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麗
【摘要】土地資源作為不可再生資源之一,對于積極促進我國社會與經濟的長期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雖然我國土地面積遼闊,但由于人口基數大,人均土地面積相對來說還是較為匱乏的。加之,我國當前對于土地管理的整體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而相關的管理理念與意識還未達到與時俱進的程度,使土地利用率不高、可持續發展能力也略顯不足。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土地資源管理與現實需求之間的矛盾與日俱增,亟需得到有效緩解與改善。因此,本文立足于我國當前土地資源管理現狀,提出了若干條優化建議與合理化措施,以期能從土地資源管理實際情況出發,大力提高該資源的利用效率,切實實現土地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
【關鍵詞】土地資源;可持續發展;管理現狀;優化措施
1、我國土地資源管理工作現狀
1.1土地資源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我國土地資源的管理實際近況中,由于管理機制尚未完善,且監管部門對于土地管理也缺乏足夠的重視與清晰的認識,使具體的管理工作在執行過程中難以保障完整性與執行力度,這樣一來就使土地資源管理面臨一系列的問題,尤其在保障土地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上難以切實的實現,推進工作也顯得后勁不足。
1.2土地資源利用率有待提高
近年來我國工業經濟在科技的不斷進步下得到了大力發展,為了進一步擴大工業經濟增速,部分地區侵占耕地面積用作工業用途,導致我國耕地面積不斷減少,可以用于建設的用地面積也逐年遞減,也使我國土地資源有效利用率亟需得到提高。尤其在農村地區,年輕勞動力進城務工使大量優質農田荒廢,以及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農作耕地被更改用途,不但嚴重影響了正常的農業生產,還使耕地質量下降。究其根本還在于我國相關土地監管部門對于土地資源利用的監督管控力度不足,使得土地資源的長遠規劃無法與當前形勢相結合,最終導致土地資源利用率普遍較低的現狀,可持續發展也就失去了深入基礎。
1.3土地污染嚴重
我國當前土地資源管理的一個重點難題是土地資源流失與污染問題。土地流失不但威脅著當地居民的人生財產安全,還嚴重威脅到土地質量的下降。另外,對于化肥農藥的濫用也使土地資源質量遭受了難以扭轉的損害,需要較長的時間、投入大量的資金才能改善。加之一些污水雜質排放的工廠,無視我國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隨意排放,也使土地資源質量遭受到嚴重的惡化。
2、實現土地管理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措施
2.1改善土地生態環境,為土地資源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土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需要以保護為前提,同時邊開發邊保護,在為農業與城鄉建設的土地供應提供保障的前提下,將土地資源的保護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搭建適宜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土地資源生態環境與利用準則。首先,要保證當前土地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減少土地流失以及提高利用率,并在大力控制已存在荒漠化趨勢的土地面積持續增長的同時給予優化,最大程度的使不適宜耕地與其他經濟用途的土地資源得到有效的治理與改善。為土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力保土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2控制建設用地總量的同時提高城鎮化水平
適當的增加城鎮土地面積,推動鄉村城鎮化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國當前土地資源利用情況在城市地區閑置較多,且容積率低;而農村地區在大量勞動力入城務工形成空心村后,可以置換出大量的農村居民用地。只要嚴格將城市新增人口控制在規定規模內,農村按人口減少等額比例來降低農村建設用地,就可以使兩者之間實現平衡。另外,將城鄉建設用地控制在建設用地總量范圍之內,做好城鄉建設用地的資源整合,加以結構調整之后還可以節約出大量的建設用地與農用土地。因此,做好建設用地總量控制即是解決我國城鎮化建設用地矛盾的主要途徑,也是為農用耕地提供保護,同時提高土地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措施。
2.3加大相關專業人才引進與培養
積極引進與培養專業人才,投入到土地管理的具體矛盾與問題中,相關工作人員還要認真嚴謹的對待自身的工作職責,落實各項土地變更以及覆蓋面積增減相關的調研工作。另外,還要加快對全國范圍內農村地區的土地調查工作,準確無誤的統計各類數據,為土地資源管理工作打下堅實的數據基礎。與此同時,還要結合土地調查的基礎數據對土地資源進行深入的評估,大力推行集約化土地利用策略,為土地經濟以及土地市場的長期、健康的可持續發展搭建起良好的大平臺。
2.4加快土地資源管理信息化管理進程
我國當前的土地可持續發展理念與意識還尚未成熟,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還需要通過實踐經驗的不斷累積與技術、管理模式的創新來切實提升土地資源管理綜合水平。加快土地資源信息化管理并給予足夠重視,對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達成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我國土地資源管理部門要將信息化建設提上議事日程,采用數據信息化技術來豐富與完善土地資源管理體系,提高相關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率。首先,搭載當前發展較為成熟的信息技術來加強數據采集、分析與應用方面的能力,結合各個地區的實際情況將信息技術與實踐工作充分融合。其次,在實現土地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中,對管理模式不斷摸索與創新,尤其要對土地資源相關調研評價、資源覆蓋面積變化等指標進行密切的關注與重點研究,大力引入新技術與管理措施,切實提高土地資源可持續發展戰略部署的可行性與運作效率,使相關管理工作能最大化的發揮積極促進的職能。采用科學合理的技術措施,切實提高土地資源信息化管理水平,使土地資源管理工作事半功倍。
結語:
我國土地資源總量較大,但人均用地量及耕地嚴重不足,使土地資源管理矛盾日益突出。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要想有效解決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矛盾,就必須打下堅實基礎,做好相關的管理工作。采用科學合理的措施構建、完善土地資源管理制度體系,同時以“先保護再開發,邊開發變保護”的宗旨來合理利用與規劃現有的土地資源,通過有效切實的措施解決阻礙土地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及障礙,積極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的穩定、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婉.基于土地生態倫理的欠發達地區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5(36):263-264.
[2]苗奇.探討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及管理[J].山西農經,2016(10):44.
[3]姜志德.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概念的理性思考[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04):57-61.
[4]李秀娥,李穎.實現土地集約節約利用路徑分析[J].吉林農業,2017(2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