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兵
【摘? 要】信息技術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產物,其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它也是推行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教師要從教育改革要求出發,結合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需求,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案,將信息技術引入到課堂中,為學生提供新型的學習途徑,幫助他們樹立正確語文觀念的同時有效提升綜合能力培養效率。本文結合小學語文教學現狀,探究如何有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
【關鍵詞】小學語文? 信息技術? 興趣激發
隨著教育改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逐步深入,傳統課堂模式已經滿足不了學生核心素養發展訴求,尋求新型教學模式成為了當下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務。教師要明確信息技術對現代小學語文教育創新的促進作用,用合理的方式將其導入語文課堂中,設計多樣化的語文教學方案,使得學生能在短時間內融入探究活動,主動發掘自身語文知識框架上的缺陷,及時作出調整彌補,防止他們在下階段出現類似問題。信息技術的正確的使用為小學語文教學開展帶來了不竭動力,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體現學生課堂主體地位
新課改的本質要求是體現學生課堂主體地位,但是在傳統小學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被以往觀念局限了視野,認為小學生缺乏辨別能力,不能區分哪些知識點對自身發展有益,所以長時間使用理論灌輸的方式為講述理論知識,忽視了信息技術積極作用的發揮,導致課堂變得枯燥乏味,學生對語文學習也產生抵觸心理,很難提升探究效率。因此,教師首先要做的是扭轉本末倒置的課堂師生關系,借助信息技術全面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營造自由寬松的課堂氛圍,有效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教師在使用信息技術體現學生主體地位時要注意方法,不能盲目導入,首先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想法,要走到學生群體中,以溝通交流的方式了解不同學生的相應訴求,將其作為教學方案設計參考,保證信息技術使用時針對性原則的有效體現;其次明確自主學習目標,要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指明探究方向,保證學生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較好地完成知識點積累任務。合理的信息技術使用拓展了學生語文知識獲取方向,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有積極作用。
例如,在進行《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的教學時,我會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有效體現。教學開始,我會先使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段《小蝌蚪找媽媽》的動畫視頻,將學生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為下階段教學做好鋪墊。接著我把涉及的生字等知識點在投影上呈現出來,并且附上相應圖片,要求學生結合圖片自主學習相關內容。我將課堂剩下的時間交給學生自由支配,全面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學生在相對寬松的學習氛圍中參與熱情被有效激發,會主動利用圖片和視頻等素材加快理論知識理解記憶速度,這也是我想看到的結果。教師要處理好師生關系,使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效果,有效優化綜合能力。
二、創建語文學習情境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受到時間和空間等因素影響,創建的情境始終不理想,導致情境教學質量不佳。但是信息技術的出現打破了這些限制,能在課堂中模擬貼近語文知識點的具體場景,將這部分內容具體呈現在學生面前,降低了理解記憶難度,也有效提升了學習趣味性,使得學生更加投入到情境探究中。現代小學語文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創建的情境形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多媒體情境,將抽象的語文知識以圖片或者視頻的形式展示出來,激發學生好奇心的同時有效培養語文學習興趣,轉變對語文科目的固有認知;二是生活化情境,借助信息技術將語文課堂和生活實際串聯起來,為學生提供貼近日常生活的學習平臺,在充分生活氣息的氛圍下明確語文積累的必要性,并且能提升知識點運用水平,符合學生發展要求。教師要花費時間對語文情境創建方案優化創新,將信息技術的積極作用全面體現。
例如,在進行《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的教學時,我會使用信息技術創建生活化情境。課前我給學生布置了一個任務,用手機拍攝生活中環境污染的圖片,帶到課堂中分享。接著我使用信息技術將學生拍攝的圖片在投影上展示出來,由于圖片中的內容都是和學生日常生活有緊密聯系的,幫助完成了情境創建任務。最后我會提出本堂課教學要求:在生活化情境閱讀整篇文章,闡述自己對環境保護的想法。生活化情境的有效創建轉變了課堂氛圍,學生學習態度發生了明顯改變,會和同學交流,分享學習心得,相互幫助,互相促進。情境教學法的有效使用向學生展示了信心技術的作用,對學生語文學習水平提升也有促進效果。
三、語文教學課外拓展
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培養只通過課堂教學是完成不了,適當的課外拓展也十分必要。教師能通過信息技術,將課堂學習和課外拓展串聯起來,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消化理解當所學內容,并且將其轉化為自身知識儲備,提高下階段核心競爭力。教師可以創建線上學習平臺,將課件上傳到平臺上,鼓勵學生根據具體課件內容進行課外探究,加深記憶理解,讓學生更輕松地完成語文綜合能力優化任務。
教師可以將線上學習平臺分為幾個版塊,第一個版塊是學習版塊,將必要的課件上傳在這一版塊,指明課外探究任務,保證學生課余時間利用率;第二個版塊是分享版塊,將學生和家長組建一個群,提供交流分享平臺,相互幫忙解決難題;第三個版塊是評價版塊,將師生評價、生生評價和家長評價這三部分,分別從教師、同學、家長這三個角度進行評價,分析課外拓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
【結? 語】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點,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方案,引導學生融入探究活動,不斷充實自身知識儲備的同時全面提升語文綜合素養。信息技術的出現為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新的活力,能讓學生正確定義自身在課堂中的位置,保證他們在未來生活學習中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謝秀麗.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7(53)
【2】楊玉萍.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結合探究【J】.新課程(上). 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