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梅
【摘? 要】初中散文在語文課本中占很大的比重,是教師教學語文閱讀的一部分,散文閱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培養學生審美能力以及審美情趣,還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書面寫作能力。散文閱讀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理解“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道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切勿追求教學進度,避免學生漏掉關鍵的知識點,教師追求教學進度也是為了高效教學,但要注意教學方法,達到真正的高效教學,避免欲速則不達的情況出現。本文針對初中散文閱讀有效教學作出以下研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 有效教學? 散文閱讀
散文教學,大部分教師都是固定的方法,讓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閱讀,教師再簡單地對文章進行解讀,對文章段落進行分析,分層,講解段落結構,再簡單概括段落大意,理解文章內容,讓學生摘出文章中的好詞好句,讓學生對整篇文章內容作出總結。這樣的教學模式對學生學習散文沒有多大幫助,甚至讓學生反感學習散文,因為這種教學方法很枯燥,很乏味,讓學生的思想受到束縛。教師對散文閱讀教學沒有真正理解,從而在教學方法上出現了問題,這樣的教學方法不能讓學生真正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情感,對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沒有多大提升。
一、初中散文閱讀教學的特點
教師在研究初中散文該如何教學時,首先要探討初中語文教學的特征,為即將探討的初中散文提供一些線索。初中語文閱讀材料的特征明顯,從當前的部編版上看,文章所要表達的主旨很明顯,無論是教材還是文章內容及結構,都是非常明顯的,這樣的文章有利于教師制定教學方案,也能讓學生更好的學習散文,初中語文還有這樣的特點,閱讀材料具有廣泛性。隨著教育的改革,很多基礎的課程不斷推進,讓學生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初中語文教學模式也得到解放,教師以此為切入點,引入與時俱進的教學模式,解放了課堂,將課堂翻轉。因此,語文閱讀教學上呈現出多姿多彩的教學模式。
例如,在八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材中,主要表達的是人與自然關系及人與人之間情感。散文以語言簡潔為主,用簡潔的特點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文章圍繞作者思想情感展開,讓學生在閱讀散文中對生活有一個新看法。語文教材中也有詩歌,名著及中國許多的古典小說,還有許多的詩詞,這些大部分都是以散文的方式呈現,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眼界,也能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散文閱讀有利于學生開拓視野。許多中國古典小說都具有散文的特點,而小說的特點也占一部分,將小說與散文的特點在同一篇文章中表現出來,把文章內容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也學到了很多知識,幫助學生對散文及小說的理解。
二、針對散文類別做出有效教學方法
散文種類有多種,大致分成記敘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議論性散文三種。教師要根據不同類型的散文作出不同的教學方法,有針對性的教學,避免無效教學,同時,教師在講解敘事性散文時要了解該種散文的特點,從語文教學角度看,散文閱讀教學,尤其是敘事散文閱讀教學要立足于自身體系與特點,這樣才能達到散文閱讀教學目的。敘事性散文,從文學體裁上看,敘事性散文是散文中重要的一個分支,敘事性散文同時具備了散文與記敘散文的特點,總的來說,敘事性散文有自己的故事情節及情節發展特點,與其他的散文不同。
例如,在初中語文課本中,朱自清的《背影》就是篇敘事性散文。這篇散文主要表達的是父子之情,教師們都知道,散文的語言比較簡潔,而朱自清的《背影》也是如此,沒有運用更多的修辭手法,沒有華麗的語言,也沒有比較戲劇的語言。樸實的語言是敘事性散文的特點,也是敘事性散文在語言方面表達的特點,敘事性散文的目的就是抒情,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寫成一篇文章,作者通過文章內容來傳遞思想情感,在這過程中散文語言簡潔的特點也得到了表達。敘事性散文又分為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不管是直接抒情還是間接抒情,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是不會改變的,教師可以在今后的教學模式上以此為切入點。
三、散文閱讀著重注意作者背景,提高閱讀能力
一篇文章的作者是學生學好該文章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因為很多作者在寫文章時都是以自己為素材,將自己所見的表達在文章當中。大部分教師在教學散文閱讀時,都忽視了文章作者,或者是講作者一筆帶過,沒有做深一步的講解,導致學生在理解文章內容是不能抓住關鍵,對文章主旨理解不夠。因此,教師在教學一篇文章時要注意該文章作者,同時要讓學生了解作者生平的事跡,這樣對學習文章有很大幫助,教師還要讓學生了解作者當時的社會背景,知道作者在什么樣的背景下將這篇文章寫作出來的及如何表達文章主旨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
例如,在學習魯迅的《朝花夕拾》一課時,首先,教師讓學生初步了解魯迅先生的生活背景,魯迅先生的作品有哪些,再讓學生在筆記本中記下。魯迅先生的原名是什么,后來又改為什么,了解魯迅先生當時的生活背景。教師也要準備關于魯迅先生的資料,在課堂上對魯迅先生作仔細的講解,對魯迅先生當時的生活背景進行分析,講解魯迅先生生活在怎樣的一個大環境下,同時,也要對魯迅先生的性格進行分析,這有利于學生在閱讀魯迅的作品中能快速的抓住文章主旨。教師在課后也要讓學生主動的閱讀魯迅的作品,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同時也提高了散文閱讀的教學,達到散文閱讀教學目標。
【結? 語】
初中散文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難點,雖然散文語言簡潔,但教師在教學散文時要考慮到種種因素,要對文章作者進行分析,還要分析文章結構及內容。學生在學習散文時也有難度,但散文閱讀的教學方法有很多種,教師只要圍繞教學目標展開,就能采取好的教學模式,也能引入先進的教學方法到課堂中,對散文閱讀教學進一步的講解,學生也能根據教師的教學方法更好地學習散文。散文只要表達的是作者的思想情感,學生與教師只要抓住這點就能理解散文真正的含義。所以,教師應該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對散文教學,學生也能更好地理解散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更精確地抓住散文閱讀的重點。
【參考文獻】
【1】羅賢華.探析初中語文散文閱讀的有效方法【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6
【2】薛禮橋.初中語文現代散文閱讀教學的優化策略初探【J】.課外語文(教師適用),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