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燕
摘 要:為了縮短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和專業教學內容的差距,基于BTEC課業模式的啟發,以及多年企業工作的經驗,歸納出企業實際項目的工作流程,并與影視動漫專業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比較,總結出兩者之間的差異,詳述了產生差異的原因,以及尋求找出解決差異點的方法。
關鍵字:實際項目流程與教學內容的差異;基于BTEC課業模式的項目制教學;BTEC課業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的融合
一、BTEC課業模式
BTEC是英國商業與技術教育委員會(Business &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的簡稱,是目前國際上具有較大影響的職業技術教育課程模式。BTEC課程模式重視職業能力的培養,從職業崗位的需要出發,確定崗位所需的各項通用能力和專業能力,以此設計清晰明確的課程目標,做到培養目標明確,突出通用能力的培養。
1.BTEC職業教育模式的特點
(1)培養目標明確,突出通用能力培養。“通用”的含義不是針對某一具體的職業。而是從事任何工作的任何人要獲得成功所必需掌握的技能,即跨職業的、可變的、有助于終身學習的、可發展獨立性的能力。BTEC明確要求培養學生七種能力,十八個小項;
(2)教育理念現代化,倡導以學生為中心。與傳統教育相比,BTEC確立了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即以學生為中心的核心理念成為BTEC管理者和教師的共識。BTEC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學校應為學生的學習服務。教學過程重視學生個性發展,鼓勵個人潛能開發。
(3)注重市場需求分析,課程具有職業性。BTEC課程內容與職業需求緊密相聯。設置BTEC專業時會開展市場研究,以明確市場的職業需求;在開發教學大綱時,課程開發專家要以雇主協會制定的職業資格標準為基礎;在教學過程中,BTEC還要求將預定單元內容與當地實際情況相結合;BTEC以職業活動為線索來組織課程內容。使得BTEC課程在更大程度上滿足職業的現實需求,學生能滿足行業企業實際需求。
二、傳統教學模式和企業實際項目流程的區別
動漫制作過程可分為前期策劃、中期設計與制作和后期合成。前期包括文字市場分析,劇本,文字設定(角色、場景、道具);中期包括畫面設計(角色、場景、道具),畫面分鏡頭,原畫,修畫,動畫;后期包括配音,特效,影視合成,整合,檢測等步驟。
企業中的造型設計師工作流程:拿到文字劇本和文字設定→理解角色性格/場景特色/道具屬性→收集所需資料→初稿→與前期策劃溝通并且闡述設計理念→根據要求修改設計稿→自我檢查是否偏離設計要求→修改并闡述修改理由→定稿并提交→根據反饋修改(如有)→提交,并整理文件確保后續能正常工作。
傳統教學的流程:老師提出課程中的難點重點→逐一講授并布置作業→學生練習→老師指出問題→學生修改并提交作業→老師評價→打分。
從上面兩個過程中不難看出兩者的區別:
1.課程講授畫面設計的重點和難點,著重教導學生們怎么畫,但并沒有告知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的原因和依據。
2.課程中不存在與上個環節工作人員的溝通,學生沒有機會嘗試著理解上個環節對此環節工作內容的要求。
3.學生沒有一個正式的場合和機會給學生闡述自己的設計理念。
4.課程中修改次數不多。
5.課程中缺少團隊合作,學生沒有與其他人溝通和交流。
6.課程結束后學生們不會思索此次工作環節對下個工作環節的影響。
三、區別產生的原因
結合BTEC課業模式,產生區別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傳統教學更注重完整的知識體系,對專業技能的實際應用專注極少
從區別的第一條可以發現:學生們并沒有得到任何作業的實際要求,這里指的作業要求不是說畫多少張,每張都要求三視圖這樣的形式上的要求,而是來自于內在的要求,來自于畫面設定的上一個環節,來自于劇本和文字設定的要求。
比如某個角色的頭發用紅色好還是藍色好,在項目中不能用主觀喜好來判斷這個問題,文字人物設定會告訴設計師答案,如果這個人物的性格是沉著冷靜的,那么顯然藍色比紅色好,如果是熱情奔放的,肯定選擇紅色會更合適。
可是學生們在課堂中沒有來自于上個環節的具體要求,就不清楚自己為什么要畫的原因,就無法根據要求收集資料,也無法根據要求設計畫面,更無從判斷好壞。但在實際工作中這是最重要的一條,如果沒有要求,造型設計師就無從下手。很多企業領導反映學生不能馬上使用并不是學生們專業能力差,而是他們不懂如何去理解和分析要求,聽不懂要求和建議,也沒有收集資料的習慣。
同時,學生們也沒有得到任何作業的“客戶”要求,這里的客戶指的就是來自于企業和市場的要求,這要求老師有一定的企業經驗,或者熟知市場,有能力模擬客戶提出要求,或者從企業獲得已經執行的項目,帶著客戶要求給學生們做練習。
這恰巧對應了BTCE課業模式的第三點注重市場需求分析,課程具有職業性,而傳統教育在這方面涉及非常少。
2.傳統教學大多從學科本位出發,而很少考慮到如何運用專業技能推動項目
從區別的第五條可以發現:學生們在課堂中很少有機會團隊合作,基本上都是自己完成作業,他們的確鍛煉了專業技能,但如何讓專業技能在工作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呢?大家都知道在實際工作中不可能由一個設計師完成所有的造型設計,通常都是分工合作或者團隊來完成一個項目,因此一個合格的員工不僅要有專業技能,還需要有將專業技能轉化成為足夠的溝通能力和與人相處公事的能力。這恰巧對應了BTCE模式中注重培養通用能力的原因。
3.傳統的教學方法基本以老師為主,學生大多服從老師的安排,并沒自主安排和學習的機會,從而無法完善自學能力。
從區別的第二條可以發現:學生們沒有得到項目的內在要求,自然無法產生一個自我思考和安排完成要求進度的機會,只能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作業。完成作業后也沒有機會展示自己的設計理念。而在實際工作中,這兩點非常重要,前一點可以幫助設計師加深對要求的理解,更好的完成工作;而后一條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專業表達能力,以及自我安排時間完成工作和自我學習的能力。在實際工作中每個設計師并不是只畫畫,更需要的是吸收養分和創意,再進行轉化和創新,最后展現給別人看自己的成果。這恰巧對應了BTCE模式中注重培養通用能力和教育理念現代化,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
因此可以看出,BTEC課程教學的最大特點是強調以通用能力和專業能力作為教學基礎、培養目標和評價標準。這與傳統的教學模式強調學科為中心、按學科體系進行知識傳遞有很大的不同,詳細對比可以看下表:
四、結論
本文從影視動漫傳統授課方法和實際工作流程中的差別為出發點,探求培養符合市場和企業需求的人才、如何能讓學生成為即刻能投入使用、縮小課程與實際工作的區別為目的,在實際工作和授課經驗,并且在企業人員的幫助下,最后得出必須以職業能力為目標,職業活動為單元的授課方法的結論。
首先,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分析出課程中的職業專業能力和通用能力是什么、分析出每個教學模塊和職業活動或是否契合,才能清晰的制定出符合企業和市場要求的授課目標、內容、方法和評價標準。
其次,采用仿真項目或者實際項目,讓學生沉浸在模擬的企業工作方式中,了解職業活動是什么,并且在老師的幫助下掌握具體的職業專業能力和通用能力。
最后,對學校和老師有一定的要求。老師應有相應的企業實踐經驗,各項專業技能都有涉及并有良好的控班能力;而學校應該給予老師更大的自由空間和支持,而不是以傳統的衡量標準來評價課堂紀律等等。
參考文獻:
[1]陳芳.英國BTEC職業教育模式探析.職業技術教育(教學版),2005年第35期第26卷.總453期
[2]宋春燕.理性主義觀照的英國BTEC課程模式探析.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27卷第1期.2011年2月
[3]Edexcel Level 4.BTEC Higher Nationals in Business,Guidance and units[M].Issue 2,181,September 2004
[4]楊可心、劉春生.BTEC課程模式及其對我國職業技術教育的啟示[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3)
[5]龔戈浮.BTEC課程教學實踐中的幾點體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3.9
[6]教育部教育發展中心BTEC項目課題組.中國消化BTEc—關于BTEC項目實施情況的調研報告[J].職業技術教育,2004(36)
[7]盧小平.BTEC課程模式對課程改革的啟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3.9
[8]傅松濤、蔣洪甫.英國BTEC課程模式的內容及其實施效果.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3)26—27
[9]李曉陽.發達國家的職業標準建設及啟示[J].科技信息,2011(13)595
[10]孔韜.與英國職業標準相銜接的BTEC教學體系構建.職業技術教育,2012年第17期.總687期
[11]張冰潔.中英職業教育課程模式比較研究——以英國BTEC課程模式為例.職業教育研究,2015.1
[12]張衛國.基于BTEC模式的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以動漫專業為例.藝術教育新教育,2014.23.總288期
[13]余雯麗.借鑒英國BTEC教學模式發展我國高職教育[J].教育與職業,2010(27)85-86
[14]鄧曉軍、姜文.BTEC-HND課業設計初探.福建電腦,2104.2
[15]何美賢.BTEC-HND 課業的模式及其特點探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9.3(25)11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