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歡洋
摘 要:在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不同的宏觀財政政策對于國民經濟有著不同的影響,為了達到更好的宏觀調控的效果,在選擇財政工具的過程中,就需要具體的分析經濟環境,有區別的應對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在具體的財政工具的運用中,我們會發現,結構性宏觀財政稅收政策會比結構性宏觀財政支出政策有著更好的效果,對于宏觀經濟也會有更好的促進作用。在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中,政府應該更多的轉變宏觀財政政策運用的思維,慎重的選擇財政工具,在財政支出乏力的情況下,要更多的通過財政稅收的政策來促進社會的發展、民生的改善,同時也促進我國政府職能的轉變。對此,本文就針對我國結構性財政支出政策和稅收政策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同時對新形勢下財政政策和工具的選擇也提出一系列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結構性調控;新常態;財政工具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相關宏觀政策也變得更加的靈活、有效。但是在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中,我國經濟增速有所下降,同時也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和挑戰,這對于國家的宏觀財政政策的使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斷的創新,改進發展的思路,選擇好宏觀財政的工具才能更好的發揮其作用,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無論是經濟發展的速度還是整體的質量都需要重視,所以結構性宏觀財政工具的運用一定要科學、合理。一般來說,在國家經濟增速放緩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宏觀的財政支出政策來刺激消費和需求,同時也可以通過宏觀稅收的政策給予人們和企業更多的優惠。無論是哪一種宏觀財政政策,只有適應我國國情的才是真正的好政策,所以在具體財政工具的選擇中,一定要慎重結合經濟發展的新常態。
一、新常態下我國未來國民經濟發展的重大趨勢
當前,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得我國和世界的聯系越來越密切,全球的經濟有所復蘇,國際經濟總體的發展的環境還是比較好的,但還是有一些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特別是對于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國家反全球化的行為,我國必須有所警惕,例如,美國、加拿大抵制我國華為企業的事件。就國內經濟的發展而言,雖然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有所放緩并且有可能在未來持續一段時間,但是從長遠來看,隨著我國的改革和經濟轉型,未來我國發展的總體趨勢還是比較好的。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更好的發展,其為我國經濟的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基礎設施的完善同時帶動了我國城鎮化的發展,使得更多的人口和企業聚集到了附近的城鎮。近年來,我國居民消費的水平和能力不斷的提升,人們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我國的產業結構得到不斷的優化,經濟發展的質量不斷的提高,轉型跨越的發展已經初有成效。當然我國的發展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我國每年畢業大學生都面臨著就業的問題,雖然我們政府提供了眾多的發展戰略和優惠的政策,使得我國就業率逐年的提高,但是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升級,未來的就業形勢依然不容樂觀。
二、結構性宏觀財政支出政策分析
(1)政府財政投資性支出的影響
當今我國政府財政投資變得越來越多元化,結構性宏觀財政支出的政策包括投資、消費和轉移支付三大內容。其對于我國宏觀經濟也有著不同的影響,一般來說,其中最重要、最直接的就是政府宏觀財政投資性的支出,對商品價格、居民消費、就業等因素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政府財政投資性的支出的增加會在一定程度上帶動社會總投資的不斷提升,因為政府投資的擠入效應,使得更多的私人投資也進入到社會投資中,而過多的資金進入市場會代替一定的勞動力成本,使得市場對勞動力的需求減少,從而使得居民的就業變得緊張。而私人資本的投資上升也會使得社會貧富的差距變大,社會的的總需求不斷的減少,居民的邊際消費傾向也會減少。市場產品價格的上升和居民消費資源的減少給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一定的阻礙。一味的政府財政投資性的支出不利于帶動社會的消費,會使得社會貧富差距擴大,不利于社會的和諧和穩定,同時也可能給政府財政帶來巨大的債務負擔。
(2)政府財政消費性支出的影響
政府財政的消費性支出不同于投資性的支出,提高政府的消費性的支出對于社會投資和產品的產出影響會更加的深刻,同時對于政府財政的壓力也比較小。政府的消費性支出增加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居民的消費,同時居民的邊際消費需求會有所下降,最后影響到消費產品的價格變動。所以,在新形勢的發展過程中,合理的控制政府財政消費性的支出對于提高社會的消費水平和投資都有積極的作用。
(3)政府財政轉移性支出的影響
雖然由于轉移支付的融資方式,會使得社會投資有所減少,但是政府的轉移性支出會使得社會消費和就業等的水平普遍提高,所以,政府的轉移性支付對于社會經濟的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適當的增加政府財政轉移性支出能夠在短時間內帶動內需的發展,從而促進就業和社會的發展。而從社會發展的長遠角度來看,轉移性的財政支出也是明顯優于財政投資性和消費性的支出的,更加符合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現狀,同時也能夠更好的緩解財政的壓力,促進惠及民生的事業的發展,更好的促進社會的和諧和穩定。
三、結構性宏觀稅收政策分析
(1)消費性減稅政策
消費性的減稅政策影響最大的就是消費者,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使得市場商品的價格有所下降,從而更好的促進社會的內需和消費的發展。此時,企業獲得更多的利潤,從而不斷的發展壯大,有效的帶動了社會的就業。在新常態的發展中,消費性的減稅是積極的,消費的發展可以促進相關產業結構的優化,從而促進我國經濟的轉型和發展。消費性的減稅政策對于就業的促進作業也較為明顯,同時也能夠很好的配合我國供給側的改革。
(2)資本性減稅政策
資本性減稅就是從社會資本的角度帶動社會的投資和消費的水平的,一般來說資本減稅性的改革會使得社會消費
的水平有所提高,同時也會使得更多的社會資本投入到市場的發展中去,進而帶動產品價格的上漲。但是資本性減稅政策對于政府的財政支出較大,對政府來說會造成一定的財政壓力,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會使得社會就業緊張,同資本性減稅前期的表現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
(3)勞動性減稅政策
勞動性減稅的對社會經濟的影響是比較弱的,其最重要的是增加了居民的收入,進而促進社會消費和投資略微的增長,促進社會總體就業的水平的提高,但是對于我國經濟長期的發展而言,勞動性的減稅政策對于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是不如資本性和消費性的減稅政策的。
四、結構性宏觀經濟發展環境下財政政策和工具的選擇
(1)提升政府財政轉移性支出
相比較而言,在不同的結構性財政支出工具中,特別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中,政府轉移性支出的效果更好,對于整個社會消費水平的提高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同時也能夠有效的促進我國政府職能的轉變。通過轉移支出,把有限的財政財政資金投入到醫療和基礎設施的建設中去。
(2)以財政消費結構性減稅為主
分析不同的財政結構性的減稅的政策,我們會清晰的發展,財政結構性的減稅政策中無論是對國民經濟短期還是長期的發展都是有利的。除了能夠促進社會消費水平的提高之外,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有效的促進社會的就業,同時消費性的減稅政策也不會給我國財政造成很大的經濟負擔,有效的降低了金融風險,促進我國經濟發展質量的提升。
(3)深入把控生產者與消費者價格之間聯動
通過上述的分析,我們會發現,不同的結構性宏觀財政政策對于生產和消費的價格都有一定的影響,它們之間存在一定的關鍵,也就是彼此價格之間存在聯動效應,雖然這樣的聯動效應不一定總是正相關,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影響和聯系,一方變動,必然會帶動另一方價格的變動。例如,消費性的減稅政策也會導致兩者價格的波動,深入的研究和把控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而更好的使用財政工具的組合對于新常態下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4)轉變政府財政政策調控思路
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的發展面臨新的環境和問題,政府財政的調控不能再依據以往的理念和思路,而是要結合具體發展中的問題和基本的國情,通過轉變思路,讓財政政策更好的適應經濟的新常態和社會的發展變化。政府在選擇結構性的財政政策的時候不能盲目的依據以往工作的經驗,對于不同的問題要有區別的對待,根據每一種宏觀財政政策的特點,慎重的選擇,更好的配合我國經濟的改革和產業結構的調整。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常態經濟發展中,政府一定要慎重的選擇結構性宏觀財政的政策,要根據具體的經濟發展的問題,合理有效的通過財政政策進行宏觀調控。新常態的環境中,我國面臨新的發展問題,財政工具要切實的結合社會的發展,從促進社會消費和就業等角度去適應新常態的經濟建設,同時也更好的發揮政府服務的職能。
參考文獻
[1]趙亮.結構性財政支出沖擊下我國最優貨幣政策規則選擇[C]南京財經大學,2017.
[2]劉彬;張永芳.供給側改革視角下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財政調控政策優化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8,No.2882,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