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晶晶
【摘要】最近幾年,國家針對小學課程進行了全面的深化改革,小學課程的教學也因此出現了巨大的變化,語文課堂中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得教學方法能夠及時適應不同時間段的學生,從而促使學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在農村地區,由于自身基礎不完善以及經濟條件等原因導致小學語文課程改革得不到相關的完善。本文針對新課標背景下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進行探討。
【關鍵詞】新課改背景;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新課改背景下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新課程標準改革的大背景下,農村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從前滯留的問題,這些問題很不利于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質量。若想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找到存在的問題,將這些問題總結一下可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教學觀念落后
農村地區的教師難免會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顯得十分保守,導致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方式得不到改善,再加上農村地區的經濟條件相對于城鎮來說還比較落后,導致硬件設施達不到理想的目標。我國的大部分農村地區小學語文教學觀念比較落后,教學觀念落后就會導致不能及時更新教學方式,一貫采用傳統教學方式學生會心生厭倦,失去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降低學習效率。新課程標準改革,小學語文教材也會發生改變,農村教師教學觀念落后往往不會時常進行教學培訓,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也就不夠全面,從而導致教學思維更新慢,最終導致的后果就是整個小學語文教學沒有辦法達到新課程標準改革的要求。
(二)教學方法單一
現階段,很大一部分農村小學的教師依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枯燥無聊地給學生灌輸知識,完全忽視了“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這一點,將大部分時間占用在講解課程上,整個課堂教學顯得十分古板,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降低教學效率。小學語文教學的對象是小學生,而小學生的天性是活潑好動,傳統的教學方式沒有顧及這一點,所以小學生對傳統的教學方式不感興趣。無法改變其天性,又不對自身的教學模式創新,必然會降低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強迫其做不感興趣的事情,導致的后果就是事倍功半。
(三)小學語文教學水平普遍較低
現階段,農村地區生活水平不高,達不到人們更高的需求,工作環境自然比不上城鎮,再加上農村地區教師的待遇比較低下,導致能力較強的專業教師不愿意去農村地區支教,在農村小學教學的教師無非就是年齡較大的教師或者學歷不夠高的教師。年齡較大的教師傳統教學模式的思想根深蒂固,追趕不上時代發展的腳步,新課程標準改革會使其接受不了,這批老教師也無法完成國家下達的全國普及普通話的目標,因為其在授課時常常采用家鄉的方言,語文這一學科對語言的要求極高,語言功能無法提高就會造成小學教學水平質量低下。而學歷不夠高的教師也無法充分理解新課程標準改革,很有可能在教學過程當中出現混亂的狀態,根本搞不明白自己的講課方式是傳統還是符合新課程標準。
二、對新課改背景下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提出的對策
(一)更新教學觀念
因事而異,教學觀念落后就要更新教學觀念。農村小學的教師要將先進的教學觀念引入實際教學課堂中,將傳統教學觀念中好的部分吸收,壞的部分摒棄。新課程標準改革的實施肯定了素質教育,所以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重過程、輕結果,學生在平時聽課過程中只要努力了就可以,結果無所謂,但是如果輕過程、重結果,學生會不認真聽課,在最后的檢測過程中不擇手段達到好結果,這樣的結果帶有欺騙性,無法證實學生的真實水平,教書育人的目的要的并不是結果。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也可以以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調動學生對課堂的積極性,才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豐富教學方法
小學生的年齡尚小,無法對一件事情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力,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興趣不斷豐富教學方法,使教學方法與小學生的興趣保持一致才可以提高教學效率。不過豐富教學方式也要符合實際,滿足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引起小學生對課堂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采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學,將小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多媒體大屏幕上,并在學習過程中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解決問題,使得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學校也可以每隔一段時間舉辦一次公開課,既有利于刺激農村小學教師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式,對自己的教案追求完美,也可以使得小學生在公開課中保持高度警惕,認真聽課。
(三)提高農村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與學生的成績有著密切的聯系,學生成績的好壞與自身學習的刻苦程度有一定的關系,而最直接的關系即是教師的教學質量。教師的教學質量與教師具備的專業綜合素質有關,由此可見農村小學語文教師要愛崗敬業,守護好自身的職責,全身心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對自己的教學理念有一定的堅持,而不是左右逢源。當地政府也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吸取專業的教師來提高農村小學的語文教學質量,例如增加教職工的薪資待遇,上班族的要求無非就是薪資高,發揮出自身的真實水平,當地政府提高薪資自然會引來專業的資深人士。也要完善農村小學的教學設備,教學設備對于教學質量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完善教學設備,輔助教師教學,避免教師因為教學設備的問題而分心。還要對農村小學的教師不斷培訓,新課程標準不斷改革,農村小學教師要追趕改革的潮流,一步也不能落后,但是農村小學存在很多年齡較大的教師,這一部分教師的信息接收能力不是很強,所以要對農村小學的教師不斷培訓,幫助其開闊視野。
三、結語
由上述所見,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著很多突出的問題,這些問題是導致農村小學教學質量的關鍵。為了有效提高農村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的時效性,必須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可以從不斷更新教學觀念、不斷豐富教學方式、提高農村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的教學質量等方面入手探究。
參考文獻
[1]王志財.新課改下的農村小學語文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6(S1).
[2]劉愛華.淺議新課改背景下信息技術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6(13).
[3]魏連愛.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在新課改后面臨的困惑與對策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5(20).
[4]郭曉莉.農村小學語文新課改實施中的問題探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14).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