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海麗
【摘要】傳統公共基礎工程的建設往往由政府機構承擔主要的資金投入,不僅加大了政府部門的財政負擔,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基礎設施的建設效率。與此相對應的,特許融資項目(PPP)作為公共基礎項目的特殊建設形式,將政府的原有財政壓力轉移到多方機構上,成為了公用事業管理機制的重要發展方向。通過全面造價,加強PPP工程的質量管理,管理部門可以在確保項目資源科學配置的基礎上,對影響建設的風險要素進行全面管理,以保證公共設施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全過程造價;風險控制;團隊管理
PPP工程建設的造價管理重點在于對資金、項目資源的科學利用,一旦出現超出項目預期的風險或在建設過程中出現突發問題,需要承包單位及時進行風險管控,并根據相關協議、規定由承建單位、相關企業承擔風險。在此基礎上,PPP項目應該具備一定量的資金儲備,并結合全面造價管理,降低項目整體的建設風險。具體來講,PPP項目的全面建設造價包括全過程管理、全要素管理、全風險管理以及全團隊管理四方面的造價管理內容。
1、PPP工程建設項目的全過程造價管理
全過程的PPP項目造價建設管理是指在項目開展的初始階段,對建設全過程的設計階段、實施階段及相應的技術規劃管理階段等造價內容進行全面統計。通常情況下,為了更好的對造價內容進行管理、調整,可以將其細致的劃分為五個階段,可以用公式的形式表現為:C=C1+C2+C3+C4+C5。各種階段的造價管理內容有所差異。其中,C1主要是指項目整體初期設計造價相關的內容;C2階段的造價管理是指設計階段相關項目的內容;C3是指項目建設圖紙設計階段的造價內容;C4包括投標階段的造價管理內容;C5則是指施工建設方案實施階段的所有造價內容。在項目實施的全過程中,無論是處于那一階段都需要對項目投入的資金進行造價管理,以便對不同階段的人力、物力資源進行全方面的統籌,合理的對項目資源的配置進行調整,保證PPP項目能夠順利建設。
與此同時,在PPP項目的具體建設階段,為保證標底造價管理的客觀性、有效性與科學性,需要建設人員結合當地的發展情況、政策規范與實際需求,嚴格對標書進行審核。如果標書造價偏高,不僅會造成項目資源的不合理浪費,也可能導致企業出現虧損問題;而一旦標書的造價偏低,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極有可能發生偷工減料的情況,從而出現一系列的技術管理、操作規范等方面的問題,降低PPP項目整體質量,埋下安全隱患。標書的造價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全方面的造價管理,因此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需要技術人員提前做好數據信息的分析工作,對理論數據、實際數據之間的差距進行來源分析,確定合理的造價選擇范圍。
2、PPP工程建設過程中全要素的造價管理
影響PPP工程造價的因素很多,因此,如果僅僅按照項目設計及相關規定進行造價管理,實際項目建設的效果很難達到預期。為此,通過對全要素造價的控制,能夠有效提升造價管理質量:首先,要對影響建設效率的要素進行分析、控制;其次,針對可能發生的造價問題,要制定相應的管理方案,加強成本要素管控力度的同時,對影響工期的突發問題進行全面管理;除此之外,管理人員與技術人員還需要對工程進行階段性質量檢測,對影響建設質量的不確定因素進行合理控制。
3、PPP工程建設過程中全風險的造價管理
在開展PPP項目的過程中,涉及的造價管理風險包括技術相關的風險管理以及建設過程中的造價風險。
3.1 工程技術層面的造價管理風險
所謂技術風險指的是在項目生產的各個階段中或是生產運營方面所面臨的一些突發狀況,包含三方面的含義:一是由于設計不當而導致的技術風險,比如設計內容的不科學或是在選擇的不規范等,沒有結合當地的地質狀況就進行盲目的施工等因素的制約;二是由于施工原因等所帶來的技術風險,比如施工方案的不科學化、施工安全措施不合理或是施工技術方案存在誤區等因素的制約。
3.2 工程建設層面的造價管理風險
建設風險具體表現如下:一是按期完工風險,在PPP項目建設期間,施工承建方因為各種因素的制約使得工期不能在既定的時間內完成所帶來的項目建設風險;二是成本超支風險,施工承建方由于設計內容的臨時更改或者其他因素的干預使得項目成本的實際費用超過預期所帶來的一些不利因素的干預。全風險要素的控制本身也是一種較為獨立的項目控制活動,在施工的過程中做好風險的控制管理工作可整個項目的風險盡可能的降低。
4、PPP工程建設過程中全團隊的造價管理
PPP工程的整體組織機構是由不同的工作團隊構成的,隨著項目的開展,工程造價的管理涉及的內容也不斷的細化。因此,基本的項目融資組織不僅包括相關政府機構,還包含項目主管單位、設計單位、承建單位、供應方、管理運營機構、保險公司、使用產品或服務的用戶以及股東等團隊。項目在進行到不同階段時,參與的團隊、機構也有所不同,這種對團隊的細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工程建設的專業性,確保項目造價管理效率。因此,在造價管理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實際施工情況與不同的團隊配合,保證施工流程的規范性。
結語:
為確保PPP工程的實際建設效率與施工質量,應該從整體的角度提升全面造價的管理水平。針對當前階段項目造價模式單一、管理不同步、建設流程不規范等問題,相關管理單位應該結合全過程造價、全要素造價、全風險造價以及全團隊造價方面的管理內容,制定具有針對性的造價管理規范,及時解決造價管理過程中的實踐問題,在保證PPP項目建設質量的同時,為我國公共基礎建設行業的現代化發展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徐里迪.淺談PPP工程建設項目采購招標費率合同模式下的政府投資評審全過程造價控制與管理[J].知識經濟,2018,No.463(10).
[2]馬躍龍.淺析PPP融資模式在我國鐵路建設中的運用[J].鐵路工程技術與經濟,2017(2).
[3]管海龍,章恒全.基于委托代理理論的PPP模式效益及參與人行為分析[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