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丹
摘? 要:高校體育教學是學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門課程,對學生發展不言而喻。然而,由于一些因素,導致當前體育教學存在缺失,不能夠滿足學生發展需要。而將逆向教學法運用到其中,能夠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與他人探究、思考中,掌握體育知識與技能,進而促進高校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對此,本文著重分析逆向教學法的概述與運用意義,論述高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高校體育教學中逆向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逆向教學法? 高校體育? 應用
中圖分類號:G807.04?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2(a)-0063-02
1? 逆向教學法的概述
1.1 逆向教學法的內涵
逆向教學法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設置教學任務,并且讓學生知曉教學目標與教學安排,讓學生提前預習知識內容,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將學生分成小組合作模式,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展示自身體育運動水平,并且以學生體育水平為準,教師為學生布置的體育內容難度也不一,以此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需要。逆向教學法的運用,能夠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根據學生體育表現情況,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加以引導學生,采取以學生帶學生教學模式,使體育水平好的學生教體育能力中等的學生,使學生在相互交流、促進中,一同取得體育教學的進步,最終完成教學目標。
1.2 逆向教學法的基礎理論
逆向教學法是素質教育理念實施與發展的重要保障,能夠打破傳統教育模式,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探究、學習知識,而教師不在是教學的中心,其一切教學目的、目標,都要圍繞學生開展,尊重學生差異性,創新單一式教學模式,進而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活動意識。逆向教學法是對傳統教育的一種弱化,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融入到學生群體中,根據學生發展需要,組織教學活動,發揮自身引導者作用,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進而使學生更好的學習知識內容。同時,逆向教學法的運用,對教師綜合素養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具備創新能力,以多樣化教學模式,為學生組織教學活動,為學生樹立楷模,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激發學生學習動力,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 高校體育教學中逆向教學法應用意義
首先,將逆向教學法運用到高校體育教學中,能夠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逆向教學法提倡學生自我探究性學習,學生主動對體育項目的練習,能夠發展學生思維能力,滿足學生探究性學習心理,增強學生完成體育動作的欲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自主練習情況,加以引導與示范,有助于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其次,將逆向教學法運用到高校體育教學中,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逆向教學法的運用,能夠從學生心理上激發與引導學生,讓學生主動進行訓練,并且在體育實踐教學中,部分學生都能夠將注意力放在體育技能的掌握上,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技能中,在學生與他人的合作探討中,對知識有所疑問,以便與及時向教師請教。最后,將逆向教學法運用到高校體育教學中,突顯學生主體性。在逆向教學法運用中,教師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根據教學目標,結合學生實際發展情況,為學生設置教學活動,尊重學生差異性,滿足學生個性化需要,進而才能夠培養學生體育綜合素養。
3? 高校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3.1 教學內容陳舊
受到傳統教育的影響,當前高校體育在教學中,大都以教材為載體,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述,忽視學生實踐能力與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教學內容較為千篇一律,并沒有體現社會發展對高校學生發展需要的教學內容,與時代發展不適應,導致學生實踐性能力較差。同時,高校體育教材內容大都以體育運動訓練訓練為主,與當代體育教學培養目標背道而馳,忽視學生主體性發展需要,進而使學生學習體育知識興趣不足。
3.2 教學模式單一
長久以來,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大都以準備教學、開始教學、基本教學、結束教學為導向,結合教師對知識的解決、示范、學生練習等教學環節來完成工業教學課程。例如:在體育項目開展前,教師大都會采取慢跑、雙人操來進行熱身訓練,這種熱身雖然到達一定的體育鍛煉成效,到教學模式過于單一,長此以往,使學生失去體育運動積極性,導致高校體育教學質量的下滑。這種教學模式過于強調教師為教學中心,忽視學生身心發展需要,使學生只能夠跟隨教師的安排進行體育鍛煉,長此以往,使學生形成被動學習模式,缺乏對體育鍛煉的主動性,進而使學生學習體育課程興趣不足。
4? 高校體育教學中逆向教學法應用與實施策略
4.1 以學生為教學主體
傳統教學目標較為強調“社會發展需要”,而逆向教學法教學目標與其不同,其強調“學生發展需要”,以學生發展需要出發的高校體育課堂教學,是踐行素質教育理念需要,有利于促進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形成。因此,高校體育教學要更新教學理念,以學生發展需要為教學導向,為學生構建適合發展的體育教學活動,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對體育教學具有一定的學習興趣,自然而然就會更好的學習體育知識,進而實現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同時,從學生需要出發的高校體育教學,對發展學生個人品質具有一定的作用。眾所周知,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性,以學生需要出發,將學生看作教學中的主體,要求教師所設置的教學活動、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都要符合學生實際需要,滿足學生個性化體育鍛煉需要,進而才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4.2 以研究性學習為主
以往高校體育教學較為注重先理論,后實踐教學順序,以刺激、反應的教學模式增強學生學習體育知識能力,這種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智力的發展,使學生只能夠被動學習知識,與研究性學習背道而馳。而研究性學習與之相反,其基本操作方法是:學生先自主練習、在練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對知識進行質疑,在課堂教學中尋求教師幫助解決問題。相比較傳統教學模式,探究研究性教學模式是一種逆向教學法,但學生能夠在此教學模式中,發揮主體性,自主去研究、探索教學問題,進而提升高校體育整體教學質量。
5? 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體育教學對發展學生思維、增強學生體魄、緩解學生壓力、實現學生終身體育學習模式具有促進意義,是學生未來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門課程。而逆向教學法的運用,是將傳統教學模式轉變為探索、自學、實踐教學的過程,使傳統一言堂教學模式演變成個體與集體相融合的探究性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進而促進素質教育理念的實施。因此,在高校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效的運用逆向教學法,進而實現高校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劉一心.試論逆向教學法在體育院校籃球選修課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4,4(2):57-58.
[2] 宗壽娣.逆向教學法在行進間單手低手上籃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7(10):68,72.
[3] 朱飛.“逆向教學法”在背向滑步推鉛球教學中的實驗設計與對比分析[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