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主要資源,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是國家發展的根基。實現對土地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這是關系到國民的根本利益,關系到國家的發展進步,這必須要引起各級部門的高度重視,我們要從上而下地形成共識:建立健全用地制度,這樣才能實現用土地資源的可持續開發與利用。本文探討了關于我國土地資源管理可持續發展對策的思考。
【關鍵詞】我國;土地資源管理;可持續發展;對策;思考
土地資源是人們實際生產生活中的重要組成元素,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核心資源。當前,開展土地資源管理工作時,應全面滲透可持續發展戰略,建立完善的資源配置系統,以求將土地資源經濟效益充分凸顯出來,以促進國家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
1、我國土地資源管理可持續發展的現狀
1.1 耕地數量急劇減少,土地資源浪費嚴重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多,對土地資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斷上漲。我國的土地資源數量有限,地區對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缺乏合理規劃,造成土地資源被浪費的現象十分嚴重。此外,我國的城市和農村都在大規模地填溝伐木和興建住房,但因為初始規劃不合理或者施工質量不過關等因素的影響,一些建筑在投入使用后不久就被拆除,這些被拆除建筑所占用的土地一般都很難再進行農業種植,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土地資源的浪費。
1.2 土地質量下降
受到了錯誤觀念的影響,大部分農業種植人員在進行作物種植的時候只是一味的注重收成,對于土地的保養和維護投入不注重,大部分土地的礦物資源也在不斷地流失,這種重產出輕投入的觀念在很大程度之上嚴重的破壞了生態環境,最終使得土地質量下降,降低了土地的生產力,長此以往,不但造成作物減產,還加快了土地的貧乏速度。
1.3 土地荒漠化問題嚴峻
當前,我國生態環境破壞嚴重,導致耕地面積在逐步銳減,最終使得土地資源發生退化現象。部分地區存在著過度放牧、濫砍濫伐現象,這都會成為土地荒漠化出現的主要原因,勢必會阻礙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最終影響我國經濟的全面發展。
1.4 人均土地資源數量少
雖然我國的土地總面積位居世界前列,但是,由于我國人口眾多,部分土地難以用于農業種植,耕地面積有限,用于農牧業的土地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耕地墾殖率達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甚至達不到部分亞非國家的水平。隨著我國人口的進一步增多,以及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的后備資源極其缺乏的問題將會越來越突出。
2、關于我國土地資源管理可持續發展對策的思考
2.1 加強對土地資源管理的法制建設
由于土地資源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國家機關單位應該加強對土地資源的控制,并通過土地立法以及制定土地資源使用監督的制度來對其管理進行加強,從而保證土地資源管理的可持續發展。與此同時,政府部門需要對土地資源進行合理的規劃和宏觀調控,對城市建設用地和農業耕地之間的矛盾進行調節,從而使土地資源得到有效的開發和利用。
2.2 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現土地資源的“持續、高效、科學”利用。
在土地資源管理中,相關部門必須站在“人口、資源、環境”三大要素協調發展的角度,科學、合理安排不同行業、領域用地方面的工作,比如,時間、用地程度、用地規模,為順利實現土地資源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利的保障。具體來說,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必須具備大局意識,以中央的大政方針、工作重點為基點,結合各地區實際情況,合理編制土地總體規劃,將其落到實處,避免形式化,制定操作性較強的規劃方案,必須包含多方面的內容,比如,規劃具體任務、重點項目,使其更加全面、客觀。此外,工作人員要全面、深入分析和土地資源管理相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機制”,借助土地總體規劃,有效解決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確保土地規劃工作順利開展,“持續、高效、科學”利用已有的土地資源。
2.3 優化土地結構,提高其經濟效益。
在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方面,工作人員要從不同角度入手,充分利用非耕地土地資源優勢,優化調整農業用地整體結構,根據地區各方面情況,大力種植適宜的經濟作物,逐漸優化完善用地整體結構,提高土地資源的經濟效益,避免出現各種問題,比如,資源浪費、結構失衡,有效遏制土地資源利用中出現惡性循環,實現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改善周圍生態環境。在此基礎上,相關部門要積極引導城鎮的健康發展,這是因為關乎城鎮土地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以及土地綜合效益地提高,能夠為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帶來不可忽視的正面效應,促使各地區土地乃至生態環境處于良性循環中。
2.4 重視對土地資源質量的維護工作
若要對土地資源質量進行有效的維護,必須要以積極的態度去進行管理,針對目前土地資源出現的植被破壞和荒漠化問題,應該采取相應的治理措施對其進行處理,同時,還應該加大對土地資源質量維護的投入,以使土地資源的現存嚴重問題得以減輕。持此之外,對土地資源的管理還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措施,重視土地資源破壞的人為因素,對于造成土地資源質量破壞的人為因素,應對其進行嚴懲。
2.5 強化公民用地意識
公民在享有使用土地資源權利的同時,還需要履行保護土地資源的義務,對土地資源進行使用的過程中,公民必須堅持科學合理的方法對其進行使用,對于一些耕區、林區、牧區,需要進行合理的開發和利用,并在利用的同時注重環境的保護。
2.6 通過先進的技術手段來對土地資源進行管理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土地資源的管理工作已逐步走向網絡化管理,以往傳統的管理方式已經過時,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對土地資源進行管理,能夠提高管理的質量和效率,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使用先進的科學技術還能夠提高生產力,使土地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得到進一步的加強。
總之,在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過程中,一面土地資源緊缺,一面土地資源的浪費,一面對土地無序開墾,一面對土地拋荒棄種。土地資源可持續發展管理是資源與環境持續性和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和物質基礎,是解決人類當前面臨重大問題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王艷華.我國土地資源管理可持續發展對策思考[J].科技經濟導刊,2017(18).
[2]孫艷秋,劉曉東.強化城鎮土地資源管理 提升土地資源利用率[J].吉林農業,2018(23).
作者簡介:
楊佃余,山東省莒南縣國土資源局,山東臨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