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亮亮
詞匯是學習英語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英語的基本單位。培養學生學習和記憶單詞,積累豐富的詞匯,是小學英語教學的任務,也是做好英語教學的重要環節。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詞匯教學是教師教、學生學的一大難題。那么,如何行之有效地進行詞匯教學呢?下面筆者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詞匯教學中的一些策略。
通過語音語調使學生感受學習詞匯有音韻節奏美,讀起來朗朗上口。課前讓學生多讀chant,多聽英語歌,以活躍課堂氛圍。
2.1 活用游戲,增強趣味性
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因此在詞匯教學中適當地加入游戲,不僅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點,而且有利于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教授Point to the door.這課,讓學生根據老師的指令來邊讀單詞邊做動作,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這個游戲正符合了學生們好動的特點。在這個游戲中,學生不單單玩,無形中學到了大量的單詞。
2.2 創設情境,增強直觀性
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直觀形象思維。恰當地運用直觀手段,讓學生情不自禁地用眼鏡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大腦去思考。學生就可以毫不費力地學會需要掌握的知識。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小學生往往用形象、色彩、聲音來進行思維。”
實物、圖片、PPT等這些形象化的事物可以用于直觀教學,便于他們理解詞義,也有利于培養他們用英語思維的能力。比如教水果的時候,事先準備水果的實物。在教授時可以讓學生聞、摸等方式來學習。教授顏色單詞時,利用PPT來呈現,讓學生通過視覺的變化,記憶單詞。因此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教具的直觀性,讓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記憶,從多種渠道輸入,使學生對單詞的記憶更加牢固準確。
2.3 巧用記憶法,增強靈活性
在英語學習中,通過比較、分類等邏輯思維活動,可以促進理解、記憶力的潛在發揮。學生把同類詞匯放在一起記憶,學習的效率就提高了。比如當學生學了關于食物的單詞時,我們可以把食物分成水果(fruit),蔬菜(vegetable)和肉類(meat),水果又分為apple ,pear , banana… 蔬菜又分為cucumber ,cabbage, eggplant…肉類又分為beaf, chicken, meat…那么最后在學生的腦海中不是一個個分開的不相關的單詞而是相關的詞匯群,時間長了學生自己也會試著去歸類,單詞就像滾雪球似的越來越大。所以當學生習慣了分類,自然而然的當學了一個單詞就會在腦中繼續搜索其他同類的單詞。
“學得快,忘得快”,這是小學生在學習英語詞匯過程中的通病。這主要是未能及時復習鞏固所致。復習是學習之母,系統地進行復習,不僅有鞏固記憶的作用,還能加深對所記憶的理解。通過多種方式對單詞進行系統的復習幫助學生記憶是很有必要的。(1)創造語言環境。學習詞匯的目的是為了運用詞匯,并能正確運用到口頭、筆頭表達中。在英語教學中創設一定的語言情景,使學生宛如置于一種真實的語言環境之中,就能使學生自然而然地使用所學詞匯來表達他們的思想感情,從而達到生動活潑的課堂上有效復習詞匯的目的。(2)歸納性復習。①按同義反義現象來歸納復習。②按照音同形義或形同音義不同來歸納詞匯。③按詞的屬性和范疇來歸納復習。④按音標記憶來歸納復習。此外,還可采用聽寫、單詞游戲、單詞比賽、唱英語兒歌等方式進行詞匯復習。總之,復習的目的是防止遺忘和恢復遺忘了的單詞。為避免學生的厭煩心理,復習方式要靈活多樣以提高其復習效率。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要學會把課堂上獲取知識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信息的主動攝取者和加工者,以自身的力量去主動作用于教師所教的東西,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
4.1 《英語課程標準》提出:“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合作等方式,實現教學目標,感受成功。”它所強調的是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互動過程。教師在注重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合作中學習,讓學生的學習成為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并使其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利用詞匯的特點,讓學生自己去總結、發現其規律,這樣的學習有學生親自的參與,更能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
4.2 在課堂上,教師精心設計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中主動攝取知識。優化作業的設計,增強詞匯教學的應用性。多樣化的教學評價方式,進一步調整和改進教學方法,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提高教學質量。在課后,鼓勵學生在課外主動學習。“源于課本,超越課本”,在學好課堂教師所教詞匯的基礎上,要鼓勵學生通過電視、廣播、閱讀等方式學習詞匯,使學生主動、積極地進行自主學習。
總之,我們要在英語教學中采用靈活多樣的詞匯教學手段。教師只要堅持按照科學有效方法啟發學生記憶單詞,以聽,說,讀,寫的形式加強訓練,就一定能提高單詞的記憶效率,突破英語詞匯的難關。
(作者單位:福建省石獅市鳳里街道寬仁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