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秀萍
本文旨在創新中職財會特色教學模式,將角色扮演法引入中職《基礎會計》教學中,以便更好的提升財會專業學生的全方面素養,來強化技能培養,突出就業導向。
《基礎會計》是財會專業入門的基礎課程,理論性強,內容學起來較為枯燥,導致教與學陷入了兩難的窘境。角色扮演法是一種情境模擬活動,能夠讓學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深入了解會計職責、《基礎會計》所描述的規定、要求,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能力與實際操作能力。從而讓《基礎會計》的知識得以融會貫通,學以致用,從而提高中職教育會計專業的教學水平與就業水平。
一、角色扮演法的概況
角色扮演教學法是由學生扮演某一職務工作人員,并實際操作職務工作,體驗擔任者的心理變化,總結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從中學習到專業技能與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是一種以行為作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旨在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圍繞互動、創新與全真模擬為原則,由教師在課堂中創建一個情景,分配學生相關角色人物,從而實際處理模擬職務工作中的問題,以此來達到對理論知識的靈活運用的目的。
二、中職基礎會計教學現狀
在《基礎會計》教學中依然面臨著許多問題,教學方式單一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之一。因為《基礎會計》是一門入門學科,是為后續學習會計實踐夯實基礎的理論性課程,因此在教學方式上,大多教師都產生畏難情緒,不知道如何變通與創新,所以依舊還是延續著傳統的教學方式——照本宣科、死記硬背。因此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方法,通過應用角色扮演法,讓教學知識靈活運用起來,提升學生會計實際操作能力。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設更多可供實踐的平臺與機會,從而提升中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實踐能力與理解能力。
三、角色扮演法在中職《基礎會計》教學中的應用
(一)角色模擬,強化學科間的聯系
比如說在講解到商品銷售的業務處理內容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較為完整的業務流程,該業務流程中所涉及到的角色包括業務員、銀行職員、客戶以及會計人員等,其中在角色模擬中,就會運用到《市場營銷》、《經濟法》、《商務禮儀》、《商務談判》以及《基礎會計》等學科的知識,運用到的專業技能有營銷技巧、稅務辦理、金融業務處理以及物流等。但是教師要理清教學重點,切不可本末倒置,在角色模擬中要突出《基礎會計》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將涉及到其他學科的知識在角色扮演中加入適度的內容,便于讓整個角色情境更加完整,在角色扮演中更富有邏輯感,人物角色更加豐滿鮮明,從而提升角色模擬的體驗感。
具體方法如下:
1.教師要對銷售業務流程進行一個全面的熟悉,設計好環節,明確解決問題與重難點。在課堂上先向學生講解收入、銷售、材料等相關理論知識,然后了解流程中所包含的角色以及角色所擔任的工作與職責。
2.劃分小組。一般5人為一小組即可,小組成員結構需要優中差搭配合理,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帶領學習能力弱的學生,促進全班學生共同成長。
3.分配角色
角色的挑選,教師應當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權,根據學生自己的喜好與擅長來分配角色,從中可以鍛煉學生的團隊協商能力與矛盾調解能力。按照銷售業務流程,我們可以分為5個角色:客戶、出納、會計、業務員以及財務主管。
4.角色扮演
教師要給學生創建一個盡可能真實的工作環境,設立模擬部門與崗位。因為要突出會計學內容,因此要將會計、財務主管以及出納作為模擬情境中的主要角色。在扮演過程中,學生需要共同合作才能完成整個銷售業務的流程體系。首先取得與審核原始憑證,然后進行會計的賬務處理,讓扮演者來分析應該填寫哪種類型的憑證、由誰來填寫、誰進行審核等。在填寫會計憑證的過程中,可以提升對數字與漢字熟悉的規范性與熟練性,并對填制會計資料的方式進行鞏固訓練。
5.評分標準
在成果展示完成后,需要建立良好及時的教學信息反饋機制與評價機制。現代的評分判定標準主要包括小組表演者的表演、知識的掌握、業務流程的正確與否、工作態度端正嚴謹與否等給出相應的的得分,并加以展示。比如在講解到利潤核算時,教師讓學生分別扮演一家店鋪的老板、顧客與會計人員,然后對會計人員如何處理店鋪商品在一個月內的銷售額、成本的核算與月度利潤的核算等表演的能力進行打分,考察學生對收入利潤核算的基本知識的掌握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扮演結束后,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進行經驗總結與分享,客觀對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的能力、對所學知識的應用進行評價。一方面是從學習效果方面進行評價,分為滿意與不滿意,讓學生總結與評價體驗扮演會計崗位角色時的感受或所學經驗與教訓;另一方面要看學生是否將所學的知識點與實際案例崗位要求結合起來,最終主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素質與實際能力進行打分。與此同時為了避免在日后開展角色模擬過程中“走彎路”,教師要給學生創設一個分享經驗的平臺,總結重難點知識,鞏固學生印象,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與總結知識的能力,增強集體榮譽感、加強人與人交流的培養,從角色扮演中學習到真正的會計人員的職業素養。
(二)角色倒置,增強知識的運用能力
在角色倒置教學法中,教師要及時轉換“編劇”角色,讓學生成為情境模擬的設計者,掌握角色扮演的主動權,增強創新意識與參與興趣。比如說學生自導自演了購貨的業務流程,每組4人,設置會計、出納、倉庫管理人員以及采購員崗位。業務流程是先由采購員拿著發票和購貨合同等,向財務部門索要支票,也就是發票和購貨合同為其提供的單據。出納對發票與購貨合同審核無誤之后,需要開出支票。產品購買成功需要入庫,要由倉庫管理人員對產品進行驗收,然后由會計對發票、支票存根以及其他單據做會計賬務處理。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學習,參考文獻資料、相關專業書籍、網絡等,確定崗位職責與業務流程。再比如說在模擬原材料購買中,學生根據內容涉及了四類角色,他們分別是買方倉庫保管員、買方會計、賣方倉庫保管員、賣方會計。他們分別擔任的工作是買方會計要對購買材料的業務進行處理,然后對原材料成本進行核算;買方倉庫保管員需要填寫原材料入庫單。賣方會計要對銷售產品進行業務處理,賣方倉庫管理人員要填寫產品出庫單。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可以清楚發現原材料結算是一種買家與賣家的往來結算,對買家而言是原材料購買,對于賣家而言是產品銷售。
這種情景模擬教學重在體現出教學的層次性,一方面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學習到專業的理論知識與解決問題的技巧,掌握各學科之間的內在關聯性。另一方面還要對財會工作以及職務進行一個深入與全面的了解,切實掌握會計事物,了解財會崗位的性質、職責與財會工作規范,從而為以后就業奠定基礎,在財會工作崗位上獲得更好的發展。
四、結語
中職教育要重視實踐與理論相結合,著重培養學生的技能水平與綜合素養。在中職財會專業教學中應用角色扮演法,增強學生主人翁意識,將就業作為導向,以實踐教學作為核心。切實提高中職財會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與綜合素養。(作者單位:莆田海峽職業中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