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瓊
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都屬于我國的會計體系,是我國會計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存在一系列的差異,無論財務會計還是稅務會計都是為了企業合法經營服務的,都是為了在符合國家相關法律和規章制度的前提下保護企業經營者的利益,促進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本文就分析了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差異。
稅務會計實是一門新興邊緣性會計學科,在發展的過程中主要是指按照國家現行稅收規定的要求,以貨幣計量作為基本形式,應用會計學理論知識和核算方式來對各項稅款的形成、使用進行全面的統計分析。財務會計主要是指對企業現已經完成資金運動和系統管理內容的核算、監督,通過有效的監督和管理能夠為企業信息使用主體提供更為精準的信息支持。從內涵和實踐操作來看,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彼此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財務會計是稅務會計的基礎,稅務會計的深化發展會使得財務會計更加規范。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競爭的日益激烈下,企業發展所需要進行核算的會計內容增多,且對會計分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樣的社會發展形勢下需要相關人員在深刻認識析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差異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具體分析怎樣實現二者的融合發展。
一、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關系
(一)聯系
1.財務會計是稅務會計的基礎。在財務會計準則中對稅金計提提出了比較明確的規定,比如通過價稅分離的方式來確定收入和應該繳納的稅費。稅務會計則是在每個月結束的時候或者法律規定的納稅期間通過從科目余額中取數來確定應該繳納的稅費。財務會計核算科目余額、發生額的確定為稅費的核定奠定了基礎支持。
2.稅務會計深刻影響財務會計核算。稅法的制定和實施具有較強的獨立性,財務會計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深刻受到稅務會計的發展影響,比如從房地產行業的稅費繳納情況來看,房屋銷售到最終結賬收入期間比較長,一般需要一年到三年的時間。 稅法的出現和發展則是為這種長期性的銷售行為做出了明確 的規定,衍生出的土地增值稅、預售繳納營業稅等多項內容。
3.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最終內容都會體現在財務報告中。稅務會計實施的重要基礎是財務會計,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的結合能夠為人們提供重要的財務報告信息,這些信息一般會以財務報告的形式體現。
(二)區別
1.發展目標。財務會計主要是對信息使用者決策有用的信息真實、完整、準確的反應出來,而稅務會計主要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采取有效措施來降低企業發展的稅務負擔。財務會計在發展的過程中會對企業已經發生的財務信息進行確認、記錄、計量和報告,財務會計開展所針對的是企業已經發生的業務,目的是為企業的決策者、投資者、管理者 提供重要參考信息支持。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相比較來講是一種偏向于管理的活動形式,體現的是對企業應納稅款的監督和管理,稅務會計發展的基礎是國家法律,是幫助企業管理人員合理合法避稅的一種體現。
2.核算差異。財務會計核算的對象是企業發展過程中已經發生的一系列經濟業務,在發展的過程中注重關注一系列業務發生的有效性、完整性和準確性。財務會計核算范圍更加廣泛。稅務會計則是對和稅務相關一系列經濟活動的核算管理,核算依據是國家法律法規。
稅務會計是關于納稅人稅收、核算變動管理的經濟活動,財務會計的發展則是計算企業的發展盈利,財務會計核算范圍相比較財務會計來講則是更加廣泛,包含和企業發展相關的一系列要素,能夠直接的反映出企業經營發展的經濟和財務情況。
財務會計在開展核算的時候需要遵循真實、準確的核算原則,目的是在遵循這些原則的情況下來確保財務報表科學準確,進而為企業一系列經濟活動提供重要預算方案支持。
3.披露信息的不同。財務報告具體是指企業對外部提供能夠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時期財務情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現金基本流量等會計信息的文件。財務報告中包含了財務報表以及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所需要披露的一系列信息資料,具體包含企業發展的資產負債表、企業利潤表格、企業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稅務會計對外的財務報告主要是對主管稅務機關編報分稅種納稅申報表,稅務會計的對內報告是向企業內部決策者提供有關稅收管理的一系列信息,包含稅務籌劃方案、具體實施方案的反饋。
4.收入方面的差異。第一,永久性差異。永久性差異主要是因為會計利潤總額和稅法應繳納所得額在計算口徑不同情況下產生的一種差異,這種差異集中體現在會計和稅收法律之間。比如會計將國庫券的利益收入確認為一種投資收益,增加當期利潤總額。稅法則是規定國債所獲得的利息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需要從企業應繳納所得額中扣除。第二,暫時性差異。這種差異是會計利潤總額和稅法規定的應該繳納的所得額確認口徑不同的差異。這種差異在會計業務處理的過程中會被改變。
二、協調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差異的必要性
財務會計主要是指對企業現已經完成資金運動和系統管理內容的核算、監督,通過有效的監督和管理能夠為企業信息使用主體提供更為精準的信息支持。稅務會計主要是指對納稅人需要繳納稅款的形成、申報、繳納等進行全面反映的一種管理活動。
從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內涵定義上來看,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二者的內涵存在交叉點,同時,在社會發展進入到計劃經濟時期之后,會計信息的使用主體變得更加單一,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交叉重疊度不斷提升。在改革開放的深化發展下,我國社會逐漸打造了完善的市場經濟,會計信息使用主體范圍和類型不斷增多,投資者、政府、債權人都是財務會計信息和稅收會計信息的重要使用主體。不同會計信息使用主體受個人利益的趨勢在對各類信息的使用方面存在不同的需求,由此也在無形中加大了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之間的矛盾沖突。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能夠適應社會經濟轉型發展需要,需要相關人員采取有效措施協調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差異,通過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協調在確保企業穩定發展的同時降低企業的稅收和管理成本。
三、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協調優化對策
(一)充分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教訓
我國財務會計、稅務會計的協調和美國、日本等快稅模式發展比較科學的國家相比存在較大的差距。因此,在新的歷史時期,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融合發展的過程中需要相關人員積極借鑒和吸收先進國家的發展經驗。在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融合的過程中,美國采取的快稅分離的模式,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的融合不受稅法的實施。法國采取的則是快稅統一的模式,國家會計準則的實施深受國家中央集權的影響。日本采取的是快稅混合模式,稅務會計在分離模式和統一模式之間。結合我國發展國情,我國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實施在很大程度上借鑒了日本的稅務管理模式。
(二)實現會計制度和稅收法規的適應
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的實施和發展都是在一定的稅法基礎上進行的,因而, 想要實現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的協調發展需要強化會計制度和稅法法律法規的適應。會計制度在實施的過程中需要著重關注稅收監管信息基本需求,在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協調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出會計對稅收法律法規的支持帶動作用。另外,在稅收法律法規層面還需要充分發揮出會計對稅收法規的信息數據支持作用,特別是在稅收征管的過程中要充分注重考慮會計制度對稅收征管的影響。
(三)促進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
在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溝通協調的過程中需要嚴格遵照有關部門頒布的會計準則,明確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核算時所需要遵循的原則,在執行會計各項事務的時候不能夠憑借主觀臆斷。國家稅務總局制定的稅收法律法規是確保國家稅收實現的重要關鍵,也能夠為稅收征管工作順利開展提供重要支持。為此,在協調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的時候需要在以會計核算資料為基礎的情況下,按照國家規定的稅法來調整納稅所得, 結合國家法律制度的完善來不斷調整會計處理方式。
(四)加快稅務會計理論體系的發展建設
從當前發展實際情況來看,財務會計在我國社會歷史上已經形成和發展有一段時間,在長時間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財務會計理論體系,對我國企業的財務會計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針對當前我國稅務會計理論體系確實的問題,需要相關人員加快稅務會計理論體系的建設,在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處理的過程中要充分借助財務會計理論的指導,在相關理論的指導下確保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的有效融合發展。
(五)強化會計必要信息披露對稅收的支持
當前我國會計制度建設的主要目的是解決一系列稅收管理的業務,但是對于宏觀發展目標的信息披露則是缺乏必要制度的支持。針對這個問題,在財務會計和稅收會計融合的過程中需要強化會計必要信息披露對稅收的支撐,從而使得企業會計信息不僅能夠反映出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財務情況,而且還需要注重對和稅務相關信息的披露,從而確保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所獲得會計信息的準確有效。
(六)強化對企業財務部門人員的業務培訓
當前,我國企業財務部門會計工作人員大部分是按照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分離的方式來處理一系列工作的,部分會計工作人員僅僅精通財務會計和稅收會計其中的一項工作內容,在具體工作操作過程中無法勝任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的記賬工作。針對這個問題,企業需要強化對財務人員的培訓工作,讓所有財務會計工作人員在勝任一種會計記賬的同時還能夠了解另外一種會計記賬方式,確保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工作人員對一系列工作的協調。
(七)實現具體業務的協調
第一,實現資產類業務的協調。資產折舊協調需要僅僅圍繞折舊方式、折舊年限、減值準備、報廢等工作開展。對于折舊范圍的協調則是需要擴大固定資產折舊的范圍。第二,收入業務的協調。財務會計和稅收會計在收入確定時間和條件上存在差異,為了避免二者不同引起的財務工作量大問題,需要結合經濟業務發展本質內容來確定收入實現的條件和時間。第三,成本費用的協調。企業成本費用包含捐贈、廣告、宣傳營銷等,為了能夠協調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的成本費用,相關部門需要做好對公益性捐贈的審核和管理。
四、結語
綜上所述,財務會計和稅收會計之間往往存在較大的差異,但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財務會計和稅收會計之間的關聯性增加,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強化財務會計和稅收會計的關聯,采取多種措施實現財務會計和稅收會計的協調發展,由此來降低政府部門的稅收成本,節省企業發展資金,更好的促進企業發展。(作者單位:安徽省滁州市蘇滁現代產業園建設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