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狀
摘? 要: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分析法等方法,對菏澤學院非體育專業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形式、頻率、項目及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目的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菏澤學院非體育專業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程度是不相同的,也得出學生活動量不足,在鍛煉的方式、鍛煉項目選擇上存在較明顯差異的結論。希望被本研究為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學生自覺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奠定理論基礎。
關鍵詞:菏澤學院? 非體育專業大學生? 課外體育鍛煉?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80-32?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1(b)-0217-02
眾所周知,除了體育課堂教學,課外體育鍛煉也是實現我國學校體育目的和任務的重要途徑之一,同時也是提升學生課外運動的重要手段之一。學校在力爭學生在掌握較多體育技能的同時,也應加強校園體育運動的不斷有序開展,從而豐富校園體育文化的形成。學校應采取相應的措施,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體育鍛煉,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以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健康成長。
1? 研究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菏澤學院150名非體育專業在校學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根據撰寫需要,利用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等資源查閱相關文獻和書籍,收集撰寫所需要的資料。在對所有有關的資料進行了詳細的篩選、研究、分析之后,得到了可靠資料,以便為撰寫提供理論依據。
1.2.2 問卷調查法
根據需要,針對菏澤學院非體育專業大學生課外體育鍛煉進行調查而制定的問卷調查。在菏澤學院隨機選取了150位學生進行發放,回收146份,回收率為97.3%,其中有效問卷是138份,有效率為94.5%。
1.2.3 數理統計法
對回收的有效調查問卷進行分析和整理,再運用一般的Excel軟件對問卷進行數理處理,最后繪制相關表格和提供數據。
2? 結果與分析
(1)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頻率比例最高的是每周3次,占42%,其次是每周參加1~2次以上,占25%,幾乎沒有參與鍛煉的學生占少部分。這也說明,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頻率總體不錯。
(2)學生在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時間分配上較均勻。但是每次鍛煉的總體用時較短,雖然有40%的學生每次鍛煉時間在30~60min,每次鍛煉時間在90min以上的學生比例最少,為18%。
(3)學生在體育鍛煉的參與形式中,排序依次是:與同學或朋友,單獨自由活動,學校組織活動,俱樂部。其中52%的學生體育鍛煉的主要參與形式是與同學或朋友一起;其次是學校組織的活動,占29%;第三是單獨自由活動,占17%。
(4)學生在對運動項目的選擇上呈多元化的態勢。經常參加的體育項目依次為籃球、乒乓球、羽毛球、慢跑等,分別占總人數的55%、52%、48%、45%,可以看出球類是菏澤學院在校大學生比較喜歡的課外體育鍛煉項目。
(5)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目的較為鮮明。其中塑造形體是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首要目的,占調查結果的88%,其次,是預防疾病,占調查結果的80%,最后,是以交際結友和鍛煉意志品質為目的,分別占74%、62%。
3? 結論
(1)菏澤學院非體育專業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頻度與國家規定的標準尚有一定的差距。
菏澤學院非體育專業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頻度多集中于1~3次,參加鍛煉的時間多集中于30~60min,遠遠低于國家規定的標準,即“每周不少于3次課外體育鍛煉,每天活動時間不少于1h”。因此,科學安排鍛煉的時間,掌握鍛煉時間的間隔,注重鍛煉的負荷,長此以往才能達到鍛煉的效果。
(2)菏澤學院非體育專業大學生在體育鍛煉的參與形式中,以結伴鍛煉為主。
由于個體性格差異的原因,學生在選擇參與形式上就會有所不同,總之,不論何種形式,都應該根據自身的性格特點,選擇適合自身的鍛煉項目,并在鍛煉過程中注意自身安全。
(3)菏澤學院非體育專業大學生在選擇運動項目上存在一定差異。
由于性別差異,男生喜歡有身體對抗性的運動項目,如籃球,足球等球類項目,其中籃球是男生課外體育鍛煉參與人數最多的項目。而女生則喜歡運動量較小的小球類運動,其中羽毛球是女生課外體育鍛煉參與人數最多的項目。
(4)菏澤學院非體育專業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目的比較明確且趨向多元化。
一部分大學生對課外體育鍛煉雖然不是很感興趣,但是認為進行課外體育鍛煉能強身健體,增強運動技能。但是總之,菏澤學院非體育專業大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的目的是比較明確的且趨向多元化的。
4? 對策
4.1 加強對大學生的體育健康教育,加大科學化體育鍛煉的宣傳力度
學校應加強課外體育鍛煉的宣傳教育,在體育教學中,應注重健康教育的教學,使學生認識到“健康第一”的重要性,如期舉行有關健康教育的講座,定期開展各種健康教育的咨詢會,創辦各類宣傳板報和宣傳欄等,使大學生逐漸了解課外體育鍛煉對自身的重要性。
4.2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的興趣
學校應盡可能提供豐富的內容,從而滿足不同情況學生的需求,定期組織進行鍛煉效果診斷反饋,使學生了解自己的鍛煉情況。同時學校要不斷完善課外體育鍛煉組織管理體系,如各系部密切配合聯系,建立評比與獎勵機制,與體育學分掛鉤等,從而激發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興趣,使體育鍛煉的內容和形式多樣化。
4.3 加強體育師資隊伍引導與指導,做好具有規定性的計劃安排
課外體育鍛煉具有自愿選擇內容、形式及方法特點,就學校來說,還不能根據學生的自愿與興趣提供足夠的條件來滿足學生的廣泛興趣和各種愿望。因此,必須加強體育師資隊伍的建設,有計劃的合理安排教師的教學活動,使教師對學生進行科學指導以保證課外體育鍛煉的順利進行。
4.4 完善體育資源配置,發揮現有體育場地設施的作用
學校要依據學校實際情況,利用學校已有的體育資源,如期舉辦多種課外體育輔導、表演、比賽活動,以便更好地引導學生參加校內健身、娛樂體育活動。此外,延長體育場館對外開放時間,使其做到物盡其用,以便學生進行課外體育鍛煉。
參考文獻
[1] 張君艷.成都市獨立學院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現狀的對策研究[J].體育世界,2016(3):42-43.
[2] 趙臣文,徐景文.培養大學生體育鍛煉興趣的有效方法[J].當代體育科技,2016,6(1):78-79.
[3] 李彤.河南省高校大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現狀及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5(9):100-102.
[4] 何佳.課外活動對當代大學生體育興趣培養的研究[J].體育時空,2015(8):94-95.
[5] 楊爵,呂雪松.大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現狀分析—以長江師范學院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15(10):69-71.
[6] 朱文明.聊城大學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開展現狀的調查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5(6):69-71.
[7] 趙瑩瑩,張雅玲.陽光體育運動背景下長春市高校課外體育鍛煉現狀的調查與研究[J].科技展望,2015(25):45-47.
[8] 黃金玲.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現狀調查與影響因素的探究——以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73-174.
[9] 張曉建.蘇州市高校大學生課外體育鍛煉調查與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5,5(28):52-54.
[10] 潘邵偉,于可紅.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