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琳
摘? 要: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查閱、教學情況調研反饋、同行教師經驗交流探討、教學實踐經驗總結等方式方法,經過前期調研分析、研究方案的商討、研究方案的確定、研究過程的開展和適當的調整、相關經驗和階段性研究的總結,使得本文的結果能較好地適應學校教學中的使用。學校可以通過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提升氣質美,通過改善學生形體的外在美提升氣質美,通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升氣質美,通過豐富學生的情感提升氣質美。在相關教學活動的開展時要創設優美的教學環境、充分發揮教師言傳身教的作用、技術動作教學過程中重視因材實施美的教學、積極利用音樂強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度和融入性,使學生具有良好的氣質。
關鍵詞:形體訓練? 氣質培養?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2(c)-0036-02
隨著國家經濟改革深入發展,人才市場對各類人才氣質、姿態和行為提出要求。高校體育教育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將形體訓練引入體育教學課堂受到了學生的歡迎。本文就形體訓練相關問題,尤其是素質培養問題進行探討,期望對形體教學起到一定促進作用。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文以形體訓練中培養學生氣質的教學方法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查閱、教學情況調研反饋、同行教師經驗交流探討、教學實踐經驗總結等方式方法,經過前期調研分析、研究方案商討、研究方案確定、研究過程的開展和適當的調整、相關經驗和階段性研究的總結,使得本文的結果能較好地適應學校教學中使用。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氣質的概念
氣質從心理學角度而言,是一種充分顯示人積極個性心理特點的一種個性美,屬于內在的精神美。氣質美是建立在個人的文化知識、思想修養和道德品質修養的基礎品質上,通過對生活的態度、情感、行為表現出來。氣質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先天遺傳因素,但氣質具有可塑性,是可以改變的。它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條件的變化,特別是可通過教育手段克服消極方面,發揮積極方面,形體訓練就是有利和有效的教育手段之一。形體訓練中,應該引導學生領悟美的真諦,把塑造外表的形體美與美的氣質、美的德行與美的語言結合起來,展現出人格、氣質、外表的完整的美好形象。
2.2 形體訓練中培養氣質的主要途徑
2.2.1 通過增強女學生的心理素質提升氣質美
當前社會競爭激烈,心理素質好壞可對人生的成敗產生直接且重要影響。人才間競爭主要是心理素質競爭,形體訓練課能使學生心理素質成熟,通過訓練來釋放壓力、鍛煉意志品質。形體訓練是展示學生形體美姿態美、動作音樂美的過程,需要學生將優美的形體與舒展的動作結合起來,盡情抒發感情,克服羞怯與自卑心理,培養良好的氣質。通過形體訓練中的集體表演,教會學生正確處理好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愛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增強社會責任感,加強自我約束能力和控制能力,并在形體訓練中經過反復磨煉,鍛煉意志品質,使學生認識到只有當個人的言行中能充分表現出自信和良好的品質時,人們才能感受到其內外統一的氣質美。
2.2.2 通過改善學生形體的外在美提升氣質美
氣質美不僅來自深刻的內涵、較高的文化修養和良好意志品質,還來自標準的形體和得體的儀表。形體訓練課能促使學生身體均勻發展,使姿態勻稱挺拔,以身體的曲線美顯示出女性自然的魅力。還可增強肌肉的協調性、靈活性,使皮膚光澤華麗,在優美的動作過程中更顯女性溫柔之美,提升自然的氣質。通過形體訓練中芭蕾舞等訓練培養出來的動態美更能顯示出女同學溫柔嫻靜、高雅端莊、恬靜溫婉、嫵媚優雅的氣質。
2.2.3 通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升氣質美
美感的含義是人對美的體察與鑒別的能力。審美是指人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形體訓練是在教師組織下,通過在音樂伴奏中教師優美示范、形象地講解學習美的動作,接受美的教育,體驗美的心態,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在美的熏陶下,激發學生對真善美的追求,增強對美的見解,增強對美敏銳的感受力。
2.2.4 通過豐富學生的情感提升氣質美
人與人的交往中只有來自內心深處的情感最能打動他人,豐富的情感是人氣質美的源泉之一。在生活中,只有與人為善,熱心助人,以誠實善良的感情待人,才能與別人在感情上共鳴。形體訓練是以追求美的目的訓練,在音樂伴奏的舞蹈訓練中激發學生崇尚美、愛美、追求美的感情,引導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祖國、熱愛一切美好的事物,對生活的感受能力變得細膩、敏銳,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和蓬勃向上的信心,使學生的氣質更加完善美好。
2.3 形體教學中氣質培養的有效方法
2.3.1 創設優美的教學環境
部分普通高校目前尚無條件在專門的體育館進行形體訓練教學,但也應在禮堂等寬敞安靜的環境下進行。所選環境燈光明亮柔和,裝飾優雅和諧,器械整潔如新,兩側墻壁最好安裝大型鏡子輔助對鏡練習。還可根據不同教學階段懸掛照片、繪畫作品,例如學習芭蕾舞的課程時可選擇一些芭蕾舞的攝影、繪畫作品。在有多媒體設備的教室,可以在課前播放芭蕾舞、健美操、藝術體操的精彩片段,讓學生置身于優雅的學習環境中。
2.3.2 充分發揮教師言傳身教的作用
形體課能讓學生通過課堂去追求實現健康美、形體美、姿態美,而這些求美的活動內容正是美育的內涵,也是提升氣質美的要素。因此在形體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融入美育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追求美的心理。用美的心感受美的同時,積極地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形體練習投身到對美的體驗和對美的創造中去。
教師在形體教學中是學生知識的傳輸者,又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教師的形象氣質,言談舉止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個身體健美、精神飽滿、態度熱情、愛護關心學生的教師在教學中講解動作時語言親切、柔美動聽、示范動作動作美、姿態美,給學生的感受就是美的展示與美的享受。教師這種優美的形象自然會成為學生崇拜對象,成為激發學生熱愛形體課的動力,增強學習的興趣。
2.3.3 技術動作教學過程中,重視因材實施美的教學
因材實施美化教學是指在技術教學過程中做到從審美的角度出發,將整個技術教學過程演變成讓學生感受到美、鑒別美、懂得怎樣去追求美的心理的過程。形體教學的內容既有姿態訓練,也有以塑造形體美為目的芭蕾舞、藝術體操、健美操等。不同內容各有美的因素,只有當教師靈活運用相應的方法,使教學內容充分發揮出培養學生審美意識,掌握美化自己身心的方法之后,才能將形體教學的教學充分發揮培養氣質美的有效作用。
形體訓練中的美有靜態美和動態美之分,教學中必須研究不同教學內容因材施教。要注意形體舞蹈動作和大眾藝術體操動作從開始到結束位置的移動都有路線、節奏、韻律、幅度、速度、用力大小等變化,讓學生體會到練習各個部位各個方向如何用力及動作變化中的本體感覺,讓學生懂得在根據這些特點完成動作時必須規格準確、節奏合理、用力得當才能體現出美、體驗到美的魅力,認識到形體訓練的教學內容的設計和安排是符合美的規律。
要認識到形體訓練和健美操的技術動作與聯系方法是有區別的,但又不能截然分割開來。形體訓練注重通過體育人文理論知識,使學生帶著一種心理美的人文理念去塑造人體外在的形體美,而健美操則帶著飽滿、健壯的激情在改善身體各項機能的同時,表達積極向上的精神和情感。形體訓練和健美操的有機結合,不僅可以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和綜合素質,而且還可以改善形體,培養學生高雅的氣質和風度,達到內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諧統一。
2.3.4 用音樂激發學生心靈美
形體教學是一種在陶冶情操具有豐富文化氣息的健身方式,無論是基本動作訓練還是各種舞蹈為內容的訓練都應該采用音樂伴奏的方式進行。
音樂是舞蹈訓練課的靈魂,是美的根源所在。它是一種特殊的藝術表現形式,音樂的節奏感,旋律感和美感能激發形體舞蹈的內在的情感和美的表現力。在愉快歡樂的氣氛中進行練習可以讓學生緩解精神壓力。在音樂伴奏練習中,學生審美的特點是情緒體驗和意識體驗統一。音樂不是可見的形體形象,所以形體訓練課中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以自己的形體通過講解和示范,引導學生通過充分的聯想和想象,體驗練習的內容的感情和意境,從感情上引起共鳴,讓音樂成為塑造學生靈魂的有力手段,美化她們的內心世界。
3? 結語
氣質美是建立在個人的文化知識,思想修養,道德品質修養的基礎品質上,通過對生活的態度、情感、行為表現出來的。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教育手段克服氣質的消極方面,發揮其積極方面,形體訓練就是有利的和有效的教育手段之一。
學校可以通過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提升氣質美,通過改善學生形體的外在美提升氣質美,通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升氣質美,通過豐富學生的情感提升氣質美。
在相關教學活動的開展時要創設優美的教學環境、充分發揮教師言傳身教的作用、技術動作教學過程中重視因材實施美的教學、積極利用音樂強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度和融入性,使學生具有良好的優秀氣質。
參考文獻
[1] 國家體育總局.功能性健身方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3.
[2] 常薏.形體訓練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羅雄巖.現代女性形體訓練法[M].北京:知識出版社,2001.
[4] 孟慧清,孫立濤.論健美操融入形體訓練課的益處[J].化工高等教育,2003(3):105-106.
[5] 王小紅,劉昌輝.在形體訓練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觀[J].江西教育,2013(3):64.
[6] 王洪琴.強化學生的審美意識促進形體教學[J].中國林業教育,2003(5):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