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珠 曾力
摘要:近幾年來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大氣污染、全球變暖、水體污染等環境問題亟待解決,環保問題需要更多的人引起重視。那么如何將“綠色設計”理念更好的融入到“產品創新”當中,則是我們產品設計師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本文將結合生活實例及建筑設計案例來深入探討在產品創新中的綠色發展趨勢。
關鍵詞:產品創新;綠色設計;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TB4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19)01-0077-03
設計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在設計帶給我們好處的同時,我們的自然環境卻變得越來越惡劣,人與自然的關系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因此,設計是否對社會有益,是否會破壞自然環境等,是設計師首先要考慮的問題。由此看來產品創新與綠色設計的思考是重要且必要的。
1 綠色設計的基本概念范疇及發展趨勢
綠色設計是20世紀40年代末建立起來,并在60年代后迅速發展的概念。綠色設計是指以節約資源為目的、以綠色技術為方法、以仿生學和自然主義等設計觀念為追求的一種設計思潮。開始主要應用在工業設計及建筑設計領域,但在不同的領域,綠色設計的具體指向不同。不管綠色設計的概念在不同的領域具體指什么,綠色設計的核心內涵“3R1D”,即Reduce,Recycle,Reuse,Degradable不會改變。
在沒有工業革命,人類沒有進入大工業生產、機器化時代之前,人們生活及生產節奏相對緩慢,在生產生活中所產生的垃圾大多也都是有機物質。種莊稼不用化學氮肥、合成殺蟲劑,裝飲料的瓶子經常回收使用,“一次性的”概念并不多見。然而在當今社會,因為工業化產生的廢水廢氣造成環境污染的事情屢見不鮮、因為化學農藥等造成的土壤污染日益嚴重、人們生活產生的大量“一次性”垃圾不易分解,也給生態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倘若人類再繼續這樣破壞大自然,無止境的利用和浪費資源,可能在將來的某一天,人類會遭受到地球毀滅性的報復。環境問題已經刻不容緩,因此我們更加關注綠色設計的理念,希望能夠將產品創新與綠色理念相結合,在產品創新的同時可以有效地減少資源浪費,提高產品資源的利用效率;與此同時,以保護環境為前提,盡量減少廢棄物的產生,或者實現廢棄物的可再生性,使其能夠再次被利用,最大限度保證生態平衡,實現可持續發展。
2 2018“CHINA HOUSE VISION探索家——未來生活大展”的設計啟示
“CHINA HOUSE VISION探索家”是一個思考中國未來生活形態的平臺,也是一個首次嘗試將建筑、設計、科技、制造等多個產業跨界合作的項目。由原研哉先生發起,以“未來居住新嘗試”為理念,攜手建筑師和企業共同構建未來之家,將設計暢想以1:1比例的形式呈現。
2.1 由材料創新帶來的設計啟示與綠色思考
現代設計越來越多地考慮將低碳型環保新材料、可再生材料、新能源材料環保材料等應用到實踐中去。環保性材料是指那些能夠保證產品使用功能的同時,可以降低污染、降低碳排放量、降低能源消耗,讓使用壽命延長,并且使用過程中不會造成污染,并可以回收或者可再生的材料。低碳材料在生產、使用全過程實現節能減排,是可持續和面向未來的材料。
在“CNINA HOUSE VISION探索家——未來生活大展”中,海爾和非常建筑合作展出了《砼器》,他們采用了人造材料——混凝土,來構建這個“自然、人造物質、人類三者共存”的家(如圖1)。內置的家具家電采用的是低碳新材料——低碳混凝土,這種低碳混凝土采用了再生水泥,它不僅可以用作建筑材料,還可以用在家具和家電上。
我們在產品的創新的過程中,可以更多地去考慮將低碳新型材料、可再生材料運用到產品當中。比如在服裝設計方面,我們可以從選擇服裝的面料開始,如果使用絲綢、棉布、麻布為主要的原料,碳排放量就會降低,任何一件衣服,從農田里的棉花、亞麻開始,就會消耗無數資源。企業可以大力發展綠色創新技術,更換和改用環保、天然的服裝材料和環保可再生的加工制劑等。
2.2 由功能拓展帶來的設計啟示與綠色思考
產品的功能性是指產品所具有的特定職能。產品的功能與用戶的需求息息相關,我們在進行產品創新的同時應該時刻的把用戶需求放在首位,在保證滿足用戶需求之后再進行改良或創新將綠色設計融入其中。
2.2.1 使產品成為使用環境資源整合的載體
阿那亞和大舍合作的“亼屮口”(圖3)對住宅進行“二次編輯”,將其納入家具中,通過復合家具實現“對外開放”。復合家具具有十種功能,通過操作復合家具可以控制內外的界限,當家具在內時,就是一個家、一個私人空間(圖4),這是居住環境;當家具在外時,可變成一間定期營業的餐廳、咖啡廳、飾品店等等(圖5),這是商業環境。
這個住宅空間實際上就可以看成是住房與商店的一體化。試想如果每一個開商捕的經營者都可以在自己開的商鋪里面居住生活,那么可能會節省很多的土地資源、空間資源,可以縮小建筑面積減少建筑材料的浪費。與此同時,商鋪經營者的生活質量并不會因為住房和商店的一體化而降低。
由此我們在產品的創新上,可以借鑒“亼屮口”復合家具形式,在某些產品設計的領域,設計者可使產品實現使用環境的資源整合,再應用綠色設計理念及工具來完成設計,從而節約資源,減輕環保壓力。
2.2.2 使產品能夠在相關環境下實現多功能的整合
有住和日本設計中心合作的《最小一最大的家》重新定義了“睡眠”和“吃飯”,將床賦予了更多的可以承受各種睡前活動的功能,如看郵件、讀書、給手機充電等等(圖6);廚房也不再僅僅只有做飯的功能,如果是獨居或者兩個人一起生活,廚房就是餐桌,既可以做飯又可以吃飯,而一旦打開了電腦,這個空間就變成了一個書房,放上茶具,就變成了可以品茶喝酒的地方。這個家對空間利用的追求幾近極致(圖7)。既是書房與臥室的融合,是看郵件、讀書、給手機充電、睡覺等多功能的整合;也是廚房、餐廳與茶室的融合,做飯、吃飯、喝茶等功能的整合。
而在海爾打造的新型理想空間《砼器》里運用到的兩臺高科技復合家電,完美的實現了在相同的使用環境下,多種家電功能的整合。一臺在廚房,具備了冰箱、洗碗機、烤箱和微波爐等廚房所需的功能。它使食物可以輕松的被購買、配送、存放、處理、烹飪,為用戶管理、推薦、制作三餐;另一臺在洗臉臺,具備洗衣機、衣物清理機、收納等浴室所需的功能,它使水能夠自動被收集、存儲、凈化、加熱,為用戶提供洗浴和衣物的清理(圖2)。
《最小——最大的家》用最少的設計實現最多功能和最高的空間利用率,《砼器》運用的復合家電也使各種電器的功能整合在一起,可以給我們創造出不同于往日的舒適感。我們在考慮產品的設計時,亦可以充分地考慮產品的不同使用環境或者在相同的使用環境下相關的其他產品的功能是否可以整合,使產品的主要功能得到延伸,使用環境得到拓展或者直接使其變成一個多功能產品。從綠色設計的角度看,產品的利用率變高、生命周期變長、并可以達到節約資源的目的。
2.2.3 使產品具有“共享”的屬性
什么是共享?百度百科中解釋共享意思是分享,將一件物品或者信息的使用權或知情權與其他所有人共同擁有,有時也包括產權。但筆者認為,共享,不僅僅是體現在實體物品層面上,也可以是資源、環境、空間、服務和體驗的共享等。
華日家居和青山周平合作的《新家族的家》使“空間”進行共享,秉持“睡在家具里生活在家具外”的理念,突破人們傳統的家與家居的觀點,打破傳統家居的格局。家具內是私人空間,家具周圍則是生活的共享空間。使家具既具備了私有性質,又具備了共有性質。(圖8)在社區中透明的亞克力架子上,放置著一些低使用率的工具和生活用品。如吸塵器、行李箱等等。這些工具和生活用品都可以共享,只需要手機掃描一下二維碼即可。(圖9)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使用率低但是在特定情況下又必須要使用的物品,如不經常玩的樂器、運動器材、行李箱等等。試想如果這些東西都可以租賃、共享,在節省了人們住房空間的同時還節省了人們在購買這類產品中的經濟開銷。這樣的共享不僅僅節約了資源而且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其實在當下社會,運用“共享”理念的產品已經出現了,比如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等。這些共享產品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社會資源,如有了共享單車之后,減少了人們對單車的購買量,間接的也促使人們減少了對汽車的使用量,緩解了交通擁堵的情況,鼓勵人們綠色出行。但是從生產量使用量和報廢率的角度來講,它又是浪費的,同時也導致了使用秩序的混亂。并且惡劣的天氣會阻礙共享單車的使用,使人們出行不便。我們應該從更多角度去思考,去發掘產品共享的更多可能性,使其達到產品創新與綠色理念相融合的目的。
2.3 由新能源技術應用帶來的設計啟示與綠色思考
數字能源科技公司遠景和設計師楊明潔合作的《綠舍》是一個利用植物力量儲備能源的住宅(圖10)。他們設計了一種新的裝置(圖11),要通過各戶人家的電力來制造水和光,以此培育蔬菜。在這個裝置中通過設置在屋頂的太陽能電池板以及附近的風力發電站供給生活用電。利用剩余的能源,將空氣通過冷凝裝置轉化為液體水,還能為蔬菜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光線。
漢能和MAD建筑事務所合作的《庭園家》(圖12)是通過高效的薄膜太陽能技術實現能源的自給自足,利用這種技術和一個用碩大的屋頂包裹的空間,將宛如庭園一般的自然環境納入生活中。漢能的屋頂(圖13)不僅可以把陽光直接轉化為電能,還具備優異的隔熱,保溫以及隔音性能。太陽能發電產生的能源可用于噴霧冷卻系統,室內照明和生活用電。
《綠舍》通過利用每個家庭的剩余能源轉化成植物所需的水和光以此來培育植物,達到一個能源節約與循環再利用的目的,而《庭園家》通過利用太陽能技術,將太陽能轉化成所需的電能,達到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這個兩個案例說明利用太陽能就可以滿足一個家庭的生活用電和室內照明。由此可見,綠色能源會越來越廣泛地普及應用于未來。同時也給我們的產品設計帶來了新的思考,設計師可以更多的去考慮利用綠色能源,利用大自然賦予給我們的能量。如今,已經出現很多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充電柱、新能源大巴車、新能源電動車的概念設計。在未來,不僅僅是汽車,我們可以將新能源更廣泛的應用到各類電子產品當中去,使新能源的應用覆蓋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3 總結
以上通過分析“CHINA HOUSE VISION探索家——未來生活大展”中的“未來的家”,引發了對產品創新趨勢的思考。從產品的材料創新,產品的功能性創新到產品的新能源技術應用三個方面的出發,認為可以通過材料創新,利用低碳環保材料實現產品創新與綠色設計的融合;可使產品成為使用環境資源的整合的載體、使產品能夠在相關環境下實現多功能整合、使產品具有“共享”屬性以此來實現產品創新與綠色設計的融合;可以將新能源新技術利用到產品設計當中去,以此實現產品創新與綠色設計的融合。
但倘若要真的實現產品創新與綠色設計的融合,還需要考慮其他方面的各種因素。如形態設計、色彩應用等。張永和老師說,建筑和電器最大的共同點,就是關注日常生活,所以雙方以“向心合圍”來作為《砼器》的核心理念,深度全面地概括了電器、建筑、和家人的關系,充分地體現了海爾智慧家庭與建筑的融合。“向心合圍”的寓意在于“人心合圍,和諧自然”。我們在思考產品設計時,也應該有“向心合圍”的思想,深刻的思考人、產品、環境三者之間的關系,融入用戶情感,打破人與物之間僅僅只是“使用”的這層關系,如此才能真正的設計出優秀的綠色創新型產品。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基于城市文化形象構建的設計研究——以應用武漢地標元素開發文創產品為例》(項目編號:17Q036)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日)原研哉.HOUSE VISION執行委員會.探索家3-家的未來2018[M].中信出版社,2018.
[2]張嶄.淺口綠色環保理念下的機械產品設計[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2,18:106-108.
[3]王守平.綠色設計[M].遼寧美術出版社,2006:102-104.
[4]黃厚石,孫海燕.設計原理[M].東南大學出版社,2010:165-216.
[5]白佳棋.綠色設計概念下的產品設計要求研究[J].工業設計,2018(09):132-133.
[6]裴仁俊,高的.淺談現代產品設計中的綠色設計[J].計量與測試技術,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