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設計是施工的主要依據,若作業階段發生設計變動問題,必然會造成成本變動。因此,若想實現成本的有效控制,必須要注重結構優化設計。現針對建筑工程結構優化設計和成本控制的關系,做簡單的論述,提出了建筑工程結構優化設計策略,為成本的把控提供了具體方法,共享給相關人員。
【關鍵詞】建筑工程;結構優化設計;成本控制;動態化
從建筑結構設計的內容來說,主要包括結構設計方案的確定、結構設計和施工圖的繪制、施工圖審核。在具體實踐中,注重結構優化設計,及時發現并且解決工藝技術和工程成本之間存在的矛盾問題,提出優化方案,對減少后期的成本問題,有著重要意義,因此需要高度重視。
1、建筑工程結構優化設計和造價控制的關系
建筑結構和造價成本的關系如下:1)設計方案和投資存在著緊密關系。設計的工程方案,其是否合理直接影響著項目投資。一般來說,高質量的設計方案可最大程度上節省建筑材料,除了能夠保證建設質量外,還可以減少投資額,保證工程的經濟效益。2)設計過程和造價成本存在著緊密聯系。確定建筑結構設計方案后,要進行經濟性分析,保證細節設計的科學合理性,實現造價成本的有效控制。3)設計質量和造價的關系。從當前建筑工程建設實際來說,常見質量事故,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究其原因,其和設計質量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為實現工程造價的控制,必須要做好設計質量的把控。開展工程建設作業前,要做好工程整體策劃,即建筑結構設計。在設計時采用哪種結構形式或者基礎型式等,都需要體現在設計圖中,為后續施工作業的開展提供依據。為實現對設計階段的成本控制,必須要做好結構優化設計,其為造價前期控制的主要環節。以某建筑工程為例,展示工程建設前需要進行的工程前期策劃,如表1-2所示。表1-2主要給出了建筑結構相關參數。在進行建筑結構設計時,必須要做好整個項目成本估算,以保證工程施工質量為基本前提,同時實現對成本的有效控制。通過優化結構設計,實現對造價成本的控制。
2、建筑工程結構優化設計對建筑造價成本的影響
2.1 形式的影響
結構優化設計中所選擇的形式,其對造價成本有著極大的影響。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1)結構形式。選擇的結構形式,其對建筑工程成本有著決定性影響,具體體現在經濟性以及美觀性方面。在結構設計環節,要嚴格按照規定要求,做好結構設計主體功能的把控,保證結構的安全性以及穩定性,優化結構形式,進而減少額外投資。2)基礎形式。一般來說,地基構造包括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若使用天然地基,那么能夠節省很多人工加固工程,進而工程量會比較少,能夠實現對成本的有效控制。不過天然地基需要具備不錯的地質條件,如果產生地基構造和構造設計的矛盾,則必須要采用復合地基,來確保結構的穩定性。在設計時要綜合分析,優選地基形式,保證質量和造價。
2.2 柱子的影響
從建筑結構對工程造價的影響角度來說,具體體現如下:1)墻柱。設計的墻柱方案,其影響著建筑造價成本。一般來說,建筑結構以剪力墻為主,除了要滿足基本使用要求外,還必須要做好造價的控制。通過合理控制柱子的間距,合理使用材料,進而實現對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1]。2)梁柱。通常來說結構設計中的梁以及柱截面尺寸設計方案質量,其對建筑總體造價成本有著很大的影響。開展結構設計,必須要嚴格按照施工標準,做好梁柱構件的綜合考量,通過調整尺寸大小,實現對配筋率的控制,進而把控材料的使用量,實現造價控制目標。
3、建筑工程結構優化設計對建筑造價成本影響的應對策略
3.1 引入BIM技術
設計階段作為建筑造價成本控制的重要環節,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技術手段和方法加以把控。在具體實踐中,引入BIM技術,將各個專業集中在設計平臺上,實現協同化設計,進而保證造價成本的合理性。應用BIM軟件的模擬分析功能,對建筑工程結構性能進行分析,比如抗震分析等,進而優化結構設計,能夠減少后期設計變更,實現造價變動風險的事前控制。除此之外,利用BIM模型各類信息,對比分析不同方案的工程量,估算工程成本,優選設計方案,對強化對工程造價的控制,有著重要的意義。總的來說,設計階段引入現代化技術,優化建筑結構設計,對強化成本控制,有著很大的幫助。
3.2 健全結構設計機制
目前,建筑工程實踐中產生的各類問題都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行業內缺乏完善的結構設計系統,同時行業規范不夠完善,使得建筑結構設計常見各類問題,影響著建筑工程造價。因此,需要積極構建相應的建筑工程結構設計機制,運用規范的行業標準以及操守,保證建筑結構的質量。除此之外,要注重更新和完善設計系統行業體系,全面反映市場情況,抓住行業發展趨勢以及熱點,融合高新技術,提升評定標準。運用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做好設計方案的預判以及評估,保證建筑結構設計方案設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最大程度上減少重復設計,進而實現對工程造價的控制[2]。
3.3 實行限額設計
構建完善的建筑結構設計機制,遵循行業標準以及規范,開展建筑工程結構設計,可依據規定以及標準等來選擇相應的設計方案,同時不斷地優化建筑工程設計方案。在建筑工程結構設計中,實行限額設計制度,也就是確定建筑工程時利用工程造價手段確定各部分的投資比例進行工程設計以及收費。限額設計的實施,主要是通過強化對各部位資金的有效掌控,實現專款專用,進而保證投資方能夠做好設計全過程的把控,同時做好設計不合理以及不現實部分的修正,最大程度上優化資源配置,減少設計投入比例,實現成本控制。
3.4 提高建筑工程結構設計質量
在建筑工程造價管控中,設計階段要以把控設計質量為重點。因為建筑結構設計方案的質量,其對工程項目質量起到把控作用,直接影響著后期工程造價成本。從當前實際情況來說,很多建筑工程只注重后期施工的質量把控,忽略了設計質量的控制,不利于后期施工階段的質量把控,極易引發各類問題,影響著工程造價的控制。因此,開展建筑結構設計時,必須要做好設計方案質量的把控,不斷優化和完善建筑結構方案,保證其科學合理性,避免施工階段出現質量問題。在設計的過程中,做好細節的把控,比如構件尺寸大小等,有效把控建筑結構設計和工程造價的關系,強化對梁柱等的設計把控,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3]。
結語:
綜上所述,建筑結構設計對成本控制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要做好嚴格的把控。在具體實踐中,通過引入BIM技術;健全結構設計機制;實行限額設計;提高建筑工程結構設計質量等措施,做好工程造價的控制。
參考文獻:
[1]段陽萍.探究建筑結構設計對建筑造價成本的影響[J].山西建筑,2018,44(19):207-209.
[2]陳勇.建筑工程結構設計現狀分析及發展趨勢探討[J].住宅與房地產,2018(12):58.
[3]董云.建筑結構設計階段優化工程造價成本的方法及對策[J].四川建材,2016,42(04):260+262.
作者簡介:
曹根萬(1973.8-),本科,工程師,工作方向:工程建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