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險峰 王小蘭 呂杰
【摘?要】 目的:探討慢性鼻竇炎鼻息肉術后采取布地奈德聯合阿奇霉素治療的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8月至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76例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在鼻內鏡手術后,對照組采取布地奈德噴鼻治療,觀察組聯合口服阿奇霉素。記錄兩組術后3個月的術腔黏膜上皮化率、病情復發(fā)率以及平均上皮化時間。結果: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術腔黏膜上皮化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病情復發(fā)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平均上皮化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慢性鼻竇炎鼻息肉術后采取布地奈德聯合阿奇霉素治療可提高術腔黏膜上皮化率,減少術后復發(fā)。
【關鍵詞】 慢性鼻竇炎鼻息肉;鼻內鏡手術;布地奈德;阿奇霉素
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如果沒有及時治療,會進一步引發(fā)鼻塞性鼻音、鼻塞持續(xù)加劇、鼾癥、嗅覺喪失、視力減退和中耳炎等[1]。鼻內鏡鼻息肉手術的創(chuàng)面較小,能有效消除鼻竇竇口復合體部位的病變,具有確切的治療效果。但是術腔部位手術后2周會形成干痂,而且會分泌比較多的黏液,易發(fā)生纖維組織、炎癥細胞、水腫和部分囊泡樣變化等炎癥增生表現,影響手術效果[2]。術后采取有效的處理對鼻內鏡手術后的整體治療效果具有重要的價值。本研究主要探討了慢性鼻竇炎鼻息肉術后采取布地奈德聯合阿奇霉素治療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8月至2018年9月于本院收治的76例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患者,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流膿涕、鼻塞、頭暈、嗅覺減退和頭痛等,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一共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齡27~63歲,平均(45.38±5.21)歲;Ⅰ型2期12例,Ⅰ型3期9例,Ⅱ型2期11例,Ⅱ型3期6例。對照組一共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齡27~64歲,平均(45.24±5.59)歲;Ⅰ型2期12例,Ⅰ型3期10例,Ⅱ型2期11例,Ⅱ型3期5例。兩組的基線資料比較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在鼻內鏡手術后,對照組采取布地奈德噴鼻治療,噴鼻2次/d;觀察組聯合口服阿奇霉素,500mg,1次/d。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治療有效率,評判標準:1)顯效:患者的鼻腔中無息肉、肥厚的肉芽等組織,并且無膿性的分泌物,內鏡下鼻腔的結構比較清晰,黏膜比較光滑。2)有效:患者的鼻腔種有部分區(qū)域出現水腫、肥厚、肉芽或者息肉等組織,有少量的膿性分泌物。3)無效:患者的鼻腔中仍然有明顯的水腫肥厚表現、黏膜區(qū)上有肉芽和息肉組織,內鏡下鼻腔出現粘連,竇口狹窄甚至發(fā)生鎖閉,鼻腔結構不清晰。
記錄兩組術后3個月的術腔黏膜上皮化率、病情復發(fā)率以及平均上皮化時間。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以率進行描述,行χ2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治療有效率對比
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2?兩組術腔黏膜上皮化率、病情復發(fā)率以及平均上皮化時間對比
觀察組的術腔黏膜上皮化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病情復發(fā)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平均上皮化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一般會表現為頭昏、嗅覺減退、流膿涕、頭痛和鼻塞等癥狀。鼻內鏡手術可以在保護患者鼻竇的正常生理功能以及結構的基礎之上,解決鼻竇竇口復合體的病變,治療患者的鼻竇炎以及鼻息肉病情,形成良好的氣和引流,掃清患者的病灶,并可以較大程度地保留了鼻竇上的功能[3-4]。術后采用嚴謹、全面的鼻腔護理以及用藥治療對減輕黏膜水腫、及時清除鼻腔中的分泌物以及加速傷口愈合發(fā)揮著重要的效果,有助于加速患者鼻內鏡手術后的恢復。阿奇霉素具有組織滲透性好、對酸穩(wěn)定、半衰期長、適應證廣、有明顯的抗生素后效應、后遺效應少和患者依從性高等特點,可以抑制細菌轉肽的過程,使細菌蛋白質的合成受到阻礙,發(fā)揮較佳的抗菌效果[5]。布地奈德具有較好的抗炎以及抗過敏作用,可抑制如嗜酸粒細胞、T淋巴細胞、巨噬細胞、B淋巴細胞等參與炎性反應的免疫細胞,抑制如腫瘤壞死因子、白介素和干擾素等炎性因子的合成,使肥大細胞溶酶體膜穩(wěn)定,進而減輕局部的炎性反應,有助于鼻腔黏膜組織的修復[6]。本研究結果發(fā)現,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術腔黏膜上皮化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病情復發(fā)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平均上皮化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表明阿奇霉素聯合布地奈德鼻噴可以有效減輕患者黏膜水腫的程度,消除術腔的炎癥狀態(tài),促進患者黏膜快速發(fā)生上皮化,提高術腔黏膜上皮化率,最終加快患者的術后恢復速度,減少術后復發(fā)。
綜上所述,慢性鼻竇炎鼻息肉術后采取布地奈德聯合阿奇霉素治療可提高術腔黏膜上皮化率,減少術后復發(fā)。
參考文獻
[1] 朱思翔,李文軍,王欣.經鼻內鏡手術治療老年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療效觀察及安全性評估[J].中國臨床醫(yī)生雜志,2016,44(07):86-88.
[2] 陳翔宇,劉鵬,王景麗,等.經鼻內鏡手術結合藥物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效果評價[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6,14(22):48-49.
[3] 鄒桂年,曾旭軍,林樹燕.功能性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效果觀察[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6,23(08):1015-1016.
[4] 鄧碧凡.丙酸氟替卡松聯合阿奇霉素對鼻竇炎并發(fā)鼻息肉術后療效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3,42(34):4134-4136.
[5] 劉旭東,吳俊麗,劉云,等.辛伐他汀聯合阿奇霉素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動脈高壓患者的療效[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6,32(07):1199-1200.
[6] 潘宜,黃曉穎.布地奈德聯合沙丁胺醇和異丙托溴銨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fā)作期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6,32(15):1347-1349.