼琴、聲樂等方面的考試,制定相應的標準。當學生的專業成績合格之后,再通過文化課的考試,將理論和技能相互結合,以此更好地招生。通過這種招生方式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此外,要制定和學校發展相統一的目標,音樂課程的設置要能夠和社會的發展需求和最終的就業取向相符合,以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音樂素養為目標。在有效的教學時間內讓學生掌握與音樂相關的課程內容,加強各個學科之間的聯系,以此提升教育教學效果。[5]
(二)注重課程目標的設置
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教學目標的設置要具體化,以此更好地優化教學效果。對培養目標進行相應改革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其持續健康發展,音樂基礎課程的學習要和自身專業特點發展相結合,體現出學科專業自身的特點。學前教育專業音樂基礎課程的學習是為了奠定基礎,為此,在教育教學中要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在實際教學中要考慮到學生是否具備學習音樂知識的基礎,以此強化知識之間的整合,盡可能地避免知識之間存在的重復,發揮學科自身優勢,將專業課程中有關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和音樂課程相互融合,在學習相關知識的同時,讓學生形成正確的音樂學習觀,以此更好地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
(三)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注重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為學生提供表演的機會和平臺。具體來說可以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例如文藝匯演、知識競賽、彈唱比賽、舞蹈比賽等,讓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讓學生養成傾聽的習慣,不但要傾聽音樂的相關知識,還要能夠傾聽周圍的聲音。音樂課程學習的各門專業課都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聽覺,除了要傾聽一些優秀的曲目之外,還要能夠結合自身學科特點,選擇相應的曲目進行欣賞,提升自身鑒賞能力的同時,還能夠強化音樂方面的理解和創新能力。[6]
結?語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學前教育專業教學中要意識到對學生進行音樂基礎知識教學的重要性,但是也要認識到當前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如體制不夠健全、教學目標比較模糊、教材內容有待更新等。為此,在音樂基礎教學中首先應該在招生方面進行改革,招收綜合素質比較強的學生。此外,要能夠根據具體的就業需求設置教學目標,以便更好地發揮知識教學的作用。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為學生提供可以展示自我的機會和平臺,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具體實踐中,不僅可以強化學生的知識,還能夠為就業奠定一定的基礎。在學前教育專業教學中還要不斷探索音樂基礎教學的措施,以便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
注釋:
[1]駱智慧.淺析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音樂素質培養方案[J].課程教育研究,2017(39):212—213.
[2]代亦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基本音樂素養培養[J].職業,2018(26):121—122.
[3]安?偉.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音樂基礎理論的重要性探究[J].黃河之聲,2014(17):84—85.
[4]劉?冰.學前教育專業音樂基本技能教學思考[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01):69.
[5]李曉瑩.高師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育現狀及發展走向研究[J].藝術教育,2015(09):129—130.
[6]張海波,邵東偉,姜東華,顏?英.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音樂教育技能的培養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24):160—165.
(責任編輯:劉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