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志鵬
摘 要:新形勢下,農民負擔的意義發生了變化,導致監管范圍和工作內容產生較大改變。要對農民負擔進行有效控制,保證減負工作長久開展,需要創新監管工作思維方式。保證農民負擔水平處于合理較低水平,以促進農村地區穩定發展。
關鍵詞:新時代;農民負擔監管;新思維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1-0165-01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3.6 文獻標志碼:A
隨著農村綜合配套改革的推進和落實,強農惠農政策體系得到了完善,各種涉農項目也得到規范化管理,農民負擔得到了有效控制。
1 做好農民負擔監管工作
1.1 堅持落實有效措施
一是健全領導管理機制。各地區建立了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的領導小組,促進減負工作的順利開展。二是對農民的負擔水平進行有效控制。中央下發了相關文件,對控制農民負擔水平進行了明確規定。三是對涉農項目進行規范化管理,取消不合格的涉農收費項目。四是提出專項治理措施。對農民反映較為強烈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針對性治理。五是完善監管制度。結合農村地區實際情況,不斷對監管體系進行完善。六是推行稅務改革政策,取消了農業稅務。七是推出了許多強農惠農政策。八是對農民負擔進行全面治理,對存在問題比較多的地區進行綜合性治理。九是重視對監管工作的監察,保證各項工作有效落實。十是制定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制度。
1.2 堅持不懈開展監管工作
各地政府一貫重視農民負擔問題,監管和治理力度較大,但取得成績是比較困難的。農民負擔問題存在時間比較久,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也需要花費比較長的時間,采用攻堅的方式無法達成工作目的。
農民負擔問題的性質與其他問題不同,農民負擔監管工作較為復雜。在工作開展過程中,要對農民負擔問題有正確了解。做好長期奮斗的準備,堅定信心,持之以恒地做好農民負擔監管工作。
1.3 保證創新思維的精準性
新形勢下,農民負擔問題發生了改變,以往的監管方式已無法實現有效監管。應用大規模資源進行治理,事倍功半。這就需要轉變思維方式,及時發現問題,并提出解決措施。根據當前農民負擔問題的特點,結合當前農民負擔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措施和策略。此外,監管工作應將現代化信息技術融入其中,創新監管手段,進行定點管理和監測。
2 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2.1 擴大減負范圍
新形勢下,農民負擔監管工作的重點內容發生了改變。當前監管工作以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為基礎,主要對農村地區收費、經營服務收費、不合理收費等情況進行監管。強農惠農政策的有效落實,是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的重點內容。對挪用、私吞補助資金和補償款等違法行為,要進行嚴肅處理。
2.2 對涉農收費項目進行規范化管理
一要對涉農收費行為進行規范化管理。制定相關政策和制度,對涉農收費項目進行嚴格審核,確保其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進行收費。二要將一事一議制度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執行,明確具體范圍和程序。三要規范財務管理工作,保證各項流程的規范化開展。四要對涉農服務收費進行科學管理。從農民角度進行考慮,遵循農民意愿,避免出現捆綁收費等情況。
2.3 完善監督體系
首先,完善監管隊伍建設,優化農民負擔監管機構。不斷引進專業人才,充實監管隊伍。同時,還要做好隊伍培訓工作,提升監管隊伍整體水平。其次,優化投訴通道,完善舉報機制。讓群眾可以通過電話進行舉報,將農民群眾監督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對農民提出的問題,需要給予限時解決并及時回復。再次,建立農民負擔問題預警體系。做好定點監測工作,實現對農民負擔問題的實時監控。
3 結束語
要提高農民負擔監管工作的質量,需要創新思維方式。結合各地區實際情況,做好農民負擔的檢查工作,應用多種檢查方式來發現農民負擔問題。及時將有關內容報告給上級部門,并做好整改工作。對農民負擔問題中急需解決的事項,要進行專項治理,避免出現農民負擔反彈的情況。還要做好各地區工作的監督管理,提高監管工作的質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