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青
深化實踐教學改革是突出高職教育特色的關鍵。本文以高職機電專業為例,分析了現階段高職院校中實踐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職業勝任力導向下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思路,以促進職業教育實踐教學改革。
隨著職業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培養學生職業技能,提升職業素質為導向的實踐教學逐漸成為高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在教育教學中的地位日益凸顯。但是,在實際的實踐教學實施過程中困難重重,如何構建一個創新有效的實踐教學體系已經成為高職院校教師們必須面對的問題。
一、國內現狀分析
高職教育要以服務行業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以職業勝任力的養成為著眼點,積極構建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實踐教學體系。就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看,雖然實踐教學已受到廣泛重視,但仍存在以下問題。
(一)實訓設備和學生人數不匹配
隨著招生規模的擴大,實訓室的硬件投入和人員配備相對滯后,時常出現“人多機少”的情況,導致學生動手操作機會缺失,嚴重影響了師生的實踐教學積極性。
(二)實踐教學內容陳舊
許多高職院校的實訓課程教學內容多年沒有更改,各門專業課程實踐教學內容之間沒有相互銜接,沒有形成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實踐教學體系。
(三)實習環節成效甚微
實習環節基本上屬于參觀性質的活動,學生很難對生產過程和工作實踐有深入的了解。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一方面學生層次確實有差異,另一方面教師的精力投入和人員配備存在許多弊端,設計環節的實際收效不大。
(四)學生學習主動性降低
教學方法上,雖然提出項目教學法,但由于生源質量下降、學習主動性降低,無法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往往學生只能按照教師制定的實訓步驟按部就班完成實訓。
(五)實踐考核評價單一
實踐教學評價方面,大部分院校只側重對教學結果的檢查,對教學過程中影響教學質量的各種因素缺乏有效控制,整個實訓教學過程及學生的成績評定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和單一性,導致學生的專業技能訓練與企業就業需求技能匹配度不高。
二、實踐教學體系概述
實踐教學體系的指導思想是堅持“注重基礎、強化實踐、培養能力”,努力實現從知識傳授到能力培養、素質養成的工作重心轉移。國外職業教育實踐教學體系比較完善,其主要特點:課程內容聯系企業案例,實訓課采用以解決企業問題為導向的學習方式;以綜合職業能力做為實踐教學的培養目標和評價標準;以資格證書制度推動職業教育實踐教學的發展。國內專家認為,實踐教學體系改革,需要從理論教學體系的附屬地位中解放出來,推進傳動的教學模式變革,以實踐導向設計課程,重構實踐導向的課程體系。
三、構建機電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一)以職業勝任力培養為指導思想
職業勝任力是指個人在組織中的資產或積累,并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發展,能夠促進個人的職業生涯成功的綜合能力,其關注個人與崗位的匹配關系,重視職業技能與生涯發展的契合。職業勝任力導向下高職學生實踐綜合能力要素如下:
知道為什么:培養高職學生的職業道德、樹立職業目標。
知道與誰:培養學生的協同合作、職業生涯發展潛力。
知道怎么樣:培養學生的基本素養、崗位技能、執業復合能力。
(二)以職業勝任力為導向,綜合實踐能力培養為目標
結合專業特點,從培養學生職業勝任力出發,把職業成長規律與專業技能相結合,在設計各教學環節時緊密圍繞培養目標統籌設計、相互貫通,把知識、技能與素質融為一體,使實踐教學體系立體化。
(三)從崗位能力培養出發,構建實踐教學體系
依據畢業生將來從事的主要崗位,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以培養就業競爭能力和職業發展能力為目標,根據機電技術領域和職業行動能力的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開發符合職業能力發展的課程,構建突出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培養的實踐課程體系。
確定機電專業學生在校期間主要考取的職業資格證書為電工證和鉗工證。根據崗位分析和國家職業資格證書考核要求確定實踐教學內容;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作用,通過開展各類學科競賽、技能競賽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協同合作及創新能力。按照各個階段學生的知識結構、興趣特點、專業能力等,從基礎實訓→專業核心實訓→綜合實訓→頂崗實習,設計循序漸進的實踐教學體系。改善和完善實踐教學體系是職業院校內涵建設及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將職業勝任力融入職業院校實踐教學體系的各個環節,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職業能力,以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作者單位: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一般規劃課題《職業勝任力導向下的高職院校多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研究-以機電專業為例》,課題批準號:GH180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