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民政治協商工作一直是習近平同志治國理政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黨的群眾路線在政治生活領域的重要體現,是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在民主政治領域的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在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導下,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發揮我國政治民主的優勢,使黨的政策和精神有效的被廣大人民群眾接受,發揮人民當家作主的本質作用。
關鍵詞:新時代;協商民主;人民政治協商;民主政治
一、人民政協工作的價值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表現民主的方式之一便是人民政協,它是加快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的重要因素。在新時代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召喚下,中國社會所展現出的區域發展差異化、新舊矛盾逐漸交織化、思想觀念多元化、利益格局深刻變化等各種全新挑戰,是促使我們黨、政府加強政治民主化的現實依據,是發展協商民主、人民政協工作所必須面對的新挑戰。以維護國內民族大團結、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為其核心主題,以政治協商、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為其工作重點,在實踐中持續完善其內涵。
在其理論層面看來,人民協商民主的理念貫穿于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全過程,它既站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層面呼吁民主,又發揮了其他各方的積極作用;既鞏固了人民的主體地位,又落實了民主集中制的要求和國內團結、和諧的要求。因此,人民協商民主“豐富了民主的形式、拓寬了民主的渠道、加深了民主的內涵”。在其實踐層面看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所擁有的人民政協具有其獨特的優勢和強處。中國共產黨通過吸取眾多不同的方案和提議,接受人民大眾的監察和指正,可以最大化地達成決策和工作方面的共識,防止權力專斷現象和黨派利益集團的爭權奪勢現象的出現。并可以有效的克服決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失誤或弊端,提高決策成果的準確性,增強人民群眾的參與度和對決策部署的認同度,有利于凝聚全社會改革發展的智慧和力量,突顯出民主集中制的積極影響。
二、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的經驗
在新時代下為了發展人民政協的作用,必須要明確人民政協的屬性。人民政協是統一戰線的組織,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專門協商機構,是發揚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框架下社會民主的顯著特征。因此,其隊伍結構一定要專業化,具有相當的專業水平知識才能擔負起民主協商的重任,并以成熟的理論框架作為其支撐,擁有優良的人才供給和體制結構才能使民主協商的運行更加完備,形式更加具體,使得人民真正參與其中,凸顯人民民主的本色。并在此基礎上發展鞏固政黨協商,加強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的合作,其在優化政黨協商進程中發揮著不可磨滅的作用。但因為中國共產黨是直接領導人民前進的政黨,身背著最重要的歷史使命,應該更加自覺地做到虛懷若谷、集思廣益,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帶領各民主黨派共同前進,同時也必須虛心接受其他黨派的執政和建議,為決策的準確性和真實性提供堅實的基礎,將人民當家作主的理念落到實處。
新時代下的協商民主思想中樹立了強烈的問題導向意識,針對當下國家發展以及社會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提出有效及時的解決方案,切實處理好這些難題,才是發揚新時代下民主政治的根本訴求。保持問題導向,是黨和國家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的強大動力,是解決我國發展階段性問題的必然選擇。同樣保持問題導向,是總體布局和具體戰略的結合,是在探索中穩步前進的必然選擇。妥善處理人民最關心最實際的突出問題,保證向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前進,是我們黨能夠長期執政的保證,是社會長治久安的保證。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中表明,協商民主不是華而不實的,而是以此真正處理人民實際面對的難題的。所以堅持問題導向,深入人民群眾反應最為強烈的領域,發揮政治協商在民生問題、群眾問題、基層問題上的強大推力作用,有事多商量,有事多討論,努力從協商中尋找答案,從協商中穩定社會發展。
協商民主的制度建設和發展也是一重要環節。健全的協商民主工作機制,合理的程序構建,以及結構框架清晰的民主體系等,都是制度建設中最為重要的環節。堅持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的主要溝通平臺和專門的交流組織的作用,立足于中國發展民主政治的經驗總結,深入論述協商民主作為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發展的重要方向和科學論斷,體現出了人民政協和協商民主不同于其他民主形式的獨特優勢。與此同時,還需要完整的參與實踐。人民當家作主的原則務必要適宜、明確地表現在中國共產黨以全局視角為人民幸福而努力奮斗的層面上來,表現在黨政各領導部門的具體工作上來,表現在人民對自身利益的實現和發展上來。“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講真話,講心里話”,在發揚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上商議,就是以制度為保證,在民主思想之上統籌民意的過程,就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過程。
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下的人民政協發展
政治民主對于一個國家的穩定和發展顯得尤為重要,而人民政協作為這樣一個代表民主的機構,就更需要多進諍言、多謀良策、多出實招,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道路不斷指明方向。它需要充分了解人民的意愿和想法,集合各民主黨派和黨外人士的意見和想法,讓政策的制定更加合理公正,讓公眾對于黨和政府制定的各項措施更加理解和支持,使政策的實施更加順暢。努力尋求全社會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畫出符合民愿的最大同心圓,廣泛凝聚實現中華民主偉大復興的正能量。同時,要為黨外人士搭建更多平臺,創造寬松民主的政治協商環境,支持不同聲音、不同意見、不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形成一種暢所欲言、有理有據、各抒己見的氛圍,共同攜手創建民主的政治環境。
在人民政協的發展過程中不斷汲取新養分,保持其生命力也顯得尤為重要。“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在我國有根、有源、有生命力,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是黨的群眾路線在政治領域的重要體現,要加強民主制度建設,”從制度合理的層面上使各黨外人士充分發揮其生命力和創造力,從不同角度為社會主義強國的建成出謀劃策,帶來新思想、新思路、新理念、新觀點,為人民政協發展增添重要砝碼。積極探索構建人民政協的激勵和互動機制,要根據實際條件尊重政治協商各方的民主權利,要支持和發揚其成員沒有負擔的提出問題、抒發建議,在各種活動中敢講真話的有益互動,使人民政協的工作保持源源不斷的活力和動力,不斷奮力前行,為實現兩個“百年目標”畫下濃重的一筆。
要毫不動搖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核心地位,這是保證人民政協發展的重要基石。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領導的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始終堅持了以人民為中心,人民當家作主的理念。發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健全政協民主制度,豐富政協工作方式,拓寬政協發展渠道,都離不開黨的正確領導和統籌安排。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僅需要加強中國共產黨的自身建設,更是要求各參政黨也需積極加強自身建設。而中國共產黨作為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執政黨,必須要和各參政民主黨派等緊密合作,繼承優良傳統,把握時代要求,不斷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參政議政能力、組織領導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努力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參政黨建設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6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R},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3]習近平《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的講話》{R},2016年12月30日
[4]習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的講話》{R},2014年10月27日
作者簡介:王韜(1994-),男,漢族,安徽蕪湖人,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中共黨史專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