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潔
供應鏈指的是由原材料到消費者或者用戶之間一系列的環節統稱,供應鏈管理則是在供應鏈運行過程中進行充分的規劃設計的體系。隨著社會的發展,市場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基于供應鏈管理的第三方物流也開始蓬勃發展。第三方物流是指在運輸過程中的中間人,一般中間人的作用就是在有保障的前提下對雙方進行服務。本文簡要分析了供應鏈管理為基礎的第三方物流發展的現狀和問題,以及第三方物流的管理策略。
一、基于供應鏈管理的第三方物流現狀及問題
我國第三方物流發展現狀還是比較落后的,其中的因素有企業信息化跟不上發展、物流技術方面的落后以及供應鏈產業一體化水平不夠等原因。
就企業信息化跟不上發展這一點來說,因為受慣性思想所拘束,第三方物流在進行設計的時候并沒有對供應鏈進行優化,所以每個部門之間不能夠進行數據串聯,也就導致了諸多問題的產生。
在物流技術落后這一點上,經過調查和實地考察發現,大多數的物流企業在倉儲方面雖然能夠跟企業需求相統一,但是卻在設備方面不夠重視,導致物流運作的效率達不到要求,主要原因是:物流企業在面對比較高的沉淀成本的時候不能很好的調和各方面;物流企業的業務方向不能確定,沒有主次之分,變相的增加了成本;投資費用過于昂貴,物流企業要做好第三方物流必須擁有設備,而這些設備恰恰是非常不菲的。
供應鏈產業一體化水平不夠主要體現在穩定、準確、時效這三個方面,第三方物流企業在供應鏈一體的環境下,如果不能使得合作更加有保障,就很容易被單方面毀約,這種不穩定性對于企業是致命的,反之就可以在滿足這三方面后使得第三方物流企業供應鏈一體化進程加快。
目前我國的第三方物流是由運輸業和倉儲行業方面轉型過來的,有著比較多的問題,例如近些年成立的物流公司大多為民營,在規模方面是不夠的;在企業的管理方面也缺乏著比較系統化的結構;企業資金方面比較薄弱;核心競爭力的不足更是導致了無法使得企業更進一步。因此,如果不能夠解決這些遺留下來的問題,勢必就會阻礙第三方物流的發展。
二、供應鏈環境下第三方物流發展策略
在供應鏈環境下,針對我國第三方物流發展的狀況跟出現的問題,通過研究有了解決優化的辦法:
首先是要堅持集中管理的發展方向,培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由于我國新興的企業并不能夠與國際進行良性競爭,管理薄弱,企業資金也不是很雄厚,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將企業的發展方向定位為集中管理模式,這樣就可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增加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優化了企業的結構,使得物流企業可以更好的發展。
其次,針對第三方物流企業信息化落后的問題,要將集成管理當做重中之重。隨著社會跟科技的發展,企業的信息化已經成為必要的趨勢,好的企業要有著完整的電子信息技術系統作為支持。第三方物流企業要做好一流三網的規劃,所謂一流就是指物流在輸送過程中訂單產生的信息流,三網則是指三種不同的網絡結構,分別是能夠實現全網輸送的資源網、實現全球供應鏈的資源網以及基于互聯網的計算機網絡。信息化的全面建設可以使得第三方物流企業和客戶之間實現及時的信息溝通,更加有效率的進行交易的管理。
最后,隨著第三方物流市場需求的多樣化,第三方物流企業也要進行適當的優化增值服務,對于企業的業務范圍進行詳細的劃分,做到事無巨細,以達到增加客戶的目的。在遇到客戶不方便接受物流的的時候,第三方物流企業要考慮可以增加業務,提供代收代發以及配送等服務,將物流從出發到結束的每一個環節都考慮到,針對不同客戶的需求進行服務,爭取為客戶帶來更好的體驗,加深與客戶的聯系,確保第三方物流企業與客戶間能夠達成戰略同盟。
對于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中還要注意的一點就是企業內人才的培養跟發掘。歸根結底,企業之間競爭的就是對于人才的應用,目前物流市場方面處于人才匱乏階段,人才斷層導致了企業招人的困難。第三方物流企業要根據自身特點培養出能夠獨當一面的物流標準設計人員。可以著重于即將畢業或者在讀的大學生,加強學校和企業的人才輸送,培養出專業技能優秀并且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對于物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第三方物流企業需要不斷地提神自我才能夠面對競爭激烈的環境。因此,在供應鏈產業管理模式下,要想發展第三物流,必須要結合企業的特點,有針對的進行操作,只有發掘出獨屬于自己的特點,總結出能夠更好的服務于客戶的經驗,才能更加適應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市場,并且穩步發展。(作者單位:廣州航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