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奇梟
摘要:物流是指物品從供給地向接受地的實物流動過程,根據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和配送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結合。而現代物流三大趨勢相輔相成:即物流服務化、物流生態化和物流信息化。而物流生態化是物流服務化和物流信息化的最終目標和最終結果。本文根據云南省實際情況,提出云南省生態物流的具體發展路徑。
關鍵詞:生態物流;發展建議;綠色化;循環經濟
物流是指物品從供給地向接受地的實物流動過程,根據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和配送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結合。而現代物流三大趨勢相輔相成:即物流服務化、物流生態化和物流信息化。而物流生態化是物流服務化和物流信息化的最終目標和最終結果。
下文從三個趨勢相關概念和生態物流發展條件和需求來說明發展生態物流的必要性,并結合云南省具體情況,提出云南省發展生態物流的建議。
一、物流生態化與物流服務化、物流信息化關系及必要性
現代物流追求物流服務化,即物流活動更人性化、個性化和便捷化,可以全面快速滿足各類消費者的物流需求;現代物流的信息化即綜合運用科學技術使物流運動更可控化、便捷化和快速化;生態物流就是物流整個運行過程以及相以輔助的活動都以綠色生態為目標。
現代物流的三大趨勢而涉及的物流包括自己物流、資產性物流、專業物流、電子商務物流、供應鏈物流、綜合物流管理和綠色循環物流等。
上述可以簡單總結出一個邏輯關系:在企業生產階段,通過內部生產物流的精簡化和信息可控化達到零庫存使資源集約化并滿足眾多個性化需求;在商品運輸物流階段,全程信息跟蹤,選擇最優化路線并最大化縮短運輸時間從而降低生產和銷售成本;從商品接受和銷售階段,通過信息管理技術和物流綜合倉庫建設使物流最后一公里更加便利快捷和資源節約化;再到廢物回收物流階段,使資源盡可能再循環;以此進入一種良性循壞,最終達到生態物流的目標,同時在滿足物流服務化和物流信息化過程中達到物流生態化的最終結果。
從上面邏輯關系中可以看出,發展生態物流不僅可以降低各個環節的成本具有經濟性,也可以滿足消費者需求最大化達到社會效益最大化。綜上,發展生態物流具,有經濟和時代需求必要性。
下面結合云南省的情況具體闡述發展生態物流的建議。
二、云南發展生態物流的具體建議
中國的物流業正在蓬勃發展,云南省有較長的邊境線,是面向東南亞的橋頭堡,邊境物流以及國內物流需求量逐日增加,云南省站在物流業的新起點,建設云南省的生態物流既可以達到物流服務化和物流信息化的目標又可以促進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
(1)建立大型物流周轉站
政府應牽頭科學規劃設立一系列面向省內省外和東南亞的大型物流周轉站,使其連成線合成網,提高物流整合效率,減少物流環節減少物流對環境污染的時間、強度和范圍,促進生態環境。政府應該積極和國內各大物流企業進行合作接洽,并結合云南省運輸體系科學規劃大型物流周轉站的位置,并可以使各類大型物流周轉站集聚并配以相應的基礎配套設施,并積極支持和鼓勵各物流企業走進東南亞建立海外大型物流周轉站,使云南省和東南亞的物流運輸更便捷和高效。
(2)促進包裝綠色化
云南省政府應支持和鼓勵企業投資研究綠色包裝材料,推廣綠色包裝和促進包裝循環利用,減少物流包裝帶來的環境污染,促進生態可持續發展。政府應在推廣先期應給予相應稅收優惠和財政補貼,且在社會做好宣傳教育工作號召廣大民眾多使用綠色包裝;同時應組織對應研究所和高校投入資金、人才研究綠色包裝,使其成本高問題得以改善;政府可以定期舉辦相應主題展覽會,應邀世界綠色包裝企業和相關學者進行會談交流促進國際間合作。
(3)促進物流業的循環經濟
云南省政府應牽頭重點建設物流業的循環體系,從生產、包裝、運輸、周轉和配送等環節中注意對資源的循環利用實現最優的資源配置并減少對生態系統的污染,綜合提高生態環境。政府應建立完善規章制度,鞭策企業在生產源頭——輸入端充分考慮節省資源,提高單位產品利用率,預防和減少廢棄物;政府協助社會各界對源頭不能削減的污染物和經過消費者使用的包裝廢棄物、舊貨等加以回收利用,只有當避免產生和回收利用都不能實現時,才允許將最終廢棄物進行環境無害化處理,使物流各環節都能以保護生態環境為追求目標,從而使物流業循環經濟能夠良性循環。政府應在社會循環經濟建設中積極給予資金、人才支持,并積極借用媒體和學校教育力量宣傳循環經濟的作用和意義,提高公眾的循環環保意識;并在循環經濟運行中做好監督工作,建立完善懲戒制度,綜合提高循壞物流和循環經濟的持續運作能力。
三、展望
得物流者得天下,云南省擁有良好的區域位置,擁有強勁的物流需求,在物流業發展新起點中,抓住機遇和生態物流的制高點,將會形成.套完整的物流體系和標準,這對經濟和社會生態都有巨大意義和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志君.經濟學視角下的生態物流業發展探析[J].交通企業管理,2018,33(06):75-77.
[2]張平.我國生態物流的組織模式和網絡結構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7(07):109-111.
[3]李志君.循環經濟視角下物流業生態化發展路徑研究[J].江蘇商論,2016(07):30-犯-
[4]馮研.我國生態物流系統研究[J].中國市場,2015(37):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