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超
摘? 要:近年來廣場舞如雨后春筍一樣興起并盛行,小到鄉鎮村莊的文化小操場,大到城市和走出國門的文化活動廣場,甚至是大街小巷、馬路和青年人運動的球場,都可以一睹廣場舞的魅力與風采。研究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探究健康中國戰略背景下廣場舞盛行的因素。結果顯示:廣場舞盛行的主要原因是國家政府的重視和大力支持,廣場舞運動的自身項目特點和健身價值;廣場舞可以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與交往方式;廣場舞運動可以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和健身需要等。
關鍵詞:健康中國? 廣場舞? 盛行因素
中圖分類號:G81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2(a)-0166-02
廣場舞是社會轉型時期的獨特產物,也是我國經濟社會各方面取得巨大進步的情況下的一種文化現象。廣場舞受到了中老年人的青睞,幾乎遍布了祖國的每一個角落,活躍在各個公共空間,成為群眾文化生活的一道亮麗風景線[1]。廣場舞的盛行,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特別是中老年人的生活方式與交往方式。人們在參與廣場舞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塑造自己優美的體態,增強體質,而且還能滿足自身參與集體活動的精神需求。廣場舞的盛行有利于人們更加深刻的了解廣場舞這項運動;也利于政府和社會組織及個人,更好的把廣場舞運動推廣與普及,為早日實現健康中國的宏偉目標提供參考。
1? 廣場舞運動的項目特點
1.1 不受場地限制
廣場舞是由群眾自發形成的全民健身活動,受限條件少,沒有場合的限制,只需要一臺音響,便可在一片空地上翩翩起舞。小到三五成群,大到成千上萬,不需要規定的場地,不需要特定的健身器材,也不需要一系列配套的健身設施。正是廣場舞運動這種簡潔的運動形式貼近民生,才使得廣場舞比較接地氣,從而打下堅實的群眾基礎,造就了真正的全民運動。
1.2 內容豐富、動作簡單、音樂雅俗共賞
廣場舞的運動形式多種多樣,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舞蹈種類,有徒手的以及手持輕器械的健身操,或其他多種舞蹈套路,人人都可以參與其中;廣場舞運動沒有特定的場地要求,人數上也可多可少;廣場舞的動作簡單易學,對練習者的身體素質要求較低,適合中老年人參與;同時,中老年人參與者都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風格,從而選擇跳相應風格的廣場舞,雅俗共賞。
1.3 廣場舞運動具有集體性、廣泛性
廣場舞的內容豐富,有比較廣泛地群眾基礎,適合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群。同時,不同年齡階層的人可以選擇跳不同難度的廣場舞,由此決定了廣場舞的集體性,并且每個人參與廣場舞的初衷不同,使得它擁有眾多參與者。只要參與者的身體狀況合適,無論早晨還是傍晚,就可以隨著音樂跳起自身喜愛的廣場舞,而且男女老少都適合,場面十分火爆熱鬧。
1.4 自娛自樂,無功利性
廣場舞蹈自產生以來,以其自娛性吸引了廣大的人民群眾參與。廣場舞的舞步輕松,節奏歡快,無論是哪一個年齡階段的人群都能夠被這種歡快的氣氛所感染,情不自禁的投入到廣場舞運動中去。開展的廣場舞活動,大部分都是民眾自發性的組織、參與和表演,他們利用舞蹈來表達自我內心的情感,獲得精神的愉悅感,同時讓在旁的觀賞者也得到精神享受,這使得參與者得到了自我表現的機會,同時也產生了自我認同的價值感。
1.5 擴大交際、促進心理健康
廣場舞運動是一種使群眾用愉悅身心、放松心情以及釋放壓力的有效手段與途徑。在參與廣場舞鍛煉時,人們除了能達到健身的目的外,還可以通過跳廣場舞結識很多新的伙伴,從而緩解自己在學習、工作及生活中心理壓力。尤其是中老年人,可以通過跳廣場舞擴展與社會溝通的渠道,表達自己的精神訴求。廣場舞運動在無形當中給了中老年人提供了一個表達心靈寄托的舞臺,從而使他們的心境逐漸變得更加開闊,有效的促進了心理的健康。
2? 廣場舞運動的參與人群主要是中老年人
廣場舞運動是近些年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漸興起和盛行起來的,其中參與廣場舞運動,使廣場舞得到廣泛發展和流行的主體人群就是眾多的中老年人,尤其是中老年婦女。在新的歷史時期,眾多的中老年人不再更多的只滿足于物質生存資料的需要,而主體人群中老年婦女的工作不再像以往那么繁忙,子女一般大多長大,找到了工作,組建了家庭或者有了自身安定的生活,因而中老年婦女也不會更多的照顧子女的成長,他們有了相對充足的業余休閑時間來自己支配,從而投入到了與自身需求緊密相關的廣場舞運動中。
3? 廣場舞運動的健身與健心價值
3.1 廣場舞運動的健身價值
廣場舞運動是一項全身的有氧運動,每次運動時間在1~2h左右,多是以簡單的健身步伐和上肢動作為主,需要跟隨音樂節奏動員全身的肌肉協調用力來完成[3]。經常參加廣場舞練習是一項很好的形體訓練,對人體協調能力、塑造優美形體具有十分積極地作用[4]。廣場舞有很多不同的音樂形式,有不同的舞蹈風格,經過合理的藝術編排,可以塑造出各種美妙的意境組合,以及美麗的造型和富有美感的姿態,給參與者和觀看者美的享受或者得到藝術的感染熏陶;經常參與廣場舞運動鍛煉的人群,可以減少自身體脂的積累,有利于減少肥胖、骨質疏松、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以及其他心血管系統等疾病發生率;可以提高身體的柔韌性和靈活性,延緩神經肌肉功能的衰退。
3.2 廣場舞的運動健心價值
廣場舞是一項動作簡單易學且運動量適中的運動項目,它為人們釋放學習、工作與生活中的壓力、消除疲勞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平臺。各個參與廣場舞活動的舞者之間互相交流學習,互相溝通生活,有效的轉移了他們的注意力,身體疲勞和精神疲勞不但得到很大的緩解,心理壓力也得到的緩解。尤其對中老年人而言,廣場舞作為一種集體練習項目,在練習中可讓中老年人接觸和認識更多的人,這就為他們提供了滿足交往需要的場所和機會,使他們能夠在團結友愛的多向交流中克服孤獨感,與同愛好同興趣的參與者之間,建立更多的社會關系,建立良好的友誼,提高自身的社會融入感。長期、規律的廣場舞鍛煉能有效地改善中老年女性抑郁癥狀,同時避免傳統藥物治療過程中出現的種種不良反應,是一種改善心理狀態、治療抑郁癥的有效方法[5]。
4? 廣場舞運動的發展得到國家的重視與支持
國家體育總局社體中心在2015年推廣了12套廣場舞套路,2017年又經過反復挑選、研討論證、創編修訂了12套廣場舞備選推廣套路,使廣場舞運動的普及走向更加規范化、科學化,國家還通過培訓的方式來有效的提高廣場舞教練的技術水平和裁判水平,有益于廣場舞在基層的推廣普及。廣場舞推廣中心還在全國各地組織廣場舞賽事,如分站賽和總決賽等,這使得廣場舞愛好者在自娛自樂的同時根據自身能力和水平走向競賽場地。國家政府還要求各地要積極推動將廣場舞工作納入當地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群眾體育事業發展的總體規劃,納入當地政府重要議事日程。
5? 結語
廣場舞運動對場地要求不高,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中老年人是其主要參與者和它流行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廣場舞運動具有強烈自發性和娛樂性特征,其內容豐富、動作簡單易學、音樂雅俗共賞,人們自娛自樂,無功利性;廣場舞運動具有良好的運動健身、健心價值,人們長期進行廣場舞鍛煉,可以有效的保持身體形態和增強身體素質,也有利于參與者消除身心疲勞并緩解學習、工作及生活壓力,尤其利于增加中老年人參與社會溝通的渠道,提高中老年人的社會融入感,從而減少心靈的孤單感,促進心理的健康;廣場舞運動的盛行,還得益于國家相應組織部門的重視和大力支持,這不僅有利于廣場舞運動的推廣和普及,促進全民健身浪潮的進一步發展,還利于國家健康中國戰略目標的早日實現。
參考文獻
[1] 鄧嘉.健身廣場舞的多元特征及其推廣價值[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37(3):33-34.
[2] 劉苒.廣場舞現狀調查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8,26(9):149-151.
[3] 張雯,馮麗敏.廣場舞流行于全民健身的成因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6,6(22):127-129.
[4] 唐曉義,劉鐵軍.國外基于排舞的健康促進研究現狀與展望[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3(1):111-116.
[5] 楊建全,馮鎖民,盧紅元.大眾健身廣場舞改善中老年女性抑郁癥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20):5824-5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