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迪
摘要: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促使內部控制在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中的作用越來越顯著,因此,內部控制問題也受到政府、學界及業內的廣泛關注。文章就事業單位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根據其發展現狀闡述事業單位內部審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問題找出有效的應對措施,進一步強化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
關鍵詞: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內部控制;問題;應對措施
事業單位經營活動能夠合法、合規,財務信息能夠真實完整,以及經營活動的效率能夠得以有效提升,都離不開有效的內部控制,可見內部控制對實現事業單位的戰略目標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實施內部控制環境的基礎環節為內部審計,同時,內部審計是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關鍵環節之一,也是內部控制系統中牽制其它環節的重要部分。因此,推進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在內部審計管理中的相關工作意義重大。
一、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之間關系
內部審計是在組織內部構建的一種具備獨立性特性的服務型評價活動,主要是為了協助組織內部管理成員權責履行的情況,將成本控制到最低,最大限度地提高事業單位經濟效益。內部控制指的是單位組織為了保證單位業務活動正常進行,資產安全,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完整性,必須要制定一套完善的運行體系,為其運行的有效性提供制度支撐。內部會計控制指的是單位為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和資產安全,確保相關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單位內部制定的一系列控制辦法和運行體系。所以,內部會計控制歸屬于內部控制的范疇,并且是內部控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是內部控制的基石。
(1)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是事業單位治理的內在需求
當前我國事業單位管理是一個嚴密且復雜的系統性工程,不僅要求單位內部的各個生產要素、產權要素和相關人員之間的權、責、利等實現合理、有效的分配,而且還需要對權利實施制衡,構建嚴格周密的激勵、監督管理機制,使單位內部的工作人員、資金、信息等都能夠得到有效的配置,根據計劃中的流量、流速、流向等開展一系列的業務活動。另外,所有權與控制權之間的分離是當代企業現代化制度最為直接的體現,尤其是自股份制企業出現后,從股東到企業員工,層層授權和代理,形成了單位較為核心的關系,并且為了防止委托人與代理人之間利益關系的錯位,盡可能避免一切可能存在的代理人損害委托人利益的行為。
(2)內部審計是內部控制的重要手段
內部控制可謂是推進經濟實體運營的最佳手段,然而,在實際運營的過程中,內部審計主要被應用于協助管理層調查、評估內部控制制度,或者是提出適當的改進意見,推動內部控制制度實施。另外,內部審計不僅是內部控制系統中的一部分,而且也是內部控制目標實現的手段之一,因此,如何在內部控制框架結構中認識內部審計的重要性,以及在不同情況下制定不同的審計方案,對于確保審計質量和審計效率至關重要。
(3)內部審計部門職能推動內部控制執行效率
就當前我國事業單位內部審計部門發展的情況而言,內部審計部門不是一個單的業務職能部門,而是一個單位的管理機構,所以,內部審計部門的重要性也越來越顯著。另外,內部審計部門不僅具備監督的職能,而且還具備服務職能,二者之間的重要性,并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
(4)內部控制是公司內部控制的內容核心
公司內部控制既是一個靜態的組織結構機制,也是一個動態且不斷趨向完善化的過程。所以,在公司內部控制的過程中,內部控制目標主要是針對“道德風險”,其內部控制手段是在資本市場的作用下和社會的監控下而進行。尤其是自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以后,人們紛紛都將關注的重點從道德風險轉移到管理風險、經營風險方面。
二、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
(1)事業單位缺乏內部審計監督機制
雖然我國每年都會根據國情實行不同的惠民政策,但是在政策實行的過程中,尤其是對于事業單位而言,事業單位內部的資金運轉、財務管理等方面相對于企業單位而言,其要求更高,進而內部審計單位的出現也是必然。在事業單位中,內部審計工作是評價內部控制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的主要標準之一。因此,在事業單位中設立相對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不僅能夠在日常管理活動中了解單位內部的財務收支情況,而且還能夠在審計的過程中,對單位在實施內部控制期間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分析,并且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2)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未完全體現
當前我國企業或者是公司的內部審計部門,大多都已經脫離行政部門,所以,在日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相關行政單位的干預或制約,其獨立性并不能完全呈現。另外,由于內部審計在我國出現的時間較晚,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運行體系,再加上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視程度低,極易受到其他部門的打壓和排擠,因此,無法發揮出其積極性作用在所難免。
三、加強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
(1)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機制
“無規矩不成方圓”,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制度的重要性,所以,在開展內部審計工作時,健全的內部控制機制是維護財務安全,控制資金流和強化財政管理的重要舉措。另外,由于地域性的差異,行政機關與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在內部審計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相應的財政部門需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以行政單位會計管理制度為運行載體,提出針對性的舉措,減少資產損失,規范會計行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2)設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
在行政事業單位,尤其是在行政部門下設完善巨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對于內部審計機構而言具有一定保障作用。而在行政事業單位機構變革期間,雖然各個部門都不能強制設立內部審計機構,但是其主管部門必須要設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一旦行業主管部門缺乏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則會造成內部審計工作開展困難。
(3)加強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的監管力度
在內部審計工作管理的過程中,內部控制并不是靜態的活動,而是一個動態的、持續性的過程,內部審計工作的有效性,僅僅依靠各部門的相關人員遠遠不夠,所以,必須要構建兩級監控體系,對會計審計工作實行全面動態性的監控。首先,財政部門主要對行政事業單位進行監督;其次,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紀檢監察部門主要對內部各機構進行監督;再者,單位內部人員互相監督;最后,定期開展內部審計,審查單位內控制度的有效性,在促進制度完善的同時找出運行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改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4)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靈魂”,因此,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實施的成敗一定程度上在于單位成員素質的高低。由于財務人員不僅是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者,而且又是財務業務展開的監督者,所以,財務人員不僅要求自身具備較強的政策法律意識和專業的技術水平,而且還需要具備一定的職業道德素養。因此,在具體操作的過程中,首先,單位內部可以定期組織內部員工進行相關專業性的培訓;其次,單位可以安排優秀的職員到相關單位學習,或者是吸納一些高精尖人才;最后,員工自身也可以通過教育培訓機構進行綜合素養的培養。
(5)資金實現集中管理
資金作為現代企業血液的供應地,資金在事業單位內部的有效性運轉,是恒量企業內部管理科學性的標準之一。因此,在進行資金管理模式設計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財務結算中心,然后對資金實施集中管理。另外,也可以將一些分散的賬戶取消,將資金管理和使用權限進一步規整到管理中心,強化資金的管理工作。
(6)審計集中管理
內部審計實際上是為了保證企業核算而出的財務信息更加真實、可靠和安全。雖然當前的企業會計賬目、經營成果和財務報表由外部審計單位進行審計,但是并不意味著內部審計不重要。因此,在認識內部審計的期間,第一,管理層領導不僅要樹立端正的態度對待內部審計工作,而且還要設置專門的內部審計機構,完善企業管理結構;第二,由具備會計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的獨立董事擔任審計領導一職,且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在不違背審計規章體系的同時,進行內部審計項目的審核和審計報告的審批;第三,內部審計部門領導必須要在董事會具有發表意見的權力,這也是保障內部審計獨立性和權威性的重要手段。
四、結語
綜上所述,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探究的過程中,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也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財務管理模式發生變化,因此,必須根據單位的具體情況,順應時代發展的腳步,推動內部控制在內部審計工作中的有效開展,從而促進事業單位可持續化發展。
參考文獻
[1]舒群.論如何完善服裝施工企業會計集中核算[J]現代審計,2010-05-11.
[2]陳媛媛.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方面作用的思考[J]辦公室業務》,2018-09-13.
[3]孫國良.內部審計是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保障[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4-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