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定容
【摘要】讀寫結合是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二者的有效結合,是教改后推行的新型教學模式,它能夠較好地推動各學科的發展,使學習效率變得更高,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對語文學習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本文將對讀寫結合運用到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分析探究,為學生提供高效的學習方法,全面構建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語文;讀寫意義;構建;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一提到寫作,學生們就會“頭痛”,這也是初中語文教學中一直存在的問題,針對學生缺乏寫作興趣,寫作水平不高的現狀,筆者將通過本文為初中語文教學提供參考,采用讀寫結合的方式,為語文課文教學構建全新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改善寫作困難的問題,增強學生的閱讀量,培養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接下來,文章將針對存在的問題逐一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使學生通過讀寫結合加深對文章的領悟,并滲透到自己的寫作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和鑒賞能力。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讀寫整體教學的現狀分析
首先,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寫作能力普遍偏低,一旦教師讓學生寫作文,學生就不知如何下筆,感覺心中也有好多話要說,但是常常卻無話可寫,久而久之,對寫作文產生了抵觸的心理,讓學生十分發愁,認為寫作是高深莫測的事情,常常都是應付了事。同時在一些學生的作文中發現,思路模糊,敘事和條理都不清,主要表現出學生言語貧乏,閱讀儲備量不足等現象,導致大多數學生的寫作水平不高,成績不理想。其次,教師將教學重點往往放到課本知識的傳授上,對學生的寫作訓練和方法指導不足,學生缺乏有效的指導,從而導致學生的習作興趣沒有得到激發,缺乏寫作熱情和積極性,一些語文基礎薄弱的學生,產生消極抗拒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說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和提高。
二、初中語文讀寫意義整體構建的策略
學生在寫作時,可以充分地利用閱讀過的文章內容進行仿寫,讓學生在文章中借鑒,逐漸領悟到寫作技巧,指導學生合理地構思。宋代朱熹曾說:“古人作文作詩,多是模仿前人而 作之。蓋學之既久,自然純熟?!币簿褪钦f,模仿進行創作是寫作能力形成與提升的有效途徑。通過提高閱讀量,促進寫作能力的提高,通過寫作,深化對文章內容體會,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進一步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一)提高學生的語言積累
在進行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加強閱讀教學中增強學生背誦和語言積累能力,深化學生對一些優美語言的掌握和記憶,只有加深記憶,才能為學生提供越來越多的寫作素材。具體來說,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多讀幾遍,幫助學生提高閱讀理解能力,使學生如身臨其境一般,進行品讀和想象,將自身融入優美的文字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主要包括以下四種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的語言積累。
1.立足教材,養成預習閱讀的習慣。預習在教學中是比較常見的學習方法。因此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到語文閱讀教學中,讓學生提前預習課文,提高自主閱讀的能力。同時,教師需要提前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將生字和生詞及時通過材料查找,將優美和喜歡的語句進行摘抄和仿寫,通過自主預習閱讀,不但能夠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能夠掌握大量的字詞和語句,幫助學生積累語言,提高閱讀量,提升學生語文學習效率。
2.進行多樣化的課堂閱讀。課堂閱讀可以選擇課上,也可選擇在課下,例如在早晨選擇5分鐘的閱讀時間,為學生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閱讀的內容可以選擇初中古詩必背100首,或者是名言警句和散文等等。讓學生集體朗讀,提高語感。另外,在課下,教師可以組織小組合作,以開展小組競賽形式,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進行閱讀競賽,促使學生深入了解和領悟角色的思想感情。進行有效的語言積累。
(二)培養學生的仿寫能力
教師在教學中,除了需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外,還需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其中對優美的文章進行仿寫就是很好的學習方法。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對詞語和句子進行仿寫,由簡單逐漸向難的方向發展,循序漸進提高學生的仿寫能力,讓學生從仿寫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感悟到創作的愉悅,激發學生的仿寫興趣。具體的仿寫方法:
首先,教師可讓學生從基礎的仿寫模式開始,通過快速閱讀全文,將一個句子進行擴句或是換句話表達,形成新的句子,這樣不但鍛煉了學生的思維,奠定寫作基礎,還提高了學生創作能力。其次,在擴寫的基礎上,重新選擇文章中一句話續寫出另外一個句子,使其上下連貫、通順。在教學中,教師可具體地將其運用到教學中,讓學生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勤動腦筋,充分進行想象,增加自身的詞匯儲備量,提高學生的續寫能力。如學習人教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盼》這節課,讓學生跳讀課文,查找描寫天氣變化的句子。例如:“一連好多天,白天天上都是瓦藍瓦藍的,夜晚又變成漫天星斗?!弊寣W生把這句話改一改,把白天和夜晚晴朗的天空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學生可以這樣改:“一連好多天,白天天藍如洗,像一汪清澈的湖水,藍的一塵不染。夜晚漫天的繁星聚集在一起,相互玩笑嬉戲,他們是在做游戲呢嗎。”這樣反復地練習,從結構和內容兩個方面進行仿寫,找到近似或是修辭、語氣進行模擬仿寫,提高寫作的靈感。最后,針對一些語文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鍛煉他們細讀文章,自行創作,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應當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案,對基礎差的學生,主要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為主,首先讓他們先喜歡上寫作再談具體的方法,而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不用教師過多擔憂學習,但也需要正確地指導,推動其寫作能力進一步提高。在學習初中語文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社戲》這節課時,文章通過敘事的手法生動地描寫了農家少年形象,教師可以讓學生注意敘事的寫作手法,并體會農家少年的淳樸善良,文章“我”與農家小朋友的真摯情誼。引導學生體會這篇文章的寫作特點,培養學生進行仿寫,提高分析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三)增強學生的體會和感悟
在教學中,教師應當讓學生“讀出自己”,做到認真品讀文章,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將自身融入文章中,引發與作者的共鳴,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談談自身的生活感受,有效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提高感悟能力,從自然、環境、社會人文、人生的各種啟示中,獲取體驗的經歷,形成自己的語言,并運用到作文中,讓學生學作文的時候能夠寫真話、表真情,領悟人生道理,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的水平。如以學習《孫權勸學》這節課為例,通過品讀文物對話時表現出來的人物形象特點,可以聯系自身實際,讓學生真正領悟到讀書有益于人們的發展的道理。另外,在閱讀文章課文時,理解像“吳下阿蒙,士別三日,刮目相看”等成語,并運用到寫作中,提升作文的質量。
三、結語
結合全文,通過對讀寫結合運用到語文教學的探究分析,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指導學生有效地進行預習閱讀和課堂閱讀,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積累大量的語言,為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同時立足教材,讓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有計劃仿寫,提高學生的閱讀量,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另外,在閱讀中增強學生的真情實感,并運用到寫作中去,讓作文更加生動。但是仍然需要廣大教師在實踐中繼續完成,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語文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曹斌.聽說讀寫整體訓練在職高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語文,2018(3).
[2]張樂英.構建中學語文拓展性讀寫課程的實踐和思考[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2017(2).
[3]崔曉艷.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讀寫鏈接的有效策略[J].考試周刊,2017(68).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